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電視批判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法制節目?(之五)
作者:《電視批判》欄目專稿 發佈時間: 2004-12-9 20:46:42



開播“社會與法”頻道的積極意義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本月底央視的“社會與法”頻道就要推出了,請問兩位嘉賓,你們作為專家,對此有何感想?你們期待著一個什麼樣的專業頻道? 
  【特邀嘉賓:王 軍】首先我認為“社會與法”頻道的開播是適應時代的呼喚,也是社會和公民的普遍需要。加入WTO以後,很多經濟活動都要與國際接軌,因此通過新聞媒介了解國際條約和國際慣例勢在必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法制逐步完善,政府要依法行政,社會各行各業要在法制的大環境下規範自己的行為,了解相關的部門法規和規章。經過多年的普法教育,公民的法律意識和權利意識有了很大的提高,人們的法律意識已經滲透到生産流通、工作生活、消費等方面,法律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變的越來越重要,這些都為“社會與法”頻道的開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如果法制頻道節目形態是適合以上需要的,那將是非常受受眾歡迎的。
  【特邀嘉賓:劉俊海】這是一件令人鼓舞的好消息,就像對待即將新生的嬰兒一樣,我們希望這個法制頻道能夠越辦越好,而且長命百歲。當然了,光説祝賀是不夠的,還應當説一些建議。我認為,這個專業頻道應當針對不同的職業、不同的年齡段等不同的受眾特點,設計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各種法制宣傳節目。既要有維權方面的啟迪,也應當有違法行為監督的平臺;既有宣傳法律的節目,也應當有推進立法改革和完善的報道和思考。

  【網友嘉賓:黃 振】請問王教授,您對“社會與法”頻道的開播,有什麼期望?您認為,在法學界學者的眼中,媒體應該起到的作用是怎樣的,如何才能既“量力而行”又不“越俎代庖”?
  【特邀嘉賓:王 軍】期望“社會與法”頻道的開播,能夠在受眾中産生收視期待,通過節目學習法律知識、了解自身權益、增長社會知識、增加法律意識,做一個現代的、文明的公民。媒體應該起到普及法律知識、教會受眾解決法律問題的途徑,而不是幫助受眾具體的解決問題,有關法律實體問題的解決還得有賴於司法機關通過法定程序去解決。

  【策馬嘯西風愛祖英】請兩位老師談談對CCTV將開辦社會與法頻道的看法?從市場的角度來説該頻道的前景如何?
  【特邀嘉賓:王 軍】以我的了解,全國有八家電視臺開辦了專業的法制頻道,社會效益都是不錯的。國家級大臺開辦這樣的頻道,如果尊重受眾需求、按照市場規律運作,注意頻道的包裝和推廣,前景應該是很光明的,讓我們共同關注吧!

  【明月夜!】兩位老師,你們喜歡看哪些法律節目?你們認為這些節目好在哪?
  【特邀嘉賓:王 軍】可能是受職業的影響,我在中國傳媒大學講授電視法制節目的有關課程,所以只要有時間都會搜索能看到的所有的法制節目。我認為《今日説法》《經濟與法》《拍案説法》《法治在線》《法治進行時》等節目都不錯,無論是法制的含量、主持人的表現、節目的編排、電視元素的運用、欄目的包裝、節目的創意都浸透了編導們的心血,這些節目我都很喜歡。
  【特邀嘉賓:劉俊海】這些節目都很好。除了中央電視臺的節目,許多省臺也都推出了法制節目,比如安徽衛視的《週末斷案》辦得就很不錯,我也在這個節目當中做過幾次特邀嘉賓。這些節目編人員都非常的敬業。中央電視臺的《今日説法》、《經濟與法》、《法治在線》、《兩岸萬事通》,也都很有特色,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擁有了自己一大批忠實的觀眾。如果説,這些節目好在哪,那麼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選題嚴謹,抓住了當前我國法制建設當中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重大案件、典型案件和疑難案件;二、製作精良。電視節目從前期策劃到後期包裝,凝聚著許多環節當中許多參與人士的心血,包括前期採訪記者,後期製作編輯、主持人,以及點評嘉賓的密切配合。三、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兼顧。這些節目之所以為人稱道,就是因為這些節目不僅僅宣傳了法律,而且對於增強社會公眾的誠信度,以及對法律的信仰,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社會與法”頻道媒體每日播出20小時,欄目的設置將以社會、道德、法律等為主要內容,以新聞、專題、訪談、現場直播、電視劇等形式呈現。請問兩位老師,你們對欄目的設置內容有什麼建議和意見? 
  【特邀嘉賓:王 軍】有這樣幾點建議:1、要加強互動性,利用現代通訊的所有手段,吸引受眾的積極參與;2、要注意節目預告,有可能的話可以在廣播、報紙、網絡上提前預告節目的時間;3、要注意欄目的包裝和品牌的建立,要做精品節目;4、要注重頻道的整體推廣,要多借助頻道資源搞活動,增加企業對頻道價值的認識;5、要利用央視的各頻道資源加強對“社會與法”頻道的宣傳力度,共同提升頻道的知名度。
  【特邀嘉賓:劉俊海】這些欄目的內容基本上還是不錯的,但是我覺得各個欄目的設置一定要有針對性。比如,律師和法官對於法制節目的消費需求以及普通老百姓對於法制節目的消費需求是不相同的,這就決定了法制節目對於律師和法官應當增強法理含量,尤其是專業法律知識方面的探討的力度,以及對於前沿的法律疑難案件的“診治”方案的討論。而對於普通電視觀眾來説,主要要抓住他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當中普遍遇到的法律問題,並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法律建議。
  另外,民事主體和商事主體對於法律的需求也是不一樣的,行政機關和行政相對人對於法制節目也有不同的消費需求。建議“社會與法”頻道抽調專人專門研究不同社會人群的法律消費需求。因為,這個頻道提供的服務就是廣義的公共消費品,一定要以廣大消費者的消費需求為導向。就該頻道的這個節目形式來説,應當囊括風格不同、雅俗共賞的不同形式,包括法制相聲、法制小品、法制電影、模擬法庭等等,都可以進行深度探討。最後,法律是一個博大精深的行為規則體系,涉及到憲法、行政法、刑法、民法、商法、經濟法、社會法、國際法、程序法等方方面面的法律部門。因此,“社會與法”頻道對於如此眾多的法律部門都應儘量一網打盡,不應力戒“偏食”,只偏重一部分人感興趣的一個法律部門。


責編:羅石曼

 共8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