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經濟半小時》欄目中的《盤點世界盃經濟》一片榮獲“中國新聞獎 2002年度新聞編排一等獎”。其新聞編排理念體現了哪些普遍規律呢?筆者認為,有必要也做一番“再盤點”。
一、獨家視角
在當今媒體競爭日趨激烈的傳播環境中,獨家新聞的好事已很難實現了。但是,面對共享的新聞資源,誰能找到獨家視角,卻是判定一則新聞質量高低優劣的重要標準。一般來説,偶發性新聞事件的獨家視角的確立在新聞現場,而預發性新聞事件的獨家視角則往往確立在新聞策劃的預案中。 日韓世界盃足球賽是一項轟動世界的預發性新聞事件,《經濟半小時》從自身欄目個性化專業定位出發,對報道賽事本身沒有趨之若鶩,而是“退一步天地寬”,獨闢蹊徑地將新聞視角迂迴到依託賽事進行生死角逐的中外商界各行各業。從旅遊業、民航業、移動通訊業到足球彩票銷售,平面媒體“爭奪眼球”的大戰,到世界盃足球賽對日本經濟、韓國經濟的拉升及對德國、意大利經濟的影響。所有與世界盃足球賽有關的經濟現象統統納入了自己的新聞視野。 《盤點世界盃經濟》是在世界盃足球賽閉幕的第二天播出,此時電視觀眾剛剛從賽事熱點中擺脫出來,需要旁顧外圍新聞事件並由此對賽事進行冷靜思考。《經濟半小時》此時推出《盤點世界盃經濟》可謂恰逢其時,既滿足了觀眾對相關經濟信息的收視需求,也引導了觀眾對這一全球性新聞事件的理性思考。
二、信息整合
傳統新聞理念中,編排是後期工序,是對前期新聞採訪被動態的有序化。當今的新聞編排已被賦予主動形態,位置也往往處在前期採訪之前,也就是説早在新聞策劃階段就已經有了新聞編排的身影。特別是預發性新聞事件,新聞視角是編排的基石,找到切人視角,同時産生的就是呈現這一獨到視角的編排組合方式,然後才是按預案進行現場採訪與屏幕體現。即便是對偶發聞進行報道,也存在一個發散性編排、捆綁式組合以及新聞背景闡釋與異地現場鏈結等體現策劃力度的編排技巧。 《盤點世界盃經濟》的屏幕編排組合形態是一種輻射狀信息整合方式。即以演播室為信息處理的集散地,輻射出不同記者在不同空間、以不同角度對同一新聞事件進行實時的採訪與報道。 這就是我們在節目中看到的演播室裏的王小丫與中央電視臺駐日本記者孫寶印,與新華社駐韓國記者楊明的連線報道。再就是以足球比賽現場為基礎,時空交錯對依託世界盃賽事的商界各行各業老總們的採訪與現場報道的快切鏡頭。在連線報道中,新聞策劃者很是注重點與面、宏觀與微觀的照應,例如既展示了世界盃足球賽帶來日本彩電銷售、餐飲營業與紀念品零售的火爆,同時也描述了中國駐韓國記者對盒飯的感受等細節信息。更見策劃功力的是不顯山不露水地對新聞背景的勾連,如將此屆世界盃足球賽與1988年漢城奧運會對比以及介紹日本經濟低迷的社會現狀等。這就使信息組合的時空呈現出多維形態,給人以信息量密集、節奏明快且富於變化的感受。 《盤點世界盃經濟》的節目編排經驗告訴我們,編排不再是形式,同時也是內容。這種時空交錯的信息整合,這種發散性思維的編排方式,傳達的不僅是單條信息本身,同時經過如此編排處理,還使觀眾看到了信息之間的聯絡,加深了對信息內涵的理解與外延的聯想,並對新聞事件有了一個整體的本質的了解與把握,從而加大了對新聞信息的攝取量。
三、理性解構
當今電視觀眾對新聞節目的收視消費已不再滿足於單純的信息傳達,而是期望媒體給以信息的解讀,進行本質詮釋與理性解構。 《盤點世界盃經濟》在對新聞信息“what”進行傳遞時,是很注重“why”與“how”的媒介主體詮釋的。當然,這種主體詮釋是不露痕跡的,採取的是理性解構、本質分析的敘事方法,表面上只是客觀報道,卻滲透了主觀評議與暗揭底牌的技巧,使觀眾不僅知其然,還能知其所以然。為了顯示其理性解構的客觀公正性,解説詞敘述中還引用了一定比例的國外媒體與政府官員對相關信息的論述與評價。 《盤點世界盃經濟》對這些經濟信息的報道方式有一個總基調--以數據説話。電視是“一次過”的傳媒載體,數據若不加以解構性處理,很難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這檔節目的編導履行了通過視聽多渠道處理數據信息的傳媒責任,除去屏幕上視覺字幕的顯示,同期聲與解説詞聽覺系統的傳達,更重要的是在數字對比與特定語言環境中的描述。比如在數據對比分析中總要設法給觀眾一個形象的、總體性的語言描述,類似“持平略有盈餘”、“報紙增長了零售額”、“彩電銷售量是去年同期的3倍到8倍”、“日本國民生産總值拉升0.1%到0.2%”、“韓國經濟騰飛的契機”等等。 這些數據分析與描述固然是珍貴的新聞信息,給人以理性的折服,更重要的是量化地烘托了全篇的主題——2008年北京奧運會我們應借鑒些什麼?節目的後半部分將北京奧申委主席的特別助理魏紀中請到了演播室,對此屆世界盃足球賽的經濟運作給予我們的啟示進行了總結,闡釋了如何發揚此屆世界盃足球賽經濟運作的成績與經驗,避免不足與教訓。同時,還對2008年北京奧運會將有哪些具體措施,會出現怎樣的經濟收益等等,都給予了具體展望。 這樣一個前瞻性的結尾起到了“彰明較著”的作用,點出了這一檔新聞節目的主題。同時,也給全片覆蓋上了濃重的理性色彩,使那些商業競爭現象、經濟運作數據及它們與足球賽事的關係不再是單擺浮擱的經濟信息傳達,而是滲透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我們該怎麼辦?”的主題化的理性思考。這畫龍點睛的結尾,更可以看出節目編排的功效--使屏幕信息增值內涵,令觀眾久久回味。
(來源:《電視研究》2003年第11期) 責編:邢立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