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電視批判》三年成績
【漫遊世界】盤點《電視批判》三年成就,請劉主任談談《電視批判》發展趨勢,內容和形式方面將有哪些創新發展?
【cctv.com負責人:劉連喜】成就還談不上,缺憾和不足反而覺得越來越多,越來越認識到比開辦的時候有更多的挑戰和壓力,更多的責任和使命。同時,我們的團隊也在電視批判成長的過程中學習和吸收到了更多的知識和思想,電視批判的發展趨勢是會隨著中國電視的發展不斷走向成熟的,不斷使內容和形式更加符合自身規律的,不斷端正自己的方向和清晰自身的定位的,逐步成長為中國電視文化的建設者、實踐者、參與者和思考者,最終成為一種具有深刻文化內涵的網絡媒體形態和成千上萬的電視觀眾、網友、電視製作者、學者、思想者對話和交流的新話語空間和論壇。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電視批判》論壇開版至今三年,共邀請了400余位專家學者,進行了200余期在線論壇,分別對如下論題進行了探討:.電視劇的藝術現實與發展問題的思考、經濟節目的品牌意識與發展趨勢、電視媒體中的女性視角和角色、春節熒屏收視熱點、中國 電視發展高層論壇、中國網絡媒體論壇及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綜藝節目、法制節目、外宣節目、科普節目、農業節目、音樂節目、青少節目、新聞節目、廣告節目、電視音樂節目、電視舞蹈節目、電視生活、電視文化、電視批評等。請幾位嘉賓對往期論壇題目的選擇給予評價,並給予一定的建議。
【特邀嘉賓:彭吉象】我建議,除了這些常規性節目研討以外,還應該有一些非常規性節目的研討,比如説:對2005年十部最熱門電視劇的研討、對2005年十大電視新聞的研討、對2005年十大電視文藝晚會的研討等等,這樣的話,讓廣大的網友都來對這些問題發表意見,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推動我們電視節目辦得更好,更加符合觀眾的需要。
【特邀嘉賓:張頤武】我覺得春節晚會的情況分析探討還是非常有趣的題目,引起了大家廣泛的注意,因為春節是個電視收視率和大家對電視興趣發揮到淋漓盡致的時刻,這個時刻電視吸引的眼球可能是最多的,因為闔家團聚往往意味著電視生活的要求也提到最高。所以集中探討春節期間電視節目我覺得還是非常的意義的一個題目,特別是大家對於春節晚會的關注,非常強烈,這是中國電視的一個最核心的品牌,對它的探討實際上也是對電視整個文化總體性關照的切入點,電視批判在裏面從民俗的角度,文化的角度,電視藝術的角度,多方面的進行探討,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一個方面是建言獻策,為春節期間的電視屏幕的狀態提供很多具體的可操作性的策略,另一方面就是可以透過春節晚會或者春節電視節目獨到的窗口,觀察,思考整個中國電視的狀況,給人的印象很深。
我覺得春節晚會的情況分析探討還是非常有趣的題目,引起了大家廣泛的注意,因為春節是個電視收視率和大家對電視興趣發揮到淋漓盡致的時刻,這個時刻電視吸引的眼球可能是最多的,因為闔家團聚往往意味著電視生活的要求也提到最高。所以集中探討春節期間電視節目我覺得還是非常的意義的一個題目,特別是大家對於春節晚會的關注,非常強烈,這是中國電視的一個最核心的品牌,對它的探討實際上也是對電視整個文化總體性關照的切入點,電視批判在裏面從民俗的角度,文化的角度,電視藝術的角度,多方面的進行探討,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一個方面是建言獻策,為春節期間的電視屏幕的狀態提供很多具體的可操作性的策略,另一方面就是可以透過春節晚會或者春節電視節目獨到的窗口,觀察,思考整個中國電視的狀況,給人的印象很深。
【來生願是一棵樹】嘉賓們,在現今的中國,電視是第一媒體,這麼強大,要對它進行批判很不容易,你覺得該怎樣開展呢?在中國這個電視強勢媒體中,央視又是強勢的,你們敢批判央視嗎?你們認為央視有哪些值得批判的呢?
【hello1810】這個問題很好、很尖銳!大
【特邀嘉賓:彭吉象】我同意你的看法,電視是強勢媒體,但是,當初在創立“電視批判”這個欄目的時候,我是第二批嘉賓,我們當時就談到“電視可以批判別人,那麼究竟誰可以來批判電視?”所以,當初我們非常支持“電視批判”這個欄目的創辦。所以,三年來,電視批判也對不少電視節目,包括央視自己的節目進行了各種分析,其中也包括一些批判。不知道你同意嗎?
