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電視批判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拓展電視新聞深度空間
作者:郭明航 發佈時間: 2002-8-27 15:35:43



    近年來,電視新聞在如何拓展深度方面作了大量有益的嘗試和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效,現在許多觀眾反映電視新聞比以前好看了,在種種成因中,傳播觀念的變革對電視新聞向深度拓展的促進作用尤為突出。

    一、大新聞觀的確立

    電視新聞不再是消息的代名詞,而是包括消息、報道類專題、特寫、言論在內的各種報道方式的總和。僅以時政報道為例,以往編發各級黨政領導活動僅以消息的形式出現,在今天就可以按照黨政領導活動的內容來考慮報道形式,既可以編發消息,又可以採制專題、特寫等,用多種形式強化主題,用電視手段使採制的新聞更加鮮活、好看。電視新聞工作者也不再是消息的“玩家”,而是集采編消息、製作專題、發表言論于一身的從業者。這種大新聞觀的確立,改變了過去電視臺新聞部與專題部截然分開,新聞拘泥于消息,專題沉溺于藝術類紀錄片的狀況,使電視新聞真正成為與報紙新聞並駕齊驅的一種重要的傳播方式。

    二.人才結構的變化促進了新聞傳播觀念的變革。

    電視新聞在我國是一個年輕的行當,雖説電視已有四十多年的歷史,但真正的發展也僅就改革開放這二十多年,無法與報紙新聞的歷史相比。電視業的發展過快與電視新聞理論研究和業務教育的落後,使眾多的電視新聞工作者對電視新聞的理解常常停留在技術特性上,忽視了電視的文化特性。在電視新聞行業中,操作者的比重遠遠大於主創者,以往的電視新聞膚淺、平淡也就不足為怪了。當技術手段發展到一定程度後,電視新聞對理性的呼喚已成必然,電視新聞必將由重操作走到重策劃,從重技術走到重傳播的路上來。“傳播手段的日新月異固然是社會的巨大進步,但倘若沒有深厚的人文積澱、高度的理性和智慧以及健康的審美趣味為先導,則有可能帶來人類精神的萎縮,甚至將人徹底物化”。(陸曄《試論傳播觀念對電視新聞傳播技術手段的依賴與超越》)。由於人們近年來充分重視了電視人才的培養,一批學者型的電視新聞人才脫穎而出,為電視新聞報道增強了活力,他們已逐步成為電視新聞從業隊伍中的精英和骨幹,電視新聞報道的形式多樣和向深
度拓展已被電視觀眾認可和喜愛。

    三、思維方式的變革深化了電視新聞報道。

    長期封閉的傳播環境阻礙了電視新聞從業人員思維的深化。開放的傳播觀念改變了電視新聞“看圖説話”的傳播理念和傳播方式,由單一視角轉向了立體視角。從一個固定的視角來看某一事物,得到的只是事物的一個平面,如果分別從不同的視角對事物作全方位、主體式的觀照,事物就會以完整的形態呈現在我們面前。遼寧是我國的老工業基地,為國家作出了重要貢獻,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黨中央提出了三年國企改革脫困的目標,遼寧經過産品結構、工業結構等重大調整,初步實現了國企改革脫困的目標,在一片報喜聲中,遼寧電視臺在《遼寧新聞》中播發了《莫把“脫困”當“脫險”》的評論,指出:雖然國企脫困取得了重大成績,但如不警惕還會重蹈覆轍,前進的道路仍有危險。記者在此提出的問題就是從多視角看待事物變化,從而使新聞單純的報喜變成了一則帶有思辨色彩和啟迪義味的深度報道。這篇評論獲得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
    電視新聞報道是以節目的形態出現的,節目結構的優化在新聞報道中顯得十分重要。以往電視新聞基本以消息為主,現在新聞要有深度,就不能只讓觀眾知道“是什麼”,而應讓其知道“為什麼”及“怎麼樣”,這就要求在新聞框架中加大連續報道、系列報道、新聞分析、新聞評論這些以深見長的報道形式的分量。把報道事實、分析事實、評論事實有機地結合起來。在結構上改變電視新聞中消息、言論、專題諸要素的散亂狀態,形成一個穩定的綜合密集型框架。在觀眾中形成“有消息必有輿論引導”的接受心理。以每年一次的“兩會”報道為例,過去只注重本次“兩會”共發了多少條消息,缺少系統化,給受眾帶來的只是“新聞總匯”,只知道“兩會”代表、委員每天干什麼。現在對“兩會”的報道方式和節目結構有了改變,既有消息、又有專題、評論,做成了“新聞十輿論”的結合體,這樣就能時刻把握代表、委員關心什麼,會議將會給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帶來什麼,從而為觀眾提供了有價值、有深度、有反響的電視新聞。這種外在結構的變化,可以引起內在質的變化,進而改變和匡正電視新聞“淺薄”的現象。
    拓展電視新聞的深度,是近些年來其從業者探尋的方向,還將有更廣闊的前景。只要我們按照電視規律辦事,電視新聞報道將是傳播業中最具活力、最受觀眾喜愛的形式。
                   (作者單位:遼寧電視臺)

(來源:《當代電視》)
責編:邢立雙

 共1頁  第1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