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電視劇反映什麼?
【科蘭luck】主旋律的電視劇往往反映較高的思想道德水準,而可看性、藝術性較差,不知你們是否也有這樣的體會?
【特邀嘉賓:張育華】一般來説是的,不過您看過《任長霞》嗎?看過《任長霞》之後是否會鬆動您的這種印象呢?《任長霞》一劇不僅好看,而且有著相當的審美水準。就從中拎出一段戲來説吧,本來那是一段沒有戲的戲,在劇中當抱病千里追逃匪的展大隊長返回時,任長霞與他的搭檔為其接風,這場戲如果放到一位二三流的導演手裏,就根本沒法看了,但沈好放導演有著非凡的敘述智慧:他先是讓展大隊長垂頭喪氣返回公安局,為未能擒獲逃犯而沮喪,為自己不聽命令老關機而忐忑,接著不出所料,拿著一張報紙正眼不瞧他一眼的任長霞讓下屬給展隊一份處分報告,令其過目,一個推鏡頭過後,特寫中出現在觀眾視線中的卻是一份菜單,一份飽含情意為其接風的菜單。此時,面對困惑不已的展大隊長眾人笑成一團,人與人、人性與人性的美好相處油然而生,通過小小的逆轉手法,這場戲顯得動人而美妙。真的,《任長霞》真的挺好看的,屬於又叫座又好看的優秀電視劇。
【特邀嘉賓:郎 雲】説了一個很有代表性的問題,這些年來,困惑大家的就是主旋律電視劇往往不太好看,在某種程度上,人們就拒絕了看這種電視劇,因為這個東西挺叫人感到不舒服的,實際上我想主旋律電視劇,我們的定位到至今為止,是個不準確的名詞。我想,主旋律影片是一個特殊時期的一種特殊的産物,這個特殊的時期就是中國的計劃經濟邁向市場經濟轉型期的這麼一個特殊的産物,在這個時候就産生了商業影片和藝術影片這兩大類型,但是後來為了強調某種主旨,並派生出主旋律影片,但是我想説的是主旋律影片絕對不是類型片,我覺得從這兒開始説起。《任長霞》這次收視率很高,9.7幾,這是近年來很少見的一種現象,這個片子如果我單純説因為它是主旋律所以就是這麼高的收視率應該是不對的,我覺得《任長霞》這次的成功就在於它吸收了類型片的很多元素,再加上還有一些社會因素造成的,比如説它就有警探類型片的這種元素,這個警探片抓人眼球的地方,就是在於它有激烈的對抗矛盾和超人式的英雄主義,我覺得警探類型片和主旋律類型片結合得非常好,使《任長霞》這次的收視率有了空前的成功。
【明月夜!】郎老師的意思是説無論任何影片首先要遵循的是藝術規律,而不是陷入為主的政治概念,沒有藝術感染力,任何影片都不可能叫好叫座對嗎?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您覺得主旋律電視劇不能稱為類型劇,它是一個特殊時期的一種特殊的産物,那麼您認為在當代主旋律電視劇涵蓋的意義是什麼呢?您認為是不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這個名詞會消失呢?
