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電視批判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三週年特別節目:我們為什麼要進行“電視批判”
作者:《電視批判》欄目專稿 發佈時間: 2005-7-9 13:56:24



中國電視節目存在的問題與發展

  【語言烏托邦】現在中國電視存在的最普遍最糟糕的問題是什麼?專家們都有何看法?反正我每天拿著遙控器搖來搖去找不到要看的哈。
  【特邀嘉賓:陳力丹】我覺得最糟糕的是廣告氾濫,在歐洲的公營電視的廣告受到了極大限制,絕不允許肢解一個完整的節目。我國對於電視廣告的氾濫政策的規範不明確,這個問題如果政策規範明確了是可以解決的。為什麼沒有解決?仍然是部門利益在起作用。第二個糟糕的問題是我們的節目中層次較低的成分太多,使得相當多的大城市裏的人感到不滿足。第三個存在的問題是某些政策太死板,往往一刀切。比如説限制偵破片、限制外國片“太死性”,初衷是好的,但是要有彈性,遙控器搖來搖去表明了一種民意。我們應當尊重這種民意,來改進我們的工作。
  【火腿-老法師】對!我有同感。現在只有《音樂頻道》沒有廣告,值得一看。
  【hello1810】對!現在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時間播放電視劇時,沒有廣告!好啊!
  【語言烏托邦】啊哈,您説得真好,我恨這些“糟糕”的廣告和惡俗的節目,還有老爺腔,好多新聞類的節目主持人定力太好,要不是嘴巴在動我都以為他們是兩張遺像呢哈。
  【特邀嘉賓:路海波】你認為是什麼問題?我很好奇,很想聽聽你的看法,並且與你討論。
  【語言烏托邦】恩,考慮一下哈,我覺得是所有電視臺都過於看重市場收益,跟原是積累的資本家一樣急功近利,目光短淺,於是種種種種的惡俗問題都出現了。
  【特邀嘉賓:路海波】我覺得這位網友很適合做《電視批判》的忠實朋友,實際上電視臺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運作的工程,雖然我們只看到一個收視率,覺得它是跟市場挂鉤挂得太緊的東西,但是收視率反映的並不僅僅只是經濟效益,它裏面還有非常重要的效益,其實電視觀眾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概念,用老百姓的話來講,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我不知道這位網友平時愛看什麼節目,但是據我所知,央視現在有十幾個專業頻道,這些頻道每個都代表了一個不同的專業方向,或者説是節目的門類方向,另一方面並不是每個頻道在經濟收益上都是一樣的,有些頻道實際上一直都是虧本的,但是為什麼還要辦?因為社會需要,老百姓需要,或者説我們有理性的、有思想的、有理想的電視人,覺得不應該忽略願意看這些節目的老百姓和觀眾。
  其實就我個人來講,我喜歡的節目和頻道有新聞頻道、科教頻道、體育頻道,偶爾有特別好的電視劇,我當然也會看,而從具體的節目樣式來講,我認為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我也喜歡一些很多人都喜歡的欄目或者節目,比如原來的《實話實説》,現在的《小崔説事》,比如説科教頻道的許多節目,體育節目,當然還有新聞等等。所以,我想對電視節目還是應該有一個客觀公正的評價的,首先就是因為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喜歡所有的電視節目,因為你的年齡、你的性別、你的文化修養、你的個人喜好,甚至於你和你的家人朋友的關係,都會影響你喜歡或者不喜歡某類節目,這才是真實的。
  【語言烏托邦】啊呀,真難啊,我也不知道怎麼辦了。不過總會有辦法的吧,如果每個做電視的人都跟我一樣有憂患意識哈。
  【火腿-老法師】比如説《走進科學》節目裏,《挑戰極限》中説一個不怕觸電的人,題目叫《接觸380伏》有點有悖于科學,在《科技網壇》上已經是沸沸颺颺。
  【嘉賓主持:董關鵬】我想最糟糕的是缺乏一種學習的心態,從基層到管理層,都是一種熱運行而缺乏必要的冷思考,再加上媒體資源相對壟斷,居於壟斷地位的媒體從業者普遍危機意識不強。但是,殘酷的競爭其實就在眼前了。一定會有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淘汰那些不能夠不斷學習、不斷進步、胸襟開放的封閉型人才,呵呵!如果他這樣根本就不是人才。中國從事電視工作的人很多,但是符合我剛才説的那12個字的人比想象的要少得很。
  【嘉賓主持:董關鵬】當然我也非常同意陳教授的觀點,廣告的氾濫在警示我們,我們的媒體被商業化的潮流在不斷吞噬,什麼都開始離不開錢……做不出好節目的編導,抱怨工資太低,經費太少。沒有影響力的電視臺,抱怨沒有廣告收入。公益的節目無人問津,因為沒有可觀的收入……我很擔心美國、英國出現的媒體財閥會在中國出現,那將是國家之禍,人民之災。社會主義中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媒體作為公共的資源,就應該為每位公民服務,而不是把這些公民因收入、因地位、因地域等等元素分成三六九等,中國媒體千萬不能這樣。
  【語言烏托邦】董老師講得好!電視面前人人平等!
  【紅軍後代】我贊成你的説法。你為何不天天讀報了,以前我總看,這可是你的先開之河,什麼原因讓你去了教育頻道?
  【特邀嘉賓:彭吉象】我不知道你喜歡看哪一類的節目,我想,如果實行頻道專業化,可能能解決你的問題,比如説:你愛看文化水準高的精英節目,那就可以看國家地理頻道(NGC)或探索頻道(DISCOVEY),你想看足球,就可以看足球頻道,你想看卡通,就可以看可專門的卡通頻道等等。
  【語言烏托邦】可是我興趣廣泛怎麼辦呢?每個頻道都應該做得有點水平才好。
  【特邀嘉賓:周月亮】有本事的人不做電視,做電視的人都沒有正經本事,電視有好多問題,但是沒法解決。人才是個綱,關健是體制,不能讓人才的資源合理配置。大眾傳媒在中國是官方文化、精英文化都在參與的,但是就是因為管道不暢,電視不得人才用,而社會上的人又不能盡其才。這是人才問題,然後是觀念問題,觀念問題的核心是不自然。
  【語言烏托邦】周老師是個實在人,痛快人,説到痛處了!有本事的人到了電視臺也很少把本事用在正經事上!

