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電視批判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主持人的語言風格與境界
作者:《電視批判》欄目專稿 發佈時間: 2005-8-10 22:58:05



“入心”的主持人越看越美

  【芒果檸檬水蜜桃】嘉賓,何為境界?
  【主持人:張越】 就是你的靈魂站在哪級臺階上。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央視《新聞調查》製片人張潔説,主持人有三個層次:“入眼”、“入腦”、“入心”,嘉賓們認為主持人如何達到“入心”的境界? 
  【特邀嘉賓:俞虹】 這個問題使我想到了冰心曾經説過,她一生寫過三种女人,大約是:第一種是一看就美,再看就不那麼美了。第二種是乍看不美,越看越美。第三種是一看就美,再看還美。這和張潔所説的“入眼“、“入腦、“、“入心“從某種角度看,似乎有些異曲同工。但凡能讓人“入心”的主持人一定是越看越美的,他使人不僅接受你傳播的信息,而且從內心裏認同你,喜歡你。我認為要“入心”關鍵在於“煉心”。

  【s秋水伊人s】“個人角色”意味著節目主持人獨特的個人體驗、個人色彩和個人陳述,即一種特定的、不可替代的個性或説是獨特的“這一個”。請嘉賓談談,對節目主持人的“個人角色”應該如何理解? 
  【主持人:張越】 首先,主持人是個真人、活人,就必須讓自己的表達具有個人體驗的色彩,但是,這不能是主持人個人自説自話,如果自説自話應該回家寫日記,而不應該浪費公眾的時間,既然是説給大家聽的話,就必須與大家有關,也就是説,主持人個人與觀眾之間必須有心靈相通的東西,所以你的表達既是個人的,又是與眾人相關的。所以我每次做節目的時候,對選題的要求也是有兩個標準的,即個人價值和公眾價值。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面對現場隨時可能出現的稍縱即逝的信息點和出人意料的突發事件,主持人必須具有很敏捷的捕捉力和非常強的應變力,這是主持人智慧的火花。請張越老師談談你在主持節目時遇到的突發事件,您是如何處理的?請問嘉賓,主持人應該如何培養自己的這種能力?  
  【主持人:張越】什麼算突發事件呢?每次做節目之前會有預案,實際上到了現場,90%的情況是跟預案不一樣的,這時候就會有兩種處理方式,一種是強行按預案實施,不管真實情況如何;一種是尊重事實,改變預案,我以前做節目的時候,會按前者實施,現在,我會按後一種方案實施,其實做節目的樂趣也就在此。
  【蟈蟈3141】張越老師你好,我是第一次以這樣的方式與你説話,我自己覺得突發事件是對主持人的鍛鍊,我以前看過你主持的半邊天節目,雖然你説有預案, 但我覺得你每次面對嘉賓都是反應很神速的,而且你的幽默也幫了你,我會永遠支持你的。
  【主持人:張越】謝謝,預案是對節目內容的分析,而操作如何,就看現場的能力了。

  【可可睿兒】張越老師,現在很多娛樂化節目都以“調侃”為基調,而有的“調侃”是很俗氣的!在您的節目中,有時也會出現“調侃”,那您如何看“調侃”主持?
  【主持人:張越】我更願意把它分成幽默或貧嘴,幽默是可愛的,貧嘴是讓人討厭的,我希望我能幽默,如果不能,我就本份點兒,也千萬別貧嘴。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國外的電視節目主持人在播出時很看重即興發揮,通常主持人都具備較高的語言技巧,他們被稱為“脫口秀”(talkshow)。記得鳳凰衛視的評論員曹景行來我們演播室做在線的時候,預先並不知道我們要問的問題,他説要當場即興回答,這樣回答起來可以更鮮活,請問幾位嘉賓,你們是如何看待節目主持人的這種技能的?這是否是主持人的最佳境界? 
  【特邀嘉賓:于根元】我覺得不能算是最佳境界,這只能算是一種基本素質。談話就是要參考對方談什麼,自己來談什麼,不是自説自話,不是守株待兔式的回答。比較經常的大量的現實的談話,是即興的。比較好的即興交談,往往能激發靈感,冒出來自己實現也沒有想到的好的見解。我們常常有這樣的經驗,事先有一個腹稿,到即興談話的時候,不生動、缺少針對性,好的見解不大容易出來。

  【s秋水伊人s】現在很多主持人都很想在鏡頭前表現自己的親和力,他們希望用通俗的語言講述一些嚴肅的事情,這可能就是“説新聞”大受歡迎的原因吧,你們怎麼看? 
  【主持人:張越】用通俗的語言傳遞相對不那麼通俗的信息,這是符合大眾傳媒的規律的,至於親和力,根本就不是想表現就能表現出來的,是你心裏是不是一個待人平等,尊重、親切的人,如果內心的優越感很強,或者很冷漠,臉上笑得再有禮貌,也會讓觀眾覺得假。
  【特邀嘉賓:俞虹】 從本質上説,我認為親和力不是表現的,它應該是發自內心的,對傳播內容和傳播對象的一種熱愛、尊重、平等、認同,而表現是有限的,也難免是蒼白無力的。
  【特邀嘉賓:于根元】新聞的類型是多種多樣的,表達方式也需要多種多樣,播新聞、説新聞、侃新聞都需要,就看他們用的是不是地方。用好了就好,用不好説新聞也不好。

  【天堂鳥兒1】“境界”有什麼衡量標準嗎?我覺得這裡面有很多感悟與靈性,不是硬性訓練就可以達到的吧?
  【主持人:張越】悟性和靈感怎麼可能訓練出來,越訓練越沒靈氣,但境界跟靈氣不是一個概念,靈氣更多的來自天賦,而境界則跟後天的學習和思考有關,更與他的人生經歷有關。

  【粉紅色百合】您認為誰有“境界”?主持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特邀嘉賓:俞虹】主持人需要有悟性和靈感這一點無庸置疑,這決不是訓練能夠達到的。主持人作為一個對人要求非常高的職業,我常説這幾乎要求他能夠十全十美,既是真善美的傳播者,又是真善美的結合體。而事實上,人是不可能十全十美的。但是,這個職業對從業者的先天素質是有要求的,比如説語言表達的天分、形象形體條件、鏡頭前的感悟能力,這些有天賦者和無天賦者是有極大的差別的。這種天賦感覺的東西是很難訓練出來的。然而,境界與感悟和靈性不是一個層面的概念,境界的支撐更多的是和一個人的價值觀、審美取向、文化素養相關。至於衡量標準不是一個簡單的以量化來衡量的標準,就主持人的語言境界問題,應在大眾傳播的規則與審美判斷的範疇裏面進行探討。


責編:羅石曼、王蕓蕓

 共8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