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物塑造上如何把握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有的人將主旋律電視劇的界定範圍定得很寬泛,認為“歌頌真、善、美,鞭笞假、惡、醜的作品,就是主旋律作品”,根據這樣的界定,美國有很多弘揚正義、塑造英雄的電視劇也應當屬於主旋律電視劇,但是美國主旋律電視劇在塑造英雄形象上和中國有些不同之處,就是英雄也有弱點,而我們主旋律電視劇中的人物往往高、大、全。請兩位老師談談美國“主旋律”電視劇在人物塑造上的成功之處?
【特邀嘉賓:郎 雲】 首先我想説,美國沒有主旋律,有的就是主流電視劇,主流電影,它承載著一種主流文化的思想意識,這種主流文化的思想意識就是被稱之為美國精神的東西,“美國精神”有很多很多內容,但是真善美毫無疑問是“美國精神”中精髓的一部分,他們習慣於把正義的化身都塑造成很超人的那種形象,其實説來説去,説的就是一句正義一定要戰勝邪惡,跟我們中國的主流思想,邪不壓正沒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只不過是美國有塑造美國精神上百年的經驗,他們的電視劇製作和電影製作已經形成了規模化的工業式生産,一旦有了這種工業式的生産,去用這種工業式的生産去塑造英雄,去塑造他們的美國精神,這是我們現在所不及他們的。美國人就是帶著這種美國的精神,用他們那樣的浩大的包裝,把美國精神送往全世界各地,不得不説,好萊塢的文化侵略是一種非常成功的侵略,現在我們要考慮的是我們自己能不能把我們的主旋律電視劇打到美國去,打到好萊塢去,最終讓美國人承認,中國主旋律電視劇、電影是一個可怕的東西,它已經達到了資本主義的心臟,那才是我們真正應該去追求的東西,社會主義是先進的文化思想,我們應該有能力做到這一點。
【云云533】我看《長征》時就覺得《長征》呈給觀眾的不僅是“爬雪山、過草地”那種“枯燥”的長征,也不僅是“敵軍飛機大炮、我軍衝鋒吹號”那種“簡單”的長征,而是一種人性化的《長征》,他把領袖們各自的人格魅力凸現了出來,不知專家怎樣看?
【特邀嘉賓:張育華】所言極是,史詩般的《長征》,讓我們在感受那種久違的高昂力度,革命浪漫主義情懷的同時,也能從中領略到許多優美細節的高效運用,比如劇中在大轉移之際同是向戰友、向鄉親們告別,不同人物的不同細節便托舉出了不同的人格心性,在於都河畔、在一束束火把的映襯下,身心交瘁的毛澤東暈倒在擔架上,這個細節讓我們看到的是一位詩人氣質的毛澤東,一種感情劇烈的人格;而周恩來則是一臉肅穆,充滿感情也極為克制地朝對岸的鄉親們深深地三鞠躬,他的冷靜、親歷、魅力也由此細節和盤而出;為朱德設計的細節是,他最後一回捧起蘇區土地的泥土,把臉深埋了進去,一位泥土般厚重的人格於是從細節中走了出來;而留下來送別戰友、不久為革命捐軀的瞿秋白,一個個細節尤其顯示出無言的悲愴和壯麗——他把自己的戰馬換作了徐特立老人的一匹老馬,他深情的送給董老一雙新布鞋,而軍中學人的送別更是讓觀眾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留下的何叔衡送別長征的林伯渠,送上一件跟了自己多年的舊毛衣,説穿在對方身上自己方可心安,而感慨萬千的林伯渠則掏出肺腑,即興賦詩。
【特邀嘉賓:張育華】凡此種種,不同細節都深深烙印著不同的心性,不同的性格歷史,甚至不同的文化根基。所以我覺得你説的非常好。
【電視批判首席網友:揚帆】著名導演鄭洞天在評價馮小剛的電影《天下無賊》時這樣説:《天下無賊》成功在於,在商業的框架內講一個真善美的道德問題,希望中國出更多的馮小剛!《天下無賊》包涵藝術性和感染人的精神力量,不乏故事性與扣人心弦的精彩情節,之所以評價“商業框架內……“,因為其不屬於傳統的藝術片,但又有藝術含量與道德含量,可以説是一部叫好又叫作的電影。電影與電視是相通的,嘉賓如何看待呢?鄭洞天導演的評價以及這部電影本身對電視劇有什麼啟發呢?(不知道您們是否看過?)
