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視節目的國際競爭優勢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兩位嘉賓認為中國電視節目在國際間的競爭優勢體現在哪?
【特邀嘉賓:胡智鋒】我想這裡是分層次的,首先,是分佈在全球的華人,其次是與中國有密切關聯的外國人,再次是國際上各個國家的主流觀眾群,對不同層次的觀眾,我們的電視節目的競爭優勢的戰略與策略安排是不同的。對於華人而言,也許更多的要強調中華文化的凝聚力、認同感,依靠這種民族文化的力量,來吸引他們的關注,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電視的節目的競爭優勢在於民族文化的凝聚力與認同感。對於與中國有密切關聯的外國人,他們的關注也許更多是與他們的利益聯結在一起的,比如,投資、市場推廣、中國市場的開發等等,中國電視節目在這方面的競爭優勢體現在為這些觀眾提供有效的服務上,而對於國際各國的主流觀眾而言,情況是千差萬別的。需要具體研究每個國家和地區主流觀眾的趣味和價值觀,有針對性的調配相關的節目內容。所以從整體上看,中國電視節目的競爭優勢是與它的觀眾對象相關聯的。如果簡單地説,可能相對低成本的製作較為鮮明的中國民族特點,較為突出的中國風格與氣派是幾個層次觀眾都需要的,這也是我們的競爭優勢所在。
【冬天的野性百合】李長春在講話中指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不僅需要良好的國內輿論環境,而且需要良好的國際輿論環境,須充分認識做好對外宣傳工作的重要性,堅持用事實説話,全面客觀地向世界介紹我國的真實情況。是不是對外宣傳中新聞最重要?本次打包17套節目,還有很多影視內容,是不是居於其次的?(講話摘自網絡)
【特邀嘉賓:胡智鋒】這位網友很講政治,也很了解內部的情況,是的,李長春同志所説的這個問題非常有針對性,你所引用的李長春的講話內容也許是他講話的一部分,我理解他説説的用事實説話客觀介紹我國的情況,當然,更多強調的也許是新聞,但這並不意味著對其他內容的忽略,對外宣傳中新聞的重要性毫無疑問是不可替代的,但比重最大的,最常規的內容可能還是具有民族化特製的,甚至是娛樂性的內容,就像你所説的影視産品,這些內容不見得在西方的主流觀眾的視野中佔據很重要的位置,但其影響力卻不容低估。我們都知道張藝謀的電影在西方社會的影響力就是一個説明,很多具有民族化特製的影響娛樂産品,在對外報道中、對外宣傳中往往起到新聞所起不到的作用。你所説的本次央視打包17套節目,我認為可能是一個整體的安排,包括對外報道,這裡很難講新聞和影視産品孰輕孰重,不好講哪個為主哪個為次,都很重要。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胡老師,您曾在您的文章中提到,伴隨著發達國家文化産業、傳媒産業的強勢而形成“全球化”、“國際化”、“一體化”乃至“趨同化”的文化傳媒格局,您認為在這樣的文化傳媒格局下加強對外傳播有何重要意義?
【特邀嘉賓:胡智鋒】謝謝你對我的文章看得那麼仔細,是的,你提到的我文章的這些觀點,儘管沒有直接提對外傳播,但它與對外傳播是有密切聯絡的,今天我們講文化産業、傳媒産業經常會考慮全球化、國際化,或者一致性的所謂與國際接軌的標準,這對於我們的對外傳播是有積極意義的,先要尋求國際普遍潮流,找到對話的基點和平臺,但這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或者是做對外傳播的一個前提基礎,僅僅只與此是不夠的。之所以我們要強化中國電視的對外傳播,更重要的是要發揮與大國地位相匹配的傳媒的力量,眾所週知,中國的政治地位、經濟地位在整體上看對於全球的影響力,已經是相當巨大了,而且越來越大。但相比較而言,與我們的深厚的歷史文化傳統和我們現實的文化創造力相比較,我們對外電視傳播的力度、廣度、高度和深度是遠遠不夠的,是有很大距離的。我曾經在去年寫過一篇文章談中國電視的文化傳播問題。
我曾經在這篇文章當中舉了法國和卡塔爾的例子,在美國文化,尤其是好萊塢文化大舉進攻全球的時候,法國率先舉起了民族文化的大旗,以它的法蘭西文化保護政策抵抗好萊塢的侵襲,這種勇氣和做法值得我們尊重,也值得我們學習。另外就是卡塔爾的半島電視臺,在那麼一個經濟政治和地理位置非常不起眼的地方,冒出了這麼一家有全球影響的電視臺,這簡直是個奇跡。毫無疑問,不管怎麼評價半島電視臺,不管怎麼評價法國的文化保護政策,都一點可以肯定,這就是它們的對外傳播高舉民族化、本土化旗幟,而強化了它的文化影響力和傳媒影響力,這一點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兩位嘉賓認為在中國電視節目生産40多年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了怎樣的民族特色、時代特色與地域特色?形成了什麼樣不同的傳播品格?