【火腿-老法師】我認為央視這強勢媒體為廣大中國人民開展的蓬蓬勃勃,在日常工作中也能夠不斷改進、與時俱進。因此我希望對央視提出一些建議和指出一些不足。
【來生願是一棵樹】同意,批判這個詞在學術裏本來就是中性的,批判不是批評。
【特邀嘉賓:彭吉象】沒錯,你説得很對,批判並不等於批評,批判其實是有雙重含義的,它也包含著評價,甚至進一步論證的意思。
【火腿-老法師】我認為央視這強勢媒體為廣大中國人民開展的蓬蓬勃勃,在日常工作中也能夠不斷改進、與時俱進。因此我希望對央視提出一些建議和指出一些不足。
【cctv.com負責人:劉連喜】不僅是央視,中國的任何電視節目都應該貼近觀眾,貼近生活,貼近實際,都應該與時俱進,都應該傳播優秀文化,都應該堅持人類先進的文化方向,都應該傳播健康的、有益的、鮮活的、為中國觀眾喜聞樂見的精神文化産品。
【特邀嘉賓:陳力丹】當然敢批判,關鍵是缺少渠道。可以考慮在印刷媒體上來批判電視,而且這種批判已經有不少了。現在的問題是電視系統所管轄的印刷刊物很少有自我批判的,如果這些印刷媒體能夠發揮他們的批判功能的話,對於改進央視是有意義的。比如北京科技報就批評過中央電視臺春節晚會的廣告中有宣傳假營養品的廣告,即珍奧核酸,但是到了315電視晚會,它的指定廣告之一仍然是珍奧核酸。當時我又打電話給北京科技報的編輯,他們很無奈,因為他們是張小報,其他報紙又不刊登批評文章,影響力有限。我覺得是否可以設置一種傳播通道,當電視節目播出的時候,觀眾可以隨時打電話向電視臺提出他們的意見。應該在相關的媒體上,經常性的反復的公示幾個能夠隨時有人接聽的反映意見的電話。就像110,119那樣普及。
【策馬嘯西風愛祖英】支持陳老師的意見!!!但我覺得僅僅讓觀眾提意見還是不夠的,還需要有一套合理的意見處理機制以及對被提意見的單位或個人相應的懲罰機制等……
【走進幕後】幾位嘉賓,現在進行媒介批評的欄目並不多,我們如何對這樣的欄目進行保護和扶持,如何讓這樣的批評産生影響力?
【特邀嘉賓:彭吉象】你説得很對,現在進行媒介批評的欄目真得很少,《電視批判》就是其中的一個,所以我們今天下午在討論中談到,這個欄目能堅持三年很不容易,我認為,頭三年是它的成長期,後三年應該是它的發展期,我們對這個欄目也充滿了希望。
【特邀嘉賓:姚喜雙】我覺得最好的保護就是媒介人員廣播電視從業人員公正客觀的做好報道工作。首先是從業人員的自律,按照傳播規律依法照章做好工作,嚴格要求自己,不虛誇,不浮飄,不追求所謂的轟動效應。實事求是,一是一,二是二,在受眾中樹立良好的形象。自身的形象好了,可信度提高了,才能贏得各方面的信任和支持,才能建立良好的威信。
【走進幕後】今晚的幾位嘉賓,都是在電視批判論壇做客過的嘉賓,三年來你們對電視批判最深刻的感受是什麼?
【特邀嘉賓:彭吉象】 三年前,我是《電視批判》第二期的嘉賓,今天,又來到《電視批判》論壇,給我最深切的感受,就是它長大了,如果説頭三年是它的成長期,我認為今後三年是它的發展期,我希望《電視批判》越辦越好!
