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引進節目的經驗借鑒與譯製片製作要點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從引進的節目中,中國電視媒體已經學到了許多創作經驗,中國電視節目的題材和體裁日益擴大,帶來中國影視的繁榮。情景喜劇正是中國屏幕上冉冉升起的明星;中國影視人也嘗試了成功的影視大製作,請問中國電視人可以從引進節目中學到什麼?
【特邀嘉賓:段 鵬】第一,學到了多種多樣的節目形式,啟發了更具開放性的創作思維。第二,學到了科學的編排手段,使節目製作更趨精良。第三,學習了西方準確的節目定位,使我們的本土節目更具針對性。以前,我們的節目樣式較為單一,通過引進我們才知道,即使是益智類節目,也可以分成許多種樣式。《幸運52》是一種,《開心辭典》又是一種。以前,我們的節目製作手段不多,通過引進,我們發現節目的編排順序、墊場手段、現場操控都有很大的學問。以前,我們的節目是天上撒雪花,一個節目等於一萬個,缺乏必要的針對性。在廣告收入方面,也難以取得突破。現在,我國的電視節目已經從大眾模式轉為分眾模式,這也是引進帶來的可喜的變化。
【忘記時間的】段老師,您覺得國外綜藝節目主持人有哪些方面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特邀嘉賓:段 鵬】第一,他們具備電視節目製作各環節的基本經驗,了解每一個步驟的具體做法,所以在操控節目方面顯得遊刃有餘。第二,他們具備較為豐厚的知識底蘊,有些還具有遊歷東西的經歷,在經驗方面較為充足。第三,他們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節目中去,各種類型節目主持人之間很少穿插替代。第四,他們樂於及時充電,我了解的許多美國著名的節目主持人,都能夠主動要求到大學或其他媒介單位授課或進行交流。這些方面都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請問麻老師,您能不能談談如何完成一部好的譯製片?
【特邀嘉賓:麻爭旗】這個問題很難答,因為完成一部好的譯製片是很難的一件事情。著名譯製導演、配音演員廖菁女士特別強調翻譯的決定因素。她指出,譯本是一劇之本,譯本作好了,譯製質量才有了保證。這話揭示了對“譯”術的高度重視。如果用中庸的話説,翻譯、導演、配音各顯其能、相得益彰:翻譯是基礎,導演是核心,配音是關鍵。從創作的角度講,理解譯製其實並不難。打個比方,譯製像是變戲法兒,就像演雙簧戲:用外國人的嘴説中國話(或者倒過來-中譯外,但目前很少配音,可能是因為説不好,故而常以字幕代勞)。這裡的妙處就在於説得自然,不能露出破綻。這其中,戲詞裏講什麼話是翻譯的文章,怎麼講則是配音的口才。這又像京劇的唱配畫(有畫面錄像,沒有唱腔錄音):翻譯編出詞兒,導演指揮演員把詞兒配到人物口型的“曲子”裏,要求是字正腔園,不能跑調,同時還要口型吻合。要達到這般境界的確需要真功夫。總之,譯製的過程就是再創造,是由翻譯導演配音等各個藝術環節協調統一的集體的創造,是完整的系統的藝術創造。
【忘記時間的】您覺得我們當前的譯製片處於什麼樣的狀態和水平上?
【特邀嘉賓:麻爭旗】要我説實話,基本狀況不理想。有幾個原因:一、譯製市場不規範,比如經常有趕場子的事兒。二、譯製人才匱乏,搞翻譯的人挺多,翻譯好的不多。三、沒有合理有效的評估機制和教育培訓機制,難以使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形成梯隊。
【yiyaya4】想請教麻老師,您提出的翻譯的二度編碼是什麼理念?
【學在定福莊住在梆子井】請自己看書,老麻不喜歡很懶的人哦。 在《國際傳播與跨文化交流》一書中有。
【特邀嘉賓:麻爭旗】這是個學術問題,簡單地説,人們用符號傳播,就是把思想、觀念先進行編碼,編成你知我知的符號,比如語言;接受的人把這符號還原成傳者的思想、觀念,這叫解碼。如果在非語言共同體的環境下,也就是不同語言體系,甲乙之間無法溝通,翻譯站在他們中間,先進行解碼,就是還原思想和觀念;然後把獲得的思想和觀念用另一種語言進行編碼,以仲介的身份跟乙交流,翻譯這時的編碼,不是原創,是二度加工,所以叫“二度編碼”。這只是個原理,實際工作要比這複雜得多。不知這樣説清楚了沒有?
【yiyaya4】跨文化交流跟影視片翻譯是什麼關係啊?
【特邀嘉賓:麻爭旗】跨文化交流是一種寬泛的概念,是指不同語言、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活動,它涉及人際層面、組織層面乃至大眾媒介層面。影視片屬大眾傳播的範疇,所以影視譯製是跨文化交流的一種形式。
【yiyaya4】不過,影視劇一定要有好翻譯,要不然兩張皮更難受。麻老師認為呢?
【特邀嘉賓:麻爭旗】你説得對,所以我們要強調譯製的重要性,特別是翻譯的重要性。
【節日慶典!】麻老師,我特別喜歡央視的世界名著名片欣賞,看這種影片不僅給人審美的娛悅,更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您認為這種類型片能夠給我們的電視人帶來什麼樣的啟發?
【特邀嘉賓:麻爭旗】我想有這麼幾點:一、欣賞。因為名著名片有獨特的審美價值,電視人和普通的觀眾一樣,也應當得到審美的享受。二、學習。從內容上,了解國外的風土人情,增長知識、開闊眼界,同時了解和學習優秀的藝術方法。三、啟示。名著名片往往是思想性和藝術性的高度統一,這方面是很值得借鑒的。我們在這方面有我們的經驗,也在努力追求道德價值和娛樂價值的統一。比如,主旋律的影視作品就有不少優秀之作。但是也存在著強調一面忽視另一面的傾向,因而從借鑒的意義來講,雖然實現藝術性和思想性的完美統一對任何藝術來説都是一個永恒的主題,但對我們電視人來説可能尤為重要。
【忘記時間的】麻老師,您覺得我們忽視了什麼方面呢?
【特邀嘉賓:麻爭旗】我不懂藝術創作,但我感受最深的是外國名著名片在思想上挖掘人性本質的東西很深刻,從藝術表達手法上講,很感人,讓人回味和思考。我們有些片子思想很淺,一看就知道為某個主題,藝術上也很造作,讓人得不到美感。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方面的體會?
【等待戈多!】麻老師講到了關鍵之處,沒有深刻內涵的作品怎麼可能感染觀眾呢,張藝謀的影片在國際上沒有獲獎也是這個原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