【特邀嘉賓:范紅】中國電視節目的民族特色、時代特色與地域特色,在40年的進程中的確非常明顯,特別是時代特色,從每個時代的電視節目,我們非常清晰的看到了每個時代的特點,也看到了我國社會政治經濟的變化。從民族特色來講,我覺得我們仍然停留在比較原始的、傳統的觀念上,對於當今社會的民族特色,電視節目中的體現微乎其微。一提起民族特點人們的腦海裏就會出現古箏、二胡、旗袍、紅色等概念與意象,這是電視節目留給廣大受眾的印象。其實,民族特色也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的,這種變化在電視節目中很難看到。中國的民族特色應該説是中國56個民族的特色,而不是單一的漢族的特色,遺憾的是中國電視節目中的少數民族特色反映極少,電視新聞節目中少數民族的聲音極少,從這些現象中也可以看出我們宣傳的一些特點。至於地域特色,在地方檯的節目中有所體現,但許多節目仍是大同小異,特別是新聞節目,地域特色的明顯的體現主要是通過方言來體現,就節目的類型來講,不太容易看出地域特色。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兩位專家對已經創辦多年的中央電視臺的中文國際頻道(CCTV-4)、英文國際頻道(CCTV-9)有何總體評價?
【特邀嘉賓:胡智鋒】去年是CCTV4開播十週年,為此,我與中央電視臺的張長明副臺長做一個對話,回顧了央視國際頻道的風雨歷程,也總結了一些基本經驗。我認為,在目前華語世界的傳媒中,央視國際頻道作為中國的國家主流頻道,對於宣傳中國、塑造中國、溝通世界,特別是溝通華人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英文頻道也開播多年,影響逐漸擴大,而且已經進入了西方主流傳媒世界和主流社會,同樣起到了宣傳、塑造、溝通中國與世界的作用。儘管在頻道設計、內容製作和傳播方式等方面還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但可以預見,隨著中國傳媒與世界傳媒交流的日益密切,一批不斷成熟的對外報道專業人士會將日漸國際化的內容傳播到世界各地,將會産生越來越重大的影響,我們期待著!
這兩個頻道的節目內容從國人的視角來看都是不錯的,而且深受大家的歡迎,但是把它們放到中國之外的地域進行播放,必須重新審視它的內容與節目製作方式。在海外播放,CCTV4的受眾主要是關心國內發展的華人,那麼他們所關心的問題是什麼,他們喜歡的娛樂節目是什麼,必須有一個詳細的了解。CCTV9是英文頻道,在海外的目標受眾顯然是會英文的外國人,但是CCTV的新聞節目內容主要是國內新聞節目的翻版,很多時候它的新聞價值觀與英文受眾的新聞價值觀有衝突,那麼如果我們考慮受眾的需求的話,我們從選題、製作等各方面需要做很大的改進。這兩個節目的改進還需要考慮受眾的區域劃分,應考慮到歐美的受眾、東南亞的受眾等的不同需求,對節目進行調整與改良。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國際間媒體的競爭是異常激烈的,中國對外傳播電視媒體如何在國際媒體的激烈競爭中做大做強?
【特邀嘉賓:胡智鋒】你這個問題提得很好。是的,國際間媒體的競爭已經演變成一場看不見的戰爭,在國際間,媒體如何出牌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媒體本身的問題,而且甚至成為了國際政治問題、國際關係問題、國際外交問題。它已經成為了一個完整的國際關係和國家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國際間的輿論大戰是靠媒體推動的,媒體在這當中扮演的角色經常會影響國際政治經濟文化的格局,包括外交、軍事的格局。中國電視的媒體,由於歷史的原因,我們參與國際的競爭還不是非常自覺,但已經開始了這種對峙狀態。儘管目前的國際媒體競爭在中國媒體體現得還不夠充分,但未雨綢繆還是很有必要的。因為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中國國家的形象、國家的利益以及中國的國際政治、國際經濟、國際外交的格局的變化都會對傳媒的依賴越來越重。我們需要自己的電視傳媒在國際競爭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在影響世界輿論的無形的戰爭中打好主動仗。至於如何做大做強,我想這是一個逐漸推進的過程,但有一個目標是明確的,就是民族化的氣質、本土化的特色、國際化的眼光和方式,這是我們應對國際媒體競爭所必須堅持的基本立場和原則。
【特邀嘉賓:范紅】這個問題很發人深省。中國媒體在國際激烈競爭中要做強做大,不是一件易事。首先,中國媒體所反映的意識形態、商業運作模式的生疏,以及與國際媒體的隔離是很難克服的問題。這裡可以談一談中國電視娛樂節目走向國際市場應注意的幾個問題:第一,娛樂節目沒有統一的國際市場,我們必須認識到娛樂節目的區域性差異,目前的節目在亞洲市場有一定的地位,但在與中國社會文化的背景差異大的歐美市場還沒有站穩腳跟,原因主要是我們的節目製作者不了解那裏的受眾需求;第二,娛樂節目要有本土的特色,也要反映中華文化的特色,越是本土的節目越能吸引全球的目光;第三,娛樂節目要反映全球受眾共有的情感追求,要人性化,要愉悅,設計要誇張和大膽,要有轟動效應。我們的電視媒體要在短期內走向國際是不容易的,但是通過具體的電視節目走向國際也不是一件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