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電視批判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民族精神的文化標本
作者:《電視批判》欄目專稿 發佈時間: 2005-6-22 22:07:48



如何把握“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

  【網絡主持人:張麗】今天網友們提問的一個焦點是革命歷史題材作品中的“藝術虛構”問題,這也一直是學術界爭論的一個話題。兩位專家認為,這類劇在創作過程中,應該怎麼把握“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之間的度?
  【特邀嘉賓:李準】從剛才説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視劇産生的背景和中央的要求來看,對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視劇的真實性有了不同一般作品的特定的要求,同時文藝作品特別是影視劇都必須有虛構,沒有虛構就不是藝術,尤其是小説,故事片電影、舞臺戲劇和電視劇,作為劇必須要有虛構,不虛構就不是電視劇了。有三個方面不能虛構,第一是革命領袖必須真人真姓,另外他即使不是革命領袖,主人公也必須是真人真姓。第二重大史實不能虛構,關係到中國重大命運的史實,比如長征、遵義會議。第三就是革命領袖在當時的基本思想高度,在某一個重要問題上,對就是對,錯就是錯,這個是不能虛構的,不能拔高、不能貶低、不能抹黑。
  除此之外是可以虛構的,而且隨著這一題材的發展,虛構的天地越來越廣闊,第一,次要人物是可以虛構的,因為生活不等於藝術,比如《延安頌》裏面毛主席只有一個秘書,但實際上至少是十幾個秘書等,人物必須虛構,不虛構組織不了戲劇衝突。第二,就是一些次要的情節可以虛構,“大事不虛,小事不拘”。一些很恰當的虛構很好的昇華了主題,如《長征》中間毛主席捉虱子,但是這個細節寫了他和周恩來兩個人的性格,毛主席不能容下一個虱子,而周恩來身上很多虱子開會的時候還紋絲不動等等。第三,領袖人物的具體活動,具體行為當然可以有一些虛構,因為沒有歷史的具體記載,只要基本的東西是符合事實的。
  【叩橋不渡】用捉虱子來表現人物性格,這個我在斯諾的西行漫記裏看到過,可是在電視劇中,用捉柿子來展示領袖的性格是不是妥當呢?表示懷疑。不太欣賞在重大革命歷史題材中虛構的做法,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應該把歷史中最真實的東西展示給觀眾看,我個人認為,太多的藝術虛構,不是一個值得提倡的做法。
  【小胖乖狗】那與記錄片有什麼區別?成了現在流行的“情景再現”了。我覺得這個度的把握很難。比如如何確定革命領袖當時的思想高度?這簡直是優秀的歷史學家的任務。這個可能也是類似題材電視劇創作難點的關鍵吧,兩位嘉賓是否同意?

  【飄逸南邊雲】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要處理好真實與藝術創作的關係難度的確挺大。個人認為《新四軍》在處理真實事件、人物與虛構人物、情節的關繫上把握比較好。真實地感受到了那段艱苦卓絕的革命史,對歷史人物的展示也感覺真實、客觀。同時由於增加了虛構的男女主人公,為創作者拓寬了創作空間,增加了樂觀和浪漫的色彩,真實與虛構處理比較自然。能否介紹一下該劇的創作背景?
  【犀利阿威】《新四軍》我只看了第一集,僅就第一集我負責地説一句:真得很濫。第一,沒有歷史感,虛構過火。整個第一集,大部分篇幅是在演繹虛構的男女主人公的一見鍾情,四角戀愛也初見端倪,剝離“新四軍”這一背景,就是一拙劣的言情劇,可以跟“情深深雨濛濛”中的戰地愛情場景有得一拼。第二,臺詞拙劣。劇中有一幕,男主角(周恩來同志的秘書)從戰火中帶回女主角一,女主角二作為男主角的同事和暗戀者頗有些吃醋,遂義正辭嚴地教訓男主角一番後轉身離去。女主角一(作俏皮狀):她比你官大?答曰否;女:那她一定是喜歡你!男主角作吃驚不解狀否定;女:那咱們打賭!男一臉詭異地笑著追問你輸了怎麼辦;女答:輸了,輸了我就賠你一個唄!
  【特邀嘉賓:袁慶豐】《新四軍》我沒有看過,但我覺得您説得很對。
  【兩介書生】同感。
  【特邀嘉賓:李準】《新四軍》主要虛構了四個人物,這是有重大革命歷史題材以來虛構最大的情況,確實是有一些搶戲,但是總體上這四個人在任何一個地方他們都沒有參與決策,從軍部到支隊都沒有參與決策,他們的行動沒有改變歷史進程的本來面貌。其實這部戲裏面男一號、二號、女一號二號四個人都是作戰很勇敢的,他們這四個人的情感戲寫的是多了一些,但是總體上是美好的,你可能沒有完全看完,男一號黃江河是一個非常勇敢、非常幽默的一個人他經常喜歡開玩笑,在最危險的時候他還經常尋開心。
  兩個背景,一個是重大題材的創作事件越來越感到虛構的重要性,不虛構不好看,第二新四軍這個題材特別需要虛構人物來串線,因為新四軍串了八個省,每個地方都需要寫到,必須有串線的人物能把戲串在一塊兒,這四個人是中層幹部。黃江河,李濤、梅青、和呂秀英,要他串線就不能是符號,就有他們的情感,用他們的活動和命運把戲串在一起,但這四個人沒有影響到重大決策。我覺得你説的四個人的戲有時候有點過,有時候佔得戲份多了一些,搶真實人物的戲,但是總體上是很成功的,因為沒有這四個人這個戲沒法拍了。

  【※月色荷塘※】有人説: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視劇的劇本的作者有許多原來是傳記作者,習慣於歷史性思維,藝術想象力較差,因而往往很容易寫成紀錄片,不知大家對此是否認同?
  【特邀嘉賓:袁慶豐】我覺得不僅僅劇作者是傳記作者的原因,其實更重要的因素是在於客觀環境。


責編:羅石曼

 共6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