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
|
|
“團結、友誼、進步的生動體現”——談談亞運會電視報道 |
作者:中央電視臺總編室網絡宣傳部主任 劉連喜 發佈時間:
2004-5-23 11:44:32
|
|
北京第十一屆亞運會以其規模之大、水平之高而引起中外人士的關注,廣大電視工作者認真貫徹亞運報道的指導思想,積極報道亞運會“團結、友誼、進步”的宗旨,客觀、公正地報道了賽場內外的情況,取得了亞運會電視轉播和報道的圓滿成功。 從整體上來看,亞運會的報道基本上可以分為這樣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亞運會開幕前,當時人們關心的是亞運會的準備工作怎麼樣,中國有沒有能力辦好亞運會,人民擁護不擁護辦亞運會,這些問題是當時報道的重點。 第二階段是亞運會開幕以後的3天到5天,人們關注的是亞洲體育水平如何,亞運會鹿死誰手,誰能取得更多的金牌。 第三階段是9月28日到10月3日,這一階段人們的興趣有了轉移。這一階段的報道重要的是講友誼,搞好國慶宣傳,把亞運和國慶宣傳結合起來,在廣度和深度上作文章。 第四階段是10月3日到閉幕,這最後幾天要體現勝利和歡樂,讓人帶著希望來,帶著感情和友誼走,著重報道參與就是勝利。有些國家雖然沒有得到金牌,但是他們也打破了自己的紀錄,為他們國家爭了光。 亞運會的電視報道就是緊緊圍繞著這樣四個階段基本思想逐步展開的。 開幕前,作為東道主的中央電視臺和各省市的地方電視臺對亞運會在中國舉辦的重大意義、亞運會的宗旨、全國各地、各條戰線、人民群眾盼亞運、迎亞運,為亞運積極作貢獻,以及亞運會的各項準備工作等都作了大量的、有聲有色的電視報道。特別是對聖火點燃儀式、火炬傳遞和終交儀式的電視報道,一次比一次隆重、熱烈,把亞運會的氣氛不斷推向新的高潮。中央電視臺每晚在《新聞聯播》中以突出位置報道,通過清晰的畫面和強烈的現場感,充分展示了億萬人民熱愛亞運、嚮往亞運以及參與亞運的激情,從而使亞運精神上升為一種奮發進取,默默奉獻的民族精神,向世界顯示了中國完全可以辦好亞運會的能力。 9月22日,亞運會開幕式獲得圓滿成功,引起海內外強烈關注,電視轉播也因此而顯得必不可少。中外電視工作者集中主要精力報道這一主題。據反映,23日各個賽場的電視轉播進展順利,圖像和聲音質量都很好。中央電視臺的《亞運專題報道》辦得深、新、活、快。自亞運會開幕以後,在第一套節目聯播之後黃金時間播出30分鐘,採用現場直播同時插播賽事錄像的形式,以新、快、活及大信息量見長,深得全國觀眾歡迎和喜愛。 《亞運專題報道》設有“每日戰況”、“賽場內外”、“現場快訊”等一些小欄目,除總匯亞運各主要項目賽況、成績外,還分別從亞運會的各個側面作快、新、深的報道。滿足了各個層次觀眾,包括白天沒有時間看電視和對體育比賽興趣不大的觀眾的需要。 在“亞運快訊”中,除由主持人把剛剛發生的消息口播出去,還不斷切出正在比賽現場實況畫面,如中國對日本的男子排球賽和100米游泳賽就是這樣處理的。給人以現場的新鮮感覺。 在“名人訪談”中,除了在現場採訪著名運動員、教練員、工作人員用,還把一些打破亞運會紀錄、世界紀錄的運動員請到演播室來採訪。如自行車金牌得主、破世界紀錄的周玲美、摔跤冠軍呼日嘎、採集聖火的達娃央宗、女子跳高金牌獲得者日本隊的佐藤惠、短跑冠軍卡塔爾的曼賽爾等。在採訪中,儘量使談話的形式和內容生活化,使觀眾覺得親切、自然,而且獲得更豐富的背景信息。如採訪中國游泳隊總教練陳運鵬,記者問,中國隊這次共獲游泳23塊金牌,原來是否估計到?陳運鵬回答説,比賽之前他留有餘地,對領導説能得10塊金牌,對新聞界説能得12塊金牌,心裏想的是全面超過日本隊。這種採訪談話內容的播出,既有情趣,又充分表現了中國隊的自信。又如在亞運村美容室採訪體操運動員樊迪,請她談喜歡什麼髮型,這種內容都是比賽轉播中觀眾了解不到的。
責編:青葉
|
共3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