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報道是一門藝術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胡老師,您曾提出要講求對外傳播的藝術,在您和央視張長明副臺長談到對外傳播時,張長明副臺長也指出“對外報道是一門藝術”,您認為對外傳播應講求什麼樣的藝術?
【特邀嘉賓:胡智鋒】謝謝你提了這麼一個很專業的問題。的確,電視在我看來相當重要的一點是要講求傳播藝術,在與張臺長的對話中,我也反復講這個觀點,而電視的傳播中,對外電視傳播更是一門藝術,有更多的訴求點。我認為對外報道的藝術,可以有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宏觀上,應該與國際接軌,體現中國作為一個大國的風度和風範,能夠把中國洋洋大國五千年的文化和文明它的價值觀,它的思維方式,它的審美理想,有效的傳達出去,進而塑造我們文化大國的形象和一個偉大民族的形象,一個偉大國家的形象,這是我們最高的藝術;第二個層面是中觀層面,更多強調的是傳媒與傳媒之間的一種關係,同樣需要與國際接軌,應當按照國際通行的原則來進行節目的策劃、製作、編排、營銷、推廣等等,這方面,我們有很多很多的空間需要開拓;第三個層面是微觀層面,主要指在電視節目的生産、創造、製作等環節中具體的選題、視角、結構、語言方式等等的與國際接軌。同時在與國際接軌中體現民族特色。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我們的外宣節目有時説教味和官方色彩過濃,10月1日,祖國內地和香港向北美提供多套電視節目的衛星平臺正式開播,由中央和地方製作的和現在播出內容有別的節目13套節目一同打包傳輸到美國,內容豐富,多元的節目播出平臺,是否有利於打造多元文化的中國形象?
【特邀嘉賓:范紅】我們的外宣節目製作的目的在於對外宣傳,並非對外傳播,所以我們在這裡要區別宣傳與傳播的兩個基本概念。宣傳是把我們自己的政策方針,我們的意識形態擴大到受眾中,讓他們在接受媒介信息的時候接收這種觀念,宣傳是單向的,受眾是被動的;傳播是一個雙向的概念,它有傳者和受者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傳者的傳播目的是要考慮受者接收的可能性以及需求,受眾的需求也可以通過傳播的途徑反饋到傳播者,這種交互的方式才是對外傳播中主要的途徑。如果是單向傳播,僅考慮傳播者的需求,受眾不僅不接受,通常還有抵觸情緒。
10月1日我們的衛星平臺正式開播,儘管有許多節目輸送到了海外,從表面上來看,它們的內容比以往豐富了,但是內容的形式變化不大,雖然加大了對中國文化及社會的信息量,但是在傳播效果的改善方面沒有多大的提高,所以對於打造多元文化的中國形象不會有太大的促進作用,如果我們想打造中國的多元化形象,我們必須整合十三套以及更多的電視節目,從一個全面的、多元的、有效的角度來設計中國的形象,製作能夠體現中國形象的各類節目,而不是每個頻道重復的、無體系的、較為雜亂的播放所謂的中國文化方面的節目。特別是在內容的選擇、語言的設計,以及英文的翻譯方面要精心加工,使它有更好的受眾吸收性,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有的學者認為中央電視臺是“本土思維、全球行動”的典範,而國際上的具有影響力的跨國媒體集團所遵循的是“全球思維、本土行動”,“本土思維、全球行動”可以較好地發揚本民族的文化,但是打造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跨國傳媒集團卻會是一個嚴峻的課題,兩位嘉賓認為應如何處理中國電視節目的“本土化”與“全球化”?