【特邀嘉賓:路海波】我認為三年來《電視批判》最大的特色就是真誠,可以這樣來講,《電視批判》的工作人員給我的感覺是他們始終是在為網友做節目,想網友所想,想網友可能關注的問題,他們把嘉賓請到這兒來,也是希望嘉賓能夠就網友關注的問題和網友進行溝通,我認為這也是《電視批判》所以能夠得到廣大網友關注的最重要的原因。在紀念《電視批判》開辦三週年的時候,我個人感覺《電視批判》將會繼續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並且隨著《電視批判》開辦條件的不斷改善和提高,他們今後將會在這方面為網友更加真誠的堅持下去。其實,作為跟《電視批判》打過交道的人,我知道他們一直是克服了重重困難在做著這一切的,但是他們無論碰到什麼困難都從來沒有改變過真誠這個特色。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路老師的話是對我們的鼓勵,也很讓我們心裏感動哦,謝謝ing
【特邀嘉賓:張頤武】我覺得電視批判的這個團隊給我印象很好,年輕,有朝氣,人不多但是非常精幹,年輕網站團隊的活力給我們感染很好,他們都有一種強烈執著的精神,透過網絡對電視起作用,一方面是擴大電視的傳播,另一方面是以網絡穿透電視,兩者都是非常有意義的。從我們今天看來,我來的幾次的經驗都是非常快,都感覺到一種,這地方是電視文化的引擎,突突的發動,或者像是一個探討電視的一顆心臟,在波波的跳動,就好像一部電腦的CPU,始終在高速的運轉,它是網絡和電視的仲介,也是電視通向外部世界的一面窗戶,又是電視的另外一個屏幕,還是另外一雙看電視的眼睛,又是觀眾的一雙隱形眼鏡,借助這雙眼鏡我們對電視的觀察更加清楚,又好像火箭的彈射艙,把電視的生命運載到廣闊的觀眾的心靈中,又好像康德和歌德的結合,又康德三個批判的嚴厲,又有歌德浮世得世的熱情,既是莎士比亞,又是席勒,有莎士比亞的康慨,又有席勒的冷峻。
【特邀嘉賓:姚喜雙】電視批判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建構。電視批判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我們的批判是為了把電視辦的更好,是為了使電視節目質量提高,是為了加強我們民族文化建設。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的電視批判首先應該站在建設的立場上,去進行深刻的剖析,去挖掘電視傳播的規律和文化傳播的規律,和電視同仁一起認識這些規律,按規律辦事,不斷的修正不符合規律的不妥的錯誤的做法。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2002年11月始,為了吸引更多的人關注和思考電視文化的發展現狀,《電視批判》論壇在專家論壇的基礎上,另外開闢《大學生談電視》欄目,走進校園,與當代具有創新意識和敏銳思考能力的大學生們共同探討: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電視文化。截至目前,已經走進了7所高校:清華、北大、人大、傳大、北師大、首師大及川大,幾位嘉賓認為《電視批判》欄目開展“大學生談電視”活動對《電視批判》欄目的建設有何積極的推動作用?能夠為電視理論的研討提供什麼新的視角?
【特邀嘉賓:彭吉象】我認為,《電視批判》欄目開展“大學生談電視”活動非常好,希望把這種活動繼續推進下去。另外,我還有一個具體的建議,就是專門開設一個“大學生談電視”的論壇作為一個固定的論壇,讓全國上千萬大學生都能夠到這個論壇來發表自己對電視節目的看法,表明他們希望看到什麼樣的電視,以及他們對當前電視的批評。
【特邀嘉賓:路海波】大學生應該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群,他們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啟下指的是他們都是父母的孩子,他們的思考既代表了一種比較高的文化取向,同時他們也反映了他們所代表的家庭的價值觀念,而他們的家庭是不同的,代表了社會的不同的聲音,具有一種普遍的特點。而我説的比較高的價值文化取向是指他們將來是國家的棟樑,他們接受了高等文化教育,他們將來應該是能夠為國家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人,他們實際上是精英,所以大學生如果能夠積極的參與《電視批判》,能夠把自己的想法通過這個平臺跟其他的網友進行交流,我認為對於提高整個電視文化的文化含量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而《電視批判》走進大學校園也正是因為認識到了這一點,我相信隨著將來《電視批判》在這方面做的工作越來越多,她對健康強大的電視文化的正面影響也將越來越明顯。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2003年01月始,《電視批判》欄目開設《學術活動圖文直播》版塊,截至目前共進行了8場大型學術活動圖文直播:第一屆網絡文化研討會、第二屆網絡文化研討會、第三屆影視高層論壇、21世紀廣電傳媒論壇、中國 電視發展論壇、中日韓媒體合作研討、2003網絡媒體論壇、 媒介變化學術研討等,有的學者稱,學術活動圖文直播打破了傳統的學術圍墻,用網絡這一新興媒體改變了學術活動的傳播方式,拓展了學術傳播的多維度視野,不僅有益於推進學術民主建設,而且加強了學術資源的共享性。幾位嘉賓對此版塊如何評價?
【特邀嘉賓:彭吉象】《電視批判》欄目介入這些學術活動非常好,一方面擴大了《電視批判》的影響力;另一方面也使這些學術研討會能夠為更多的人所了解,我覺得這是雙贏的一項活動,希望《電視批判》繼續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