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電視批判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娛樂致死——電視節目庸俗化的終結
作者:《電視批判》欄目專稿 發佈時間: 2005-7-27 21:51:49



收視率是萬惡之源嗎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崔永元認為:“收視率是萬惡之源”,他説:“目前電視臺把收視率當成命根子,因為收視率影響廣告收益,收視率也就成了衡量節目質量和主持人能力的標準,從而造成少數主持人放鬆自身約束,迎合庸俗、低俗之風。將收視率作為評判標準不科學,不能以理服人。據我所知,某些收視率數據並不準確,比如央視科學教育頻道的社教類節目,格調高雅,社會反響非常好,但收視率卻不理想。”請問嘉賓,你們怎麼看收視率對電視節目的操控作用?
  【特邀嘉賓:李正榮】崔永元説的“收視率是萬惡之源”僅僅説的是某一類的節目,沒有普遍性,大概在娛樂性欄目中收視率是一個具有很剛性的導向,我在回答其它問題的時候説過,目前中國的電視製作體制是“雙軌”的,國家有財政投入,但是電視臺、電視製作者如果希望獲得更多的經濟支援就要考慮收視率。這不僅僅是電視製作者、電視臺個人增加經濟收入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補充電視臺和電視工作者拍攝製作嚴肅高雅電視節目的製作經費,可以把嚴肅高雅的節目拍的更加嚴肅高雅。我可以舉一個電影的例子,法國拍攝的《微觀世界》和《遷徙的群類》,花費了鉅額投入才拍攝了這兩部劃時代的紀錄片經典,這樣的電影經濟來源恐怕是很多娛樂性電影,甚至是娛樂性電視。中國的電視製作體制決定中國電視中的娛樂節目,不會有太大的比例,中央統一管理下的媒體制度,不會把所有的電視空間全給娛樂節目。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説收視率不可能成為萬惡之源。另外,所謂“惡”的電視節目恐怕也不能僅僅怪罪于收視率,這些節目還與編導的審美傾向、主持人的審美傾向有關,至於這些審美傾向是不是惡俗,這還不能一概而論。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娛樂節目是一把雙刃劍,能否播出好的娛樂節目,是某些電視臺爭創高收視的葵花寶典,但電視臺是否只能靠娛樂節目提高收視率?
  【特邀嘉賓:李正榮】電視臺當然不能只靠娛樂節目提高收視率,如果一個電視臺把所有的頻道都搞成娛樂節目,恐怕也不會在所有的時段、所有的頻道裏都有高的收視率,但是一個電視臺有沒有把一個頻道都搞成娛樂節目,國外有這樣的例子,但是收視率只是在某個時段比較高。電視觀眾有很大一部分喜歡看娛樂節目,爭取這些觀眾會爭取到收視率,也就有很好的廣告資源,但是要注意有些廣告並不很貼切這一部分人群,相反,一些嚴肅的節目也有固定的觀眾,有些廣告資源是可以針對這些觀眾開發的,所以電視臺製作一些真正高雅的、真正有意義的節目也會受到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重效果。

  【xieyuerong007】反對電視節目庸俗化,如何界定庸俗化和平民化,大眾化的區別?我們所批判的庸俗化的電視節目, 怎麼才能説明它們是庸俗的,而不是平民的、大眾的,竊以為,庸俗的電視節目是沒有出路的,一味的低俗只能導致收視率底下。
  【特邀嘉賓:時統宇】這位網友提出的問題,是我今天看到的最為系統,甚至可以説最為理性的。顯然這位網友不是情緒化的有感而發,而是經過了一番深入的理性思考。你的問題雖然很長,但歸納起來可以分為這樣幾個關係,比如説電視的人文關懷和世俗關懷,甚至可以涉及文化工業和文化産業、電視的産業化和商業化、電視的國際化和本土化等等重大問題,我想我們還是從具體問題入手來探討你所提出的問題。首先我認為中國電視的人文關懷是通過電視的世俗關懷來體現出來的,這裡我就想到一個非常主流的例子,那就是1992年鄧小平同志在著名的南方談話中談到,電視一打開,儘是會議,不好看,形式主義,也是官僚主義。鄧小平的南方談話被很多人認為是他的一份政治遺囑,他談的都是一些中國未來發展的重大問題。但就是在這一次談話中,他來談到了我們的電視節目,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有時候我就想,90年代初期我們的電視節目和現在的差別有哪些,如果按照小平同志的思路發展下去的話,那我們可以説,我們現在打開電視,決不僅僅是會議,我們的電視現在變得豐富多彩,生動活潑。
  但由此,又出現了新的問題,比如我們今天討論的電視節目的低俗化問題,我自己個人認為,從我們國家,我們黨的發展歷史來看,確實經常有這樣一種現象,就是一種現象掩蓋另外一種現象,比如當我們的電視新聞存在過於嚴肅,過於死板,過於説教的問題的時候,那就完全排斥了生動活潑,讓觀眾喜聞樂見的元素。但現在我們有一個問題就是,把主流新聞邊緣化,而把邊緣新聞主流化,比較能説明問題的一個例子就是現在全國各地很多電視臺上所謂民生新聞大行其道,而作為電視新聞主流的時政新聞,有關重大突發事件的新聞報道卻往往處於一種邊緣化的程度。我自己個人的觀點是如果我們僅僅強調觀眾特別喜歡“打架”、“撞車”、“第三者插足”這一類民生新聞,而不去引導觀眾接受和欣賞與國計民生有重大關係的時政新聞,一味去強調電視觀眾的接受興趣和愛好,我認為這是一種誤導。這種責任完全在於我們搞電視工作的人。

  【散文家1】李老師你好,我想問一下你平時都喜歡看什麼樣的節目?你覺得最好的節目是誰?最差的又是誰? 
  【特邀嘉賓:李正榮】 我平時不太愛看電視,所以説不上哪個欄目好還是不好,哪個最好我根本就不知道。我剛才説了,我不看電視是對電視有一個基本態度是否定的,但是我的否定是要打引號的。因為,電視對於我有一種非常大的吸引力,只要我打開電視機,我總要看到再見,一個臺再見了,我會轉到另外一個臺繼續看,這也是我為什麼要拒絕電視的一個原因,因為電視有巨大的魔力,你身不由己的就會被它吸引、被它牽制。所以要幹我自己的工作,我必須對電視採取一種拒絕態度,我已經對電視拒絕了八年,我感到很輕鬆、很清爽。

 

 


責編:羅石曼、王蕓蕓

 共7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