【特邀嘉賓:郎 雲】恰恰不會隨著時代的發展這個名詞會消失,因為它已經完全是一個中國化的名稱了,它就是中國式的主流影視,。主旋律電視劇必須承載著中國現代主流社會的思想,同時,也兼容著流行性的思潮,典型的社會結構和發展中的人文理念,我覺得所謂的主旋律電視劇涵蓋的意義大概就是這樣,它的特點我剛才已經説過了,就不再贅述了。
【網友嘉賓:孫海喻】要界定電視劇是商品還是藝術的問題,其實,許多創作者願意把影視劇當作藝術作品,而實際上,如果嚴格界定的話,現在幾乎被所有理論認定,首先應該是商品,所以,它的娛樂性應該是首要的。其藝術性應該僅僅停留在學術研究的領域。
【夏日綠茶#】電視劇既是商品又是藝術品,這不矛盾吧?看從哪個角度看了。觀眾也希望自己消費的商品是有藝術性的文化産品啊。
【電視批判首席網友:揚帆】影視作品具有雙重性,既是藝術家創造的藝術品,另一方面,要宣傳,讓人接受(除非自娛自樂),必然存在商品屬性,就象現在的暢銷書一樣。
【叩橋不渡】農村有句老話,吆喝啥就要象啥,既然是主旋律的題材,就理應有主旋律的大氣和莊嚴,如果主旋律題材的作品沒有了這些基本的調子,我覺得看起來大家也會覺得很彆扭吧?另外,什麼是可看性?什麼是藝術性?我認為,對於不同的人來説,可看性和藝術性的標準是不相同的,對有些來説,插科打諢可能看的很開心,但有的人就會嗤之以鼻,同樣,有的人覺得難以忍受,但對有的人來説,可能會看的激情澎湃,如果説主旋律的作品被人關注度低,這也是不爭的事實,但也沒必要非要爭取上座率,做生意的講究市場細分,做傳媒的同樣也有個讀者群細分問題,你不能指望一稈子打盡天下魚,就把主旋律的東西做給愛看主旋律的人看就足夠了。
【特邀嘉賓:張育華】“叩橋不渡”的確有很高的視點喲,該不是電視劇的武林高手吧。拜讀了您的帖子,我想其中的關鍵詞可能是“主旋律”吧。老實説,我想主旋律是個比較麻煩的説法,各村有各村的高招,各家有各家的説法。我當年考試的時候曾經背誦過關於“主旋律”的定義,意思都懂,但一還原到電視劇實踐中就頗感困惑,主旋律主要是指四種思想和精神:一是有利於發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思想和精神;二是有利於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思想和精神;三是有利於民族團結、社會進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四是一切用誠實勞動換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哇,真是海洋般的兼容精神啊,如此以來我們很難數得出有幾部電視劇屬於非主旋律了。而在民間説到主旋律的時候,我們通常反映的是那種主流文化的聲音,比如反腐倡廉了,改革開放了,雷鋒、焦裕祿、孔繁森等英模人物。在學術界人為主旋律即主流文化,是那種注重教化、強調秩序、主張服從、顯示中心權威的文化。您看不同的主旋律觀就會有不同的主旋律電視劇的編創,我想您所説的那種大氣的主旋律該是主旋律當中的主旋律吧。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著名紀錄片監製與導演Kirk Wolfinger1曾經如是説過:我是從事説故事這行業的,不論你是新聞工作者也好、拍電影或紀錄片也好,都是從一個故事開始”。朗雲老師,您是從事創作的,您認為一個電視劇成功的首要因素是不是講好一個故事?往往有的創作者認為主旋律電視劇應更注重思想性,講道理勝於講故事,兩位嘉賓對此怎麼看?
【特邀嘉賓:郎 雲】我覺得講故事是所有電視劇都必須要做的事情,必須得把故事講清楚,講明白,這樣才能叫電視劇,否則就不是電視劇了。我覺得主旋律電視劇思想性要高於藝術性,那是一種不對的説法。我們從頭講這個問題,影視就是一門藝術,影視是文化的,是文化就一定有先進和落後的,再説影視是工業,就是靠科學技術和經濟來支撐的,影視藝術也是一種商品,有張揚和説教的義務,影視作品的特殊意義就在於我們拿這個鏡頭看這個世界,看這個社會,然後我們所有的人都在看著這個鏡頭,觀眾和創作者都是拿自己的眼睛來看鏡頭,這就是它的特殊性。你怎麼來看這個鏡頭呢,那就一定是從故事裏面看鏡頭,從鏡頭裏面看到的是一個故事,故事本身也是一種載體,把它的意義、説教、它的故事傳達給每一個觀眾,別人接受了以後,才能分清這個片子好還是不好,高級還是低級,如果連故事都講不清楚,我覺得就不叫做電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