《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
|
|
教育觀念更新與電視媒體傳播策略 |
作者:《電視批判》欄目專稿 發佈時間:
2005-9-15 17:17:37 |
|
教育觀念的變革:“教育”正在變成“學習”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暑假剛剛結束,很多學校都已經開學了,在教師節來臨之際,我們請兩位嘉賓來談談教育觀念更新與電視媒體的傳播方式問題。現在很多學生家長非常擔心孩子看電視過多影響學習,而電視臺又在想盡辦法製作能夠吸引她們的節目,這兩者之間似乎是很對立的,談老師,您曾經在一次發言中提到21世紀的“教育”正在變成“學習”,請談談您的觀點好嗎? 【特邀嘉賓:談松華】主持人提到21世紀的教育正在變成學習,這個提法是國際教育界在討論21世紀教育的時候提出來一個新的問題。這個問題可以説是反映了從工業社會的教育向知識社會教育轉變的一個鮮明的特徵。因為在工業社會中間,教育主要是集中在學校教育,是集中在人生的一個階段。當進入知識社會,教育將是貫穿人的一生了,也就是終身教育,這種終身教育就不僅在學校裏面教育,它是貫穿學校、工作場所,以至於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所以這樣這個教育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它更大的一個特徵就是受教育者自主地學習。我想這一種21世紀教育變為學習,必然會引起傳統學校教育的一種變革,這種學校教育不是完全滿足於對學生傳輸已有的知識,而是要上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終身更新自己的知識。同時這樣一種學習也要求各種社會組織都要成為學習型的組織,也就是説,我們的社會將會逐漸地建設成為學習型的社會,所以我想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1世紀的教育報告中間,就把這個題目,教育這個詞沒有用education,而是用learn來表達,這就是説進入21世紀的教育將會發生一個重大的變革。
【明月夜!】但是我們的教育體系和體制是否已經向這個目標努力了呢? 【特邀嘉賓:談松華】我們國家的教育體系和體制在改革開放的初期基本上是延續計劃經濟的這種體制和體系的。當我們的經濟體制改革向市場經濟方向發展的時候,我們國家的教育體制和教育體系也在在經歷著改革和變化。從1985年開始,我們國家的教育體制改革就逐步地深化,到上世紀末,原來完全適應計劃經濟的體制正在發生重大的變化,譬如説,中央過於集權的管理正在向地方負責分級管理,和高等教育是中央和省兩級管理,以省為主的體制。教育體系也是正在由比較單一的公立教育這樣一種體系向公立教育和民辦教育共同發展的方向發展。所以總的來講,體系和體制是有變化的,但是要按照培養適應21世紀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的要求來衡量的話,我們的教育體制和體系還仍然是有很多需要進一步改革的方面。譬如説,我們政府和市場在教育中間的作用,這個問題還需要總結我們現在的經驗,能夠更加的加以界定和清晰,包括政府如何轉變職能,如何讓學校進一步地面向社會自主辦學,我們的教育結構怎麼能夠適應社會經濟結構、産業結構、技術結構、城鄉結構這樣一種調整變化,我們的人才培養的制度怎麼能夠改變還是過於大一統的管理制度,讓學校、教師和學生的聰明才智慧夠更加充分地釋放出來。我想這些都是我們現在在體系和體制改革上所面臨的很多現實問題。
【史記ggggg】我國現在的教育觀念是什麼?並且將來要更新成什麼樣子啊?別那麼籠統是要走自己的教育道路呢?還是學習歐洲美國? 【特邀嘉賓:談松華】 我們國家現在的教育觀念很難用很簡單的話語把它概括,因為中國的教育觀念它的形成我想既有歷史上儒家傳統文化的影響,同時又有幾十年計劃經濟對教育的影響。在這中間,有積極的方面,譬如説我們國家傳統上比較重視教育,重教是東方文化比較重要的傳統。同時,我們的傳統文化中間,譬如説有教無類,就是強調教育的平等,還有因材施教,我們比較重視知識的傳授,比較重視基礎知識和理論的學習。同時我們的教育中間強調共性,強調有基本的標準,這樣它就能夠保證我們大多數人基本的教育質量。但是它有一個缺點就是説它不大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不大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尤其是那種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當然也包括我們比較重視書本知識,而對於生活中間的一些經驗,生活實踐的很多有用的知識,包括我們對於實踐能力的培養,我們這一方面是有欠缺的。所以我們現在進行的教育改革就是要能夠發揚我們國家教育中間的一種傳統的優勢,同時要吸收其他國家適應現代化的這樣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模式。所以我想,很難説我們的教育改革就能夠通過移植歐美的這種教育觀念和教育模式就能夠解救我們現在教育的面臨的各種問題。我想更重要的是要把我們自己好的東西和其他國家能夠適合我們國家的一些好的經驗更好地結合起來,這樣才能走出一條適合我們國家國情教育發展和改革的道路。