  【梅州新村】對數字電視,是搞網絡的關注的多希望它能夠成為産業?還是搞電視希望它能夠産業化?成為一個大大的蛋糕?
  【特邀嘉賓:彭吉象】我認為,數字技術當前對電視的影響更大,至少在兩個方面都成為電視的大蛋糕,第一,如果一台數字電視價值一萬元人民幣,全中國購買兩億台數字電視,就是兩萬億的天文數字,而現在全中國有四億台電視,我們如果估算它其中的一半換成數字電視,就會出現上面的效果。第二,數字電視會極大的增加我們的頻道,從理論上講,一台電視機可以收到幾百套節目,所以,我們應當在數字技術的基礎上,儘快實現頻道專業化和付費電視,這又是另外一個大蛋糕。

  【hello1810】請問各位嘉賓,未來的電視節目將是什麼樣子?未來的電視節目應該朝那些方面發展?電視批判到那時會怎樣面對?謝謝!
  【特邀嘉賓:路海波】未來的電視和網絡可能是分不開的,現在我們已經知道有機頂盒,已經把電視和網絡幾乎結合到了一起,同時觀眾的自主選擇也更強,我個人認為將來的電視節目可能會難以在電視節目與網絡之間劃清界限,換句話説,我們已經看到了未來電視的雛形,比如網絡上的視頻播出,你説它是電視?還是別的什麼。另一方面,有些網友已經可以把自己製作的電視節目在網上播出了,當然要普及這一點,還需要很長的時間,但是我相信電視臺不會不考慮到這樣的一種發展趨勢,同時現在的電視節目當中也出現了越來越多普通觀眾參與製作的節目,因此我想不從具體的樣式,而從電視的觀念來看,未來的電視一定是更加強調媒體和觀眾之間的互動的電視。
  【特邀嘉賓:彭吉象】我認為,21世紀會出現電影電視之後的第九藝術。第九藝術應當是在 電影、電視、電腦、DV、遊戲軟體、數字技術等多種因素的融合的基礎上産生的。第九藝術應當更大的發揮觀眾的主觀能動性和參與性。比如説:通過自己拍DV,把自己作為影片的主人公,同時,又從數據庫裏面調出許多名演員,讓他們和自己演對手戲,這樣就可以做成一部影片或者電視劇。

