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電視批判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法制節目?(之五)
作者:《電視批判》欄目專稿 發佈時間: 2004-12-9 20:46:42



法制欄目的新發展及人才培養

  【$charlotte$】我看到12—法制頻道的欄目有些就是新聞頻道等其他頻道的欄目,對於法制頻道的發展專家有什麼意見?法制頻道\欄目層出不窮,但質量不一定好,而且大都形式類似,您能談談當前法制欄目的新發展問題嗎?謝謝
  【特邀嘉賓:劉俊海】我覺得法制節目很吃香,既反映了電視臺對於市場的敏銳反應,也體現了廣大社會公眾對於法治的空前認同,凸顯了我國法治建設的光明前景。但是,法制節目有市場並不等於所有的法制節目都有市場,都有競爭力。因為,在一個過去處於真空狀態的法制欄目市場來説,出現百舸爭遊的競爭局面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但是,一個法制節目要能夠辦成一個“百年老店”,就要不斷追求創新,不光要超越同行,也要超越自己。真正做到日日新,每天都有新的進步。我覺得角色定位很關鍵,一個電視節目一定要清醒,自己要佔領的消費市場究竟在哪?究竟要訴求普通的電視觀眾,還是要訴求電視觀眾當中的VIP?究竟設置的欄目應當深入、精髓,還是應當通俗易懂?究竟應當以新聞點取勝,還是以法律點取勝?究竟是以本地的觀眾為收視對象,還是應當以其他地方的觀眾作為自己的重點目標?這些問題都值得認真研究。我認為,有競爭力的欄目應當是一個學習型的欄目、服務型的欄目、高效率的欄目、有特色的欄目。

  【redhorse2003】黃振同學,你對“社會與法”頻道的開播持怎樣的態度,法制節目的地位在不斷的提高你覺得説明了什麼?
  【網友嘉賓:黃 振】首先,我很高興能有一個法制頻道為我們普通民眾提供相應的法律服務。同時我個人認為,要想做好法制頻道,最主要的是受眾定位。準確的受眾定位是任何一個頻道成功的基礎;而且,節目也要吸引觀眾,能夠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因為大家現在的生活壓力都很大,很多太過沉悶乏味的説教,必然讓人反感。其次,以我個人專業而言,我更希望能在法制頻道中看到海外立法司法案例的深入報道,為我們國家的法制活動提供相應有益的參考。法制節目地位不斷提高,正説明公眾法治意識的不斷增強,這也是我們媒體自身不斷努力的結果。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網友“楊睿14”提出:可以説現在的法制節目越來越受到觀眾的關注和歡迎,可是很大一部分觀眾只是出於對案件本身的好奇才來收看,對其中的法制理論方面的知識並不是十分關注,請問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嗎?
  【特邀嘉賓:王 軍】每個人都有獵奇心理,如果從獵奇——收看——關注——受益——對法律的敬畏,電視法制節目能夠收到這樣的收視效果也達到了其目的。