【特邀嘉賓:郎 雲】《天下無賊》就是主旋律電影,馮小剛就是主旋律電影的導演。如果我們的導演都像馮小剛那樣精心製作我們的電視劇,我們的電視劇的投資人都會像馮小剛的投資人那樣,把大把的錢都花在電視劇身上,我們以前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高投入、高回報,比如像《漢武大帝》、《康熙王朝》。電視劇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這個新的時期需要更多的資金的投入,需要更精良的製作,需要更多的人才的匯集,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新的時期呢?經過大半個世紀的的培育,電視劇的觀眾大大地超過了電影的觀眾,欣賞的水平有了空前的提高,觀眾要求看到更好的電視劇,不管主旋律不主旋律,只要你好看,只要你脫離了低級趣味,觀眾就愛看,那麼做電視劇的人就有義務把電視劇拍得更好。
【網友嘉賓:孫海喻】其實,説實話,把《天下無賊》算成是主旋律作品的話,那就對了!電視劇也應該給自己這樣的定義,給主旋律作品融入更多的商業元素。
【hukaige】對一部影片的評價應該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難道鄭導説《天下無賊》好就代表所有人都認為這部影片好嗎?至於你以後的問題則是建立在這個錯誤的邏輯之上的。
【叩橋不渡】《天下無賊》成功嗎?我不這麼認為。誠然,這部片子有一定的可看性,但整個片子故事發生的環境,就透著可笑的虛假。
【特邀嘉賓:張育華】我想《天下無賊》結尾的處理還是比較成功的吧,女主人公的悲傷欲絕是用“以樂寫哀”的方式表達的,她那樣令人心碎的吞著食物,導演並不正面表達悲傷,悲傷卻已入骨。不知你是否有同感?
【叩橋不渡】我認為,這就象下圍棋,大局正確,細節即使有所紕漏,也可奠定勝局.而大局一失,小處計算再精確, 也已無可挽回.整個片子的基調已經虛假難看,細節再成功,也只不過是醜女脖子下的一串項鏈,更顯其醜了.謝謝漂亮院長屈尊下問,嘿嘿
【特邀嘉賓:張育華】高見!那麼這樣一個例子就用在教科書裏吧,謝謝。:)
【云云533】《任長霞》中通過案件來突顯任長霞個人的能力,雖然任長霞是英雄,但太過強調個人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會不會對社會造成負面影響?
【特邀嘉賓:郎 雲】一個藝術作品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在産生正面作用的時候,可能就會有其他的負面影響,你説強調個人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可能會使人家聯想到河南登封的事都是任長霞做的,我想不應該這麼認識問題,作為《任長霞》的創作者們來説,他們寫任長霞不會單純寫任長霞,他們會把她作為一種正義的化身,作為一種人民警察的代表,所以有一些小小的社會影響,這也不奇怪,對任何藝術作品都不應該求全責備,看主流,它主要宣揚的是什麼東西,是不是昂揚向上,是不是代表著先進的文化思潮,我覺得這才是主要的。
【飄逸南邊雲】尊重事實,尊重生活,少一點説教,多一些理解,把思考和評論的空間留給觀眾,你們認為是這樣嗎?
【特邀嘉賓:郎 雲】我也特別想把每一部電視劇影片的審查權也留給觀眾,我們常説,觀眾是最好的評判者,可惜,決定這部片子能不能播出,權利並不在觀眾手上,我想把更多的東西留給觀眾,不僅僅是思考和評論,行嗎?
【特邀嘉賓:張育華】您説的非常好,我同意。
【xiaosa582】現在的有些電視劇太貧,就連反映軍旅生活的內容一點陽剛之氣都沒有。請問專家怎麼看?
【網友嘉賓:孫海喻】對,同感
【hukaige】我覺得現在的電視劇不是太貧而是太乾癟,為什麼會覺得貧是因為它的對話與人物的背景不符。如果內容充實了就不會感覺到貧。
【網友嘉賓:孫海喻】從創作的角度説,首先是缺人物,缺人物性格鮮明個性化層次豐富的人物;其次是缺故事,情節線過於單一。創作者缺乏生活和踏實的創作狀態也是原因之一吧。
【叩橋不渡】藝術是現實生活的一面鏡子。這樣的電視劇,是跟目前的人的心態相吻合的。你想在現在的這樣的一個物欲橫流的年代,産生荷馬史記,哪無異於天方夜譚。市場需求決定市場供給。現在沒有陽剛作品産生和生存的土壤。
【網友嘉賓:孫海喻】社會的主流崇拜應該是一個時代主要的審美取向,那個崇拜英雄,人人想當英雄,要到最艱苦的地方鍛鍊自己,每個人都以為自己肩負拯救全人類使命的年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現在社會不是崇拜英雄的時代了,所以,這樣的社會很難産生真正的英雄藝術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