  【策馬嘯西風愛祖英】時統宇老師在其《電視批判理論研究》中提出了電視批評理論語境中的四個悖論,其中一個是人文精神與世俗精神的碰撞和緊張,但我個人覺得人文精神與世俗精神並不是對立的兩方面,恰恰以“生活空間”為代表的一大批“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節目正是通過“世俗性”的節目體現出了真正的人文精神,人文關懷?各位嘉賓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如何看待目前電視節目內容的世俗化、甚至庸俗化傾向?謝謝。
  【特邀嘉賓:彭吉象】我個人認為,《生活空間》不是世俗化,而是平民化,因為《生活空間》是把鏡頭對準普通老百姓,所以説它是平民化的欄目。當然,世俗化也不等於庸俗化,我個人覺得應當提倡平民化,容忍世俗化,反對庸俗化。
  【特邀嘉賓:陳力丹】電視提供的內容是一種大眾文化,它的本質就是老少咸宜。也就是説它和精英文化是有差別的。但是領導電視文化製作的又是精英,這對矛盾是通過精英和普通老百姓的結合解決的。例如南京電視臺的民生新聞就是做的比較好的一例,並非大眾化的文化就一定是庸俗的,但必須是平民的。現代社會精英走向平民是一種社會進步,但是目前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是利益驅動使得我們電視的某些內容趨向庸俗化。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還在於精英。因為他們是現在我們電視節目的主導。那麼在電視的管理機制上也要解決電視文化檔次和電視精英收入的平衡。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不好,那麼電視的庸俗化似乎難以避免。

  【梅州新村】目前新華社已推出了電視新聞和視頻新聞,雖然沒有電視臺不能直接播出,但是已通過其他渠道走進了百姓的電視機和網民的電腦。作為中國最大的電視臺,怎麼應對這種競爭?有何評價?請各位嘉賓回答!
  【特邀嘉賓:姚喜雙】新聞傳媒的發展和豐富是一件好事,每個媒體的發展都有自己的內在原因,要生存和發展關鍵是要有自己的特色。新華社新聞資源豐富迅捷,有他自己的特點也有他的發展空間和餘地,央視是我國最大的電視臺,新聞採集傳播快,影響力大,有廣闊的前景和發展空間。從未來的發展他們更多的不是競爭而是合作,合作可以互補,可以共同發展。
  【hello1810】“合作可以互補”!説得好!其實電視聯合起來會有更好的前景!

  【請叫我黯】陳力丹老師,我記得您去年有篇文章,對“教授走進電視直播間”這種現象進行過分析,那您怎麼看這次“教授走進網絡直播間”呢?
  【特邀嘉賓:陳力丹】那篇文章認為教授走進電視直播間就會將電視提升到教授的水平,我覺得這種想法太天真了。因為電視本質上是大眾化的媒體,教授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一種工具性的角色,利用教授的頭銜適應觀眾相信專家的心理,由他們來講述一些極為平常的道理,其實這些道理完全可以由助教來講。教授走進網絡直播間與教授走進電視直播間有所不同,因為前者的自由度相當高,可以即興的發表自己的意見,而且可以相對的從容不迫,但是後者需要做很多的準備,審查程序很嚴格,教授的自主發言的機會是很少的。

 

 


責編:張青葉、羅石曼、邢立雙

 共15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