  【網友嘉賓:黃 振】我想請問兩位教授,現在我國在海外工作經商的人員日益增多,但是由於所處地區文化、傳統的差異,很多時候還不能保護好自身權益。您認為我們的媒體應該採取怎樣的方式將其所處地區的法律法規以更直觀鮮活的形式告訴他們?
  【特邀嘉賓:王 軍】在海外工作經商的人員一定要了解當地的法律法規。我們的法制節目應該開設介紹國外法律法規的窗口,根據海外工作經商人員的需求,請相關的法學專家解答有關國家的具體法律規定。
  【網友嘉賓:黃 振】非常感謝王教授的解答。我想起一句話:假如你身處異邦,除了學習所在國的語言,最重要的是要了解當地的法律。因為只有了解,才能做到真正遵守當地法律,同時運用法律手段保護好自身權益。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社會與法”頻道推出的三個“黃金強檔”欄目有整合央視和各方面新聞資源的《中國法制報道》、大型法律援助節目《大家看法》、深入報道中國道德生態的主流道德欄目《道德觀察》,這三個主打欄目將共同組成晚間“黃金時段”的主打板塊。請問兩位老師,雖然這些節目我們還沒有看到,你們認為這三檔節目應該如何打造?
  【特邀嘉賓:劉俊海】這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在節目開辦之前,大家應當有緊迫感。在節目開辦之後,大家還應當有緊迫感。除了居安思危的意識以外,關鍵是樹立精品意識。不光是《中國法制報道》、《大家看法》,還有《道德觀察》,在題目的選擇、內容的設計、形式的包裝方面都應當追求精益求精。另外,媒體應當整合好專家、學者,以及廣大觀眾和社會公眾之間的資源,共同搭建法制生活的新聞平臺。編導的智慧和記者的智慧,乃至主持人的智慧都是有限的,欄目應當通過網絡和信函等各種方式,保持與社會各方城市的互動和相互支持。因為,我們的每個角落、每時每刻都有值得報道的新聞事件的誕生。如何捕捉,如何分析,如何提煉,如何加工,都是困擾新聞人的難題。我認為有競爭力的欄目應當不滿足於低端的法制宣傳産品,而應當瞄準高端的法制宣傳産品,注重加大節目的分析和法理含量。一個小小的案例背後有可能隱藏著若干精深的法律制度,隱藏著諸多常人難以發現的法律陷阱,隱藏著常人容易忽視的法律風險。因此,深入剖析某一法條、某一案例、某一人物、某一行為,有可能成為附加值很高的電視産品。

  【策馬嘯西風愛祖英】現在有些新聞院校將新聞和其他專業相融合的課程統稱為專業新聞學,請兩位老師談談法制新聞學與其他專業新聞學相比,處於一個怎樣的地位?有什麼優勢和劣勢?謝謝!!
  【特邀嘉賓:劉俊海】我覺得法制新聞學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但是對於新聞院係的同學們來説,很有挑戰性。因為他們既要通曉新聞學的基本原理,還要掌握法律的基本知識,不光要掌握法理學,還要掌握部門法學,包括民商法、刑法、行政法等等,這就決定了法制新聞工作者應當是一個集新聞學與法學于一身的雙棲人才。這類人才的特點是:具有普通新聞工作者所不具有的紮實的法學功力,能夠在紛紜複雜的法律現象當中保持清醒的頭腦,而且能夠與法制活動當中的各方主體,包括立法者、法官和律師的保持有效的溝通。與普通的法制工作者相比,又具有新聞人獨有的新聞敏感性,能夠保持與傳媒、傳媒受眾的良好溝通。所以,法制新聞專業的同學可能比較好找工作,這也算一個優點。當然,從另外一個角度上看,上述優點也恰恰是某種不足。比如,法制新聞學專業的同學與專門研修法律的同學相比,可能深度不足,廣度有餘,與專門研修傳統新聞學的同學相比,又分散了不少時間學習了新聞學之外的法學。因此,不如專門學習傳統新聞學的同學在某一傳統的專業問題上更加深入。但是我希望研修法制新聞學的同學,只要認真琢磨刻苦鑽研,就能夠走出一條屬於法制新聞工作者的康莊大道。

  【$charlotte$】我覺得法制新聞專業的設想和計劃很多都很好,但同時在實踐過程中遇到了諸多困難,兩位老師覺得目前對於法制新聞專業人才的培養最大得困難是什麼呢?
  【特邀嘉賓:王 軍】主要是學法律的不懂電視,學電視的不懂法律,需要雙方優勢互補,相互切磋交流,共同進步。
  【特邀嘉賓:劉俊海】王教授指明了同學們努力的方向。我們應當鼓勵法律院係的畢業生能夠繼續研修新聞專業,也歡迎新聞專業的畢業生攻讀法律碩士,或者其他相關的法律專業。當然,就從業者和專家而言,加強新聞學和法學的溝通交流與合作,也是一個長期的艱巨任務。

 


責編:羅石曼

 共8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