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
|
|
粗鄙化——當前電視節目的弊端 |
作者:網友“廢物典型” 發佈時間:
2004-4-16 16:52:37
|
|
電視的産生,對人類知識、信息和娛樂的傳播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和貢獻。因為它能將人世間自然界最美麗的景象,憑藉電波為媒介,將視覺在瞬間知己、真實、迅速、敏捷的超越空間,一閃而至,將天下大事容于一室,在電視熒屏上呈現在我們眼前。
一、何謂粗鄙化
粗鄙化就是粗糙而技術不精的統稱,也可以説是粗糙鄙陋的意思。粗鄙化在文學詞語上來講,也絕對不是一個褒義詞,粗鄙是技術不精之意;粗鄙化則是一種趨勢,一種不是讓人樂觀的趨勢。
二、電視節目的粗鄙化
(一)當前電視節目的雷同化
當前電視節目可以説是五花八門,花樣繁多,讓人在視覺和聽覺上都是一種愉悅與消遣。但是節目看多了,電視觀眾的品味和欣賞水平也就越來越高了,所以有的時候不難發現,現在電視節目多而不精,許許多多雷同化的東西層出不窮。不説別的,説新聞就是個例子。隨著香港衛視臺的陳魯豫打開説新聞的先河之後,説新聞的播音員猶如雨後春筍似地出現了。先不説新聞報道是否符合一個“新”字,就是在説話時候可能會因為大腦週轉不過來,在節目直播的過程中錯誤百齣,讓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們哭笑不得。但是,還真有膽大的,某電視臺有一位播音員在新聞直播中,由於説的不流利居然停頓了許久才繼續説下去,而且這樣的播音員還沒有下崗,依然活躍在電視熒屏上。每家電視臺都在爭著做“説新聞”這檔節目,也不管自己的節目和別家電視臺是否一樣,好似孿生兄弟一般。觀眾就是上帝,整天看著如出一轍的報告,看著類似的節目,還不如索性不看,眼不見心不煩。這樣就會大大降低電視節目的收視率,所以説要想避免電視節目粗鄙化的發生,首先要杜絕雷同化的出現。 電視節目的文化藝術品位一直受到電視人的高度重視並引以為榮,但是隨著電視被推向市場,這種認識受到衝擊甚至發生動搖。特別是90年代過後,電視不僅僅承擔上層建築的教化功能,還要為全社會經濟活動和人們生活提供必不可少的信息和娛樂,電視被定位為第三産業。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電視臺為招攬廣告,必須提高節目收視率。全國各大電視臺紛紛改版,變革節目的內容和形式,充分挖掘電視的優勢來吸引觀眾,其目的就是要爭奪屬於自己的市場份額。地處內地的湖南臺勇於出新,推出《快樂大本營》和《玫瑰之約》兩檔節目並一炮打紅,其他臺紛紛效倣。今年上半年中央臺一套在黃金時間播出了言情劇《牽手》,也再次表明央視對收視率的重視。 但是,現在的節目不要太過火,如果過於誇張,那麼就不好了,就好像做什麼事情都一個模式的道理,節目做的統統是大同小異那就過猶不及了。那樣觀眾就會很自然的轉移視線,到時候節目的質量讓人不敢保證,那麼光有數量又有什麼用呢?
(二)當前電視節目的誇張化
當前電視節目很誇張,不知道是刻意製造還是實在沒有思路的情況下走這條路。金鷹節上,部分評論家、專家針對當今電視節目存在的三大病症,闡述了自己尖銳的觀點,引起了廣泛關注。 資深影評家解璽璋説:他其實平時很少看電視,因為許多不講實際生活中語言的作品,實在看不下去。比如:《大話西遊》、《情深深、雨濛濛》等等,戲裏的許多對白讓人起雞皮疙瘩,讓他這個年齡段的人實在受不了。他認為:許多製片商並沒有把心思花在電視劇質量上,而是用在了如何擴大個人知名度上。因為導演、製片人的知名度也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人們收看電視劇。他還希望內地電視、電影向港臺學習,因為內地的影視劇在思路上很僵化,喜歡把故事從頭講到尾,有濃重的説教痕跡,沒有半點懸念。 北京廣播學院教授吳鬱指出:目前不少主持人在走一條偶像化的道路。她説:“主持人擔任的角色是把信息傳達給觀眾的仲介,觀眾才是主導,只有兩者很好地結合,才能體現出主持人的作用,才能在集體上産生1加1大於2的作用。比如崔永元,他是一個非常有個性的主持人,樸實又不失幽默,但他的個性是根植于觀眾之上的,並不是淩駕於老百姓之上的,所以個人和欄目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清華大學傳播係教授尹鴻在談論中國電視劇的發展時指出:大量毫無質量可言的電視劇充斥熒屏,給中國電視劇的發展帶來了諸多負面影響。近幾年言情、戲説、公安、反腐題材的電視劇受到觀眾的歡迎,許許多多相同題材的電視劇便蜂涌而至,千篇一律的古裝片、武俠片、愛情片佔據了電視熒屏,觀眾對電視劇的可選擇性降到了最低。尹教授分析認為:這一現象必然給電視劇領域帶來負面影響,一是電視劇出現大量的假冒偽劣産品;二是題材雷同情節類似,造成目前眾多電視劇缺乏藝術性、趣味性、多樣性,導致國內電視劇創作停滯不前。這些都值得國內的電視人和專家深深思考。
三、電視節目粗鄙化的客觀與主觀因素
電視節目粗糙而不得到觀眾的喜愛和節目的客觀因素有關。什麼叫做節目的客觀因素呢,就是指舞臺背景,節目的進程銜接以及節目的氛圍等等。有的時候,一家人正在高高興興看地節目,舞臺上的演員也正在賣力的表演,,這時有一個攝像師的腦袋進入了我們的視線,那真是一個 “煩”字,這不是看電影,前面的人擋住你的視線了,你讓他躲開點,人家在電視機裏頭,説有什麼用,又怎麼能聽到呢?這也許是無意的,但是不是只有一個節目會發生這樣的事情,這麼多次為什麼就不能引以為戒呢?還有一次更加令人驚愕,有位著名的女歌唱家正在演唱,大家也都在用心聆聽,突然看到一個身影從幕後探出,剎那間縮了回去。退一步説這不是有意的,但是,為什麼就不能多加小心呢?何況那個節目並非直播,後期製作為什麼不可以編輯剪接一下呢?可見這些客觀現象都是與主觀因素密不可分的,因為主觀的疏忽才造成客觀的如此不盡人意,這樣就需要電視製作各方面人士的通力配合,將節目的質量徹底搞上去。
(來源:《電視批判》論壇) 責編:詩曼
|
後一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