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電視批判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法制節目之二
作者:《電視批判》欄目專稿 發佈時間: 2004-11-21 18:09:34



法制節目製作面臨的問題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法制電視節目最主要的功能是通過對某一個案件、某一類法制現象的報道,運用法制的觀點回答問題,給人以法律的教育、啟迪或警示。因此,是否做到讓觀眾認清法理應成為區分是否是法制節目的標誌。兩位專家同意這個觀點嗎?你們認為法制節目應該注重些什麼? 
  【特邀嘉賓:劉佑生】我們所説的法治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凡是社會生活中發生的與法律有關係的都是法治問題,電視傳媒設置的與法治相聯絡的節目都可以稱為是法治節目,不是從法理上來區分的。法制節目不能夠迎合低下的觀眾口味,搞一些低級趣味、暴力的、庸俗的、色情的節目,應該製作一些體現法制精神、法制理念,使人受到教育的法制新聞。
  【特邀嘉賓:劉 斌】我想以案件報道為例,我認為法制節目在選題製作過程中應當注意如下幾個問題:一是要選擇典型案例。因為社會生每天都有可能發生許多的案件,不是所有的案件都要進行報道,也不是所有的案件都可以進行報道,報什麼,不報什麼,作為記者和媒體都存在一個選擇的問題。只有那些具有典型意義和新聞價值的案例才有必要向社會披露和向大眾傳播。二是製作法制節目要注意導向性。比如同是一個案子,切入的角度不同、報道的思路不同、採訪的側重點不同、報道方法不同,就會産生不同的社會效果。三是報道之後需要及時跟蹤。這是由於案件本身有一個案發、經過、結局的過程,辦案有一個偵查、起訴、一審、二審的程序地整個案子是動態的,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側重點和特點,所以報道案件也隨著辦案的流程及時跟進,客觀地、全面地反映案件的動態進展情況。四是法制節目報道要儘量的準確規範。無論所報道的案例是刑事案件,還是民事或行政案件,其案情和用詞一定是要準確規範。既不能只站在一方當事人的立場陳述案情,也不能把尚未審判的案件作定性式的報道,同時還要注意準確地使用法律術語。

  【等待戈多!】請問兩位嘉賓,你們認為目前中國的法制節目存在哪些問題?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問題?
  【特邀嘉賓:劉佑生】從電視的角度講,概念性的東西太多,不太生動,説教式的東西多,沒有把生動的法制生活展現出來,其實我們國家的群眾中每天都在發生著一系列的法制故事,我們的電視由於部分記者不懂法律,所以就沒有很好的去反映它。再一個,有的地方記者可能採訪到了,但是由於有些地方黨政幹部的干預,播不出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老百姓以及基層黨政幹部對揭短的事不願意去報,這是我們的傳統習慣所造成的。
  【特邀嘉賓:劉 斌】我認為主要存在三個問題:一是淺,二是面窄,三是形式少。所謂淺,是指法制節目對所反映的問題只是泛泛而談,並沒有觸及到法律問題的實質;所謂面窄,是指對於刑事、經濟方面的法律宣傳得比較多,而對行政等方面的法律反映的少,面窄還有一層意思,就是面對城市人口的節目比較多,而面對農村的法制節目則相對比較少;所謂形式少,是指一些新聞媒體主要採取的一些方法是案例報道和法律答問,其實還可以採取更多的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之所以會出現這些問題,我認為我們的一些法制節目在製作的指導思想上、在製作的過程中,在製作的表現手法上都存在一些問題。

  【leeyue平衡】請問各位嘉賓,你們認為辦好這樣一個頻道,我們傳媒工作者需要具備怎樣的素質?謝謝。
  【特邀嘉賓:劉 斌】我覺得至少要具備三種素質:一是法律素質、二是新聞素質、三是人文素質。

  【中國吉祥0】法制節目不僅關注法律知識,也要關注人,那麼請問嘉賓,關注人的法制節目是什麼樣的呢?關注人的內心,精神,是否偏離了法制節目的主要內容?
  【特邀嘉賓:劉 斌】關注人的法制節目應該是以人為本。這種以人為本應當體現在這麼三個方面:一是尊重新聞報告對象的人格及其他相關的權利;二是就是如同你説的關注人的內心和精神;三是要給予新聞報道對象以人文關懷,包括犯罪嫌疑人和服刑的囚犯,至於你説的關心認得內心和精神是否偏離了法制節目的主要內容,我認為恰恰相反,真正的好的法制節目,必須要關注人的內心世界。

  【中國吉祥0】嘉賓意思説我們現在的節目還缺乏公民的權利意識,您能否詳細説明一下作節目時候該注意什麼呢?
  【特邀嘉賓:劉 斌】我覺得以前的法制節目更多的是向受眾宣傳法律,引導受眾懂法守法,但僅此是絕對不夠的,現在應該特別強調公民的權利意識,這種權利意識我認為不僅包括公民的人身權,同時還包括公民的肖像權、名譽權、選舉權、對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的批評建議權等等,只有當這些權利意識深入廣大的受眾的心裏,我認為這才是法制欄目真正應當做的事,否則,法制欄目所引導的受眾是綿羊,是奴僕,而不是主人。

  【中國吉祥0】按照不同的對象來進行節目製作和欄目策劃,是我們常見的電視節目的特色。那麼,我們的法制節目主要是針對哪些人來製作呢?不同的人群,法制節目的內容有何不同?各個層次的人群接受能力不同,節目製作需要注意什麼呢?
  【特邀嘉賓:劉佑生】製作法制節目,如果從大眾接受能力來講,要講法制故事,説法制新聞,因為電視觀眾要理解你的東西,必須通過生動的法制故事才能接受。就不同的人群來講,比如説檢察院的法官、警官需要專業知識強一些,一般的黨政幹部需要執政方面的法制新聞,金融方面的就喜歡金融方面的法制新聞,像商業方面的就喜歡商業方面的法制新聞,但是一般的老百姓主要是聽聽故事,從中得到某種啟發。像我們檢查日報為什麼大家喜歡看?就是因為有一個一個的案例故事,有的老百姓按照這種案例故事打官司還打贏了。中央電視臺法制頻道有一個《今日説法》的欄目,那裏面有些專題就是故事講的非常好,生動形象,我經常看,每年對所有的媒體的法制故事進行調查,我們的法制新聞佔媒體的一半,比任何新聞都受歡迎,這是國內的情況。在世界上,外國的電視報紙都把法制故事作為一個很大的政績,美國電視和英國電視,以及法國電視,他們的報紙都是頭版頭條登這些故事,非常受歡迎。
  要辦好法制節目,我的觀點就是要講一些最生動的故事給大家聽,為什麼這樣説呢?因為我們國家的老百姓法制知識比較差,再加上法律專業性比較強,講的太專業了老百姓聽不懂,所以通過故事來説大家比較容易接受。因此,我覺得央視的《今日説法》辦的比較成功。現在要辦“社會與法”頻道應該能夠引起觀眾的好評,看的人肯定很多,如果辦好,肯定能超過其它的頻道。隨著我們國家法制建設的加強,國家要搞經濟建設,要安定,就離不開法律,社會離不開法律,離開法律寸步難行。

 


責編:羅石曼

 共8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