【特邀嘉賓:范紅】謝謝主持人的問題。本土思維與全球行動是全球媒介研究中的熱門話題,我們用通常的話來講,就是媒介的全球化與本土化。中央電視臺提到的全球行動對我來講是一個比較空洞的概念,因為行動這個詞的內容很廣,比如説我們的頻道在美國落地,這是一種全球行動,這次的17個頻道擴大了全球行動的範圍,但這種是在表面上的變化。我認為全球行動更是一種媒介産品在全球受眾中的接納和滲透,不管媒介機構的大和小,它所製作的節目,如果在全球範圍內得以有效傳播,那麼,它的全球行動才是成功的。如果全球行動僅僅是頻道在全球的擴散,不考慮頻道所播的節目是否有受眾收看,收看之後是否得到認可,這種全球行動是盲目的,不講究傳播效果的。
要處理好我國媒體本土化和全球化的問題,我們必須對三個疆界有所認識。首先,我們要認識到我國媒介對外傳播中的語言疆界問題。我所説的語言疆界是指漢語在全球的使用,與英語不同,漢語的使用者基本上局限在中國內地,我們的節目之所以不能快速的走向海外市場,漢語是一個很大的局限。即使翻譯成英文,許多有文化背景的詞彙一經翻譯就失去了原來的色彩,而且通常詞不達意,造成誤解。第二個疆界是文化,中國文化與其他國家的文化,特別是以英美為代表的西方文化有很大的衝突,我們的媒介反映的絕大部分內容有很強的中國社會文化特點,對於沒有在中國生活過的外國人,對於不了解中國國情的外國人來説,許多節目不容易理解。第三是思想意識的疆界,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有我們自己的思想文化、價值觀念,我們所推崇的理念是同我們的歷史傳統以及社會現實不可分開的,同西方國家的意識形態是不一樣的,這在我們節目的內容中比較充分的得以反映。這三個問題是我們在對外傳播節目製作過程中難以克服的。
本土思維也是一個不好解釋的概念,是指以本土的眼光來看世界呢?還是指電視節目要主要反映本土的生活呢?我個人認為,本土思維是要將最體現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的東西呈現給世界,要將中國的國情真實的傳播到世界,而且這種傳播必須是結合本土實際的。任何脫離本土的媒介作品不可能樹立本土的國際形象,如我們國家的國際形象以及北京舉辦奧運會的國際形象,只有將本土化的內容與全球化的視角相結合,才能發揚本民族的文化,將本民族文化推向全球。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胡老師,您作為《現代傳播》的主編,能夠把握到傳媒學術的最前沿,您感覺國內學者對“國際傳播”這一問題是否關注?最新研究成果是什麼?
【特邀嘉賓:胡智鋒】謝謝你的這個問題。從《現代傳播》來看,我們最近幾年感覺到傳媒學界對國際傳播這一領域問題的持續關注,這與我們國內學者近幾年與國際傳媒學界的交流日益頻繁、深度日益提高有關,關於國際傳播,目前有幾個方向特別吸引學者們的眼光。第一,是國際傳媒學界傳播研究的最新思路、學派、方法,以及具體問題的引進和介紹,這還是我們做得最多的一個領域的工作,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傳統的美國、英國等主要英語國家的傳播學的引進,最近法國、日本、德國、俄羅斯乃至印度、韓國等國的傳播學研究狀況也得到了重視,有一批相關成果出現。第二是比較研究,比如中日韓比較,中美比較,中法比較,中德比較等等等等,在不同的國家、區域傳播研究的比較中,推進國際傳播研究。第三,是跨文化研究,就某一領域如新聞,如電視劇,如動畫,或者是某一個類型媒體的跨文化研究,在不同文化的價值比較中,找出共性與個性的問題。第四,具體領域研究,如,記者、主持人、拍攝、製作以及産業、制度、管理、運行等的研究,也包括傳媒法律法規的研究,這些研究也是現在比較受到關注的。至於最新成果,我想,近幾年的《現代傳播》你都可以看得到。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央視張長明副臺長曾經提出“接受、感染和共鳴”三種電視對外宣傳的境界,兩位老師對此怎麼理解?
【特邀嘉賓:胡智鋒】這實際上是對中國電視對外宣傳三種境界、三種層次的一個形象概括,所謂接受,意味著首先要讓目標觀眾能夠認同和理解,最起碼能夠不排斥;所謂感染意味著在情感上的一種認同,能夠對所傳播的內容産生一種情感上的理解,受到感染,受到感動。這是很不容易的、很高的一個境界。所謂共鳴則是一種更高的境界,意味著傳播方和接受者的完全的渾然一體,高度認可、高度理性于感性的呼應,這是我們需要追求的目標。
【特邀嘉賓:胡智鋒】我理解張臺長所説的這句話是把受眾的需求放在首位的意思,對於今天的對外傳播而言,如果沒有對目標受眾的需求的較為準確的分析與把握,以及有相對針對性的方式方法,那麼,你的節目怎麼做?説需求比節目質量更重要是一種相對的説法,並不意味著對節目質量的忽略,而是對觀眾需求的特別的強調,把電視觀眾的需求放在首位,這既是電視傳播的一般要求,更是對外傳播的一般要求。沒有這個把握,節目的方向就不明確,就算你的節目從你的角度做的有多麼好,而對於觀眾來講也是無濟於事的。所以,要把觀眾需求放在首位考慮,甚至超過了對節目質量的考慮,就指的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