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
|
|
經濟節目的受眾與傳播效果 |
作者:《電視批判》欄目專稿 發佈時間:
2005-4-18 10:19:46 |
|
經濟頻道靠什麼吸引受眾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如何才能更好地吸引經濟節目的受眾?當前央視二套全新改版,初步確定了“大經濟”為主的基本特徵。請問嘉賓,這是否適合央視經濟節目的發展? 【特邀嘉賓:劉燕南】關於大經濟問題,有贊成的,也有不贊成的,我認為,有大經濟的意識,同時具備小經濟的視角,作為央視經濟頻道是不矛盾的。無論是大經濟還是小經濟都不重要,關鍵是做出好的受觀眾歡迎的經濟節目。據我所知,二套是比較注重運用收視率指標進行管理節目開發與改進工作的,不僅重視收視率,而且採用一種技術化的手段在全頻道推行收視率目標管理,統籌全頻道的各類節目,突出整體特色,提升整體收視。
【Walden】同意紅拂且佇的話。雖然整體從收視率上來看央視經濟頻道是在上升的,但是專業的經濟頻道卻不是靠本行安身立命。是不是處於經濟利益的考慮呢?不過經濟頻道的經濟節目如《經濟與法》、《生活》什麼的,確實越來越好看了。 【黑夜裏的玫瑰】經濟頻道卻不是靠本行安身立命?此話怎講? 【Walden】支撐它的收視的是《幸運52》、《非常6+1》、《開心辭典》這樣的節目,而不是經濟節目。 【特邀嘉賓:劉燕南】中央二套的《幸運5》2和《開心辭典》這些節目確實收視是比較高的,但最近以來,我們發現,像《鑒寶》、《生活》這樣的一些欄目收視率也在本頻道名列前茅,應該説像《鑒寶》和《生活》這樣的欄目與百姓的經濟生活聯絡更緊密。
【紅拂且佇】劉老師,目前央視二套的很多品牌節目娛樂性較強,這是否存在定位的錯位?且央視二套在經濟發達城市比如上海的收視率並不高,就財經節目而言,倒是上視財經頻道做的更地道,那麼,央視二套的優勢和特色究竟在哪呢? 【特邀嘉賓:劉燕南】我想經濟頻道和經濟節目都不會排除娛樂元素,2000年我們曾經做過一次全國城市觀眾調查,我們發現,人們在談到為什麼不願意看經濟類節目時,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枯燥、乏味,人們並不是不喜歡經濟節目,而是不喜歡那些枯燥的經濟節目,經濟節目是可以做的平易、做的親切、做得有吸引力的,即使結合一些娛樂元素也並不偏離經濟的主軸。對第二個問題,我手頭沒有確切的數據來比較,上海的經濟比較發達,文化和地域特色比較突出,對上視財經頻道的特點,還需要進一步關注。
【牧言再生】媒體的勢力在逐漸變得重要的時候,經濟類的節目吸引受眾的問題看似容易,其實卻很有隱憂,據最新調查顯示,中國的電視觀眾正在減少,請問這是一件好事還是壞事呢? 【她在説】是啊,娛樂項目多了,大家不只盯著電視了,這是社會進步啊。 【牧言再生】這是權威學説麼:)) 【特邀嘉賓:劉燕南】中國觀眾是減少還是增加有各種調查得出不同的結論。據我所知,中國電視觀眾的平均收視時間近幾年來一直在三小時上下波動,最高幅差不超過15分鐘,我們稱為觀眾收視進入平臺期,我有一個研究生曾經專門為此寫過一篇碩士論文,她用大量的事例和數據説明,這個平臺是一個低位平臺。也就是説,我們人均日收視時間並不是一個很高的數字,在一些發達國家人們日均收視時間在4小時左右,最高能達到6小時。隨著老齡化趨勢的加快,特別是隨著電視覆蓋率的進一步擴大、偏遠地區觀眾和農村觀眾不斷加入收視隊伍,以及熒屏日益豐富,吸引了許多游離和邊緣觀眾,我們的日均收視時間還有繼續上升的空間。因此“平臺期”並不意味著“飽和期”。當然對這個問題還可以繼續探討。 【滄浪水31】當然是進步了。電視觀眾在減少,什麼時候都是好事,這表明一個社會正在進步,人們生活更豐富,視野更寬闊,當然不會再僅限于一個電視了。
責編:青葉
|
共6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