【散文家1】丁老師,中國的教育體制一直都沒能走出蘇聯式的禁錮,這種教育制度還要危害中國幾代人啊?憤怒。説了改革改革,到現在都沒有什麼起色? 【特邀嘉賓:丁興富】 其實中國的教育,解放前可能受美國教育的影響較多,新中國建立以後,我們受到前蘇聯教育的很大影響。但是我認為恐怕更重要的是我們中國的教育傳統和文化傳統在起作用,所以我們現在的教育體制的改革,我認為有這麼幾個障礙或者説關鍵,就是要實現教育理念的創新,實現教育體制的創新,在做教育創新的時候借鑒世界各國的成功經驗和失敗的教訓是必要的,也要繼承我國自己優秀的傳統,同時去克服我們自己文化教育傳統中的弊病,才能真正實現教育的改革和轉型。應該説,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育改革已經啟動,而且取得了相當的成績,比如1985年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就發佈了關於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1999年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又發佈了關於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我們現在正在全國範圍內推行高質量的基礎教育,實現新課程改革和基礎教育信息化;推進高等教育大眾化,創建世界一流的大學;構建全民終身教育和終身學習體系,以及學習型社會。 當然,教育的問題有的時候不僅僅是學校和教育系統自身能夠解決的,在教育這個問題上反映出當前這個社會發展階段的許多政治的、社會的、經濟的、文化的問題,我們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過渡時期有許多新的體制、新的機制還不成熟,所以應該説素質教育的目標還沒有能夠真正的實現,基礎教育的課程改革還面臨著巨大的障礙、困惑和挑戰,高考和中考這樣一些對基礎教育改革有重大的指揮棒作用的教育評價體制,還基本上沒有太大觸動,這確實影響了一代又一代年輕人的培養和成長,我自己有兩個孩子,我就有很深的體會,我們的基礎教育12年的奮鬥,就是為了三天高考,學了許多明明知道將來沒有用的東西,而許多想去發展的能力、個性沒有時間和精力能夠得到充分的發展,個人的智慧、志向、理想很難在這樣一種“應試教育”體制下充分的發揮。但是,我覺得中國的社會和教育界、廣大學生和家長都已經認識到了這個問題,中央和國家教育行政部門也充分認識到解決這個問題的重要性,正在採取措施進行調查研究,爭取找到一個系統的解決方案,我們應該相信中國教育體制的改革的前途,我們應該為中國教育的改革和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散文家1】前一段時間楊振寧和另外一位比較著名的物理學頂級人物就中國教育問題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討論,楊認為中國的基礎教育是成功的,而另一位認為中國基礎教育是失敗的,請談老師説一下自己的看法? 【特邀嘉賓:談松華】 根據我知道,楊振寧教授和另外一位教授對於中國的教育和國外的比較,有不同的看法。我覺得籠統地講,中國的教育是失敗的還是成功的,我想這一種結論好像都是有一點的道理的,但是我覺得不夠全面。因為中國教育總是有成功的一面,也有有缺陷的一面。正像我前面講到的,譬如中國的教育它的優勢,特別是基礎教育,基礎教育當然現在對它批評比較多,但是中國基礎教育的一些長期形成的一些重視基本質量、重視大多數學生的學習,這一點在國際上還是得到承認的,而且美國的教育部有一個看法,就是在這些方面美國的教育實際上要向中國的基礎教育要借鑒的。那麼各個國家教育中間應該説各有長短,我們的缺陷正像前面講的,我們對於學生的特殊的才能,對於學生的個性發展,尤其是對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這一點是我們的缺陷,如果説這一點上我們有失誤的話,那麼這一點確實是存在的。但是這一點並不能否定我們有我們自己的長處,不要把我們的長處全盤否定了。而且我們今天要借鑒像歐美有些國家比較重視學生個性和創造性的時候,我們也不要否定我們對學生打好基礎的優勢。當然今天我們在討論我們進一步改革教育的時候,對我們的問題我們能夠分析得多一點透一點,那麼對我們找到我們問題的所在對症下藥地去解救我們教育面臨的現實問題,這是有意義的。
責編:羅石曼、王云云、張敏
|
共8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