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電視批判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關於紀錄片的主題
作者: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 晨光 發佈時間: 2003-7-17 14:04:09



       一個故事要有一個主題,一篇文章也要有一個主題,無論是戲劇還是繪畫、音樂都需要有各自的主題。然而,在影視技術與藝術空前發展的今天,關於紀錄片是否需要主題的問題卻再次呈現在我們的面前。

  對紀錄片主題的兩種不同見解

  在世界紀錄片史上,關於主題的問題,就曾經有過兩種不同的見解。有人認為,紀錄片的功能就是記錄現實,它與主題無關,只要是對現實生活真實的記錄,就有它的歷史價值,而歷史價值正是紀錄片的根本所在。因此,也就不需要像寫文章一樣非要什麼主題。紀錄片這個詞(Documentory Documental film)的詞根document意為“具有文獻資料性質的”。國際紀錄片大師伊文斯曾不只一次地説過,“紀錄片是把現在的事記錄下來,就成為將來的歷史。”凡是記錄現實社會和自然事物的、非虛構的電視片或者電影片都是紀錄片。紀錄片貴在忠實記錄,而反對任何人為加工的因素。懷斯曼等著名的紀錄片專家都是這種觀點的支持者。因此,他們在拍攝中儘量處於旁觀的角度,不介入生活,更不影響和改變生活。用他們自己的話説:“攝影機應該像墻上的蒼蠅,不被人注意,從而忠實地記錄現實。”在後期的製作中,他們也儘量減少剪輯,不用解説,不用音樂等人為的手段。在他們看來,紀錄片理應如此,它與藝術無關,因為藝術首先是人的創造,而紀錄片所反對的恰恰是人的主觀創造和提煉出的主題。

  另一種觀點則認為:紀錄片不應只是對客觀現實的被動記錄,應該是“對現實素材進行創造性加工”。因此,作為一部紀錄片必定是有主題的,是有內涵、有敘事,結構完整的獨立作品。紀錄片就像其他藝術形式一樣,首先是人的創作。絕不能因為紀錄片是對現實進行記錄的片種,就想回避人(創作者、拍攝者)的主觀介入。事實上,這種介入也是回避不了的。當你拿起攝像機,準備對眼前的現實進行記錄時,拍攝什麼,不拍攝什麼,從什麼樣的角度拍,用什麼樣的景別、構圖去拍,這種選擇本身就是人的主觀介入,而這些選擇的不同,使得拍出的片子也可能完全不同。因此可以説,真實的記錄並不排斥人(拍攝者)的創作,只是這種創作必須基於不破壞現實真實狀況的前提之下。當拍攝完成時,得到的東西只能稱做素材,而不能稱為紀錄片。只有在對素材進行編輯、加工,使其按照一定的主題,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形成一個獨立完整的敘事體時,才能稱其為一部紀錄片。

  不知是歷史上兩種不同觀點的再現,還是影視藝術與技術的發展伴隨社會的進步産生了新的認知?以上兩種不同的觀點又在紀錄片欄目化的創作中表現出來:

  前不久,鳳凰衛視開辦了一個新的欄目叫《DV新時代》。創辦這一欄目的人在中國紀錄片二十年回顧研討會上説:“我們開辦該欄目的宗旨就是不要主題,只要內容有趣,樂呵樂呵就行啦!”這個欄目的出現,使觀眾通過電視看到了發生在自己身邊的鮮活的生活,感到非常親切,因此大受歡迎,這就使紀錄片這一原本屬於“象牙塔”中的片種,隨著時代的進步拓展了新的大眾化的內涵。

  前些天,中央電視臺《百姓故事》欄目總製片人在審看完一位紀錄片獨立製片人送來的三集片子後,他們之間出現了這樣一段對話(大意)

  總製片人:你的這三集片子之間既沒有遞進關係,又沒有懸念,都是在重復同一個層面的問題。其中不但沒有一個很好的主題,更沒有為了一個主題而展開論述的分別獨立的三個側面,就是説每一集沒有做到既相對獨立又相互連貫。

  送片人:現在的觀眾看的都是熱鬧,哪還管那麼深刻的東西呀!我們非要整出些深刻的主題來是白費工夫,他們也看不懂。

  總製片人:你太低估觀眾了,現在實際上是我們的製作跟不上觀眾的要求,並不是觀眾只看熱鬧沒有鑒賞力。根據收視率的調查,凡是觀眾愛看的,受歡迎的片子,也是我們認為質量較高的。質量高的含義至少包括鏡頭的敘事流暢,情節內容吸引人,主題比較深刻。看完一部片子不是看完就完,什麼印象都留不下,而是要産生回味,引發思考或得出一個道理。在國外,許多出色的紀錄片工作者,同時又是某個領域內的學者專家,而不是單一的影視工作者。那樣的人拍東西才會有深度。而我們許多拍紀錄片的人,只是學過一點兒影視拍攝方法,有一點兒拍攝熱情就去拍片子。所以當面對同一個事件,專家學者型的人能夠拍出具有深刻內涵的東西,挖掘出深刻的主題。而我們往往只拍下淺層次的,表象的東西,這就是差距。這也是我們應該努力的方向,就是儘量使自己成為專家學者。

  兩個紀錄片欄目,創作觀念卻不盡相同,那麼,原因何在?

  兼顧紀錄片的不同屬性

  針對歷史上的兩種觀點筆者這樣認為:
  紀錄片首先是對客觀世界的真實記錄,因此它呈現出的第一屬性應該是“史料價值”的屬性。站在歷史的角度來看紀錄片,“史料價值”可以説就成了紀錄片的代名詞,從這個意義上説,紀錄片確實沒有必要讓作者強加上主題。“對現實的素材進行創造性加工”也顯得毫無意義。然而,從現實的角度來看待紀錄片,它又呈現出“現實的屬性”,即:一部紀錄片不只是為了“史料價值”而拍攝,其拍攝製作的目的首先是給現代人看的,其次,才是為後人留下影像的歷史資料。因此,必須主題鮮明,內涵深刻,敘事流暢,為現代觀眾帶來某些啟示、教益或思考。這樣才會滿足人們的觀看慾望。

  這樣看來,同是紀錄片的不同方面的屬性,是客觀存在的,我們都應該尊重,要讓不同方面的屬性都能夠在紀錄片中充分顯現,才是比較全面的認知。

  中央電視臺的《百姓故事》和鳳凰衛視的《DV新時代》這樣兩個欄目雖然創作觀念上略有不同,但筆者認為他們在彰顯紀錄片各種屬性這一點上是相同的。

  《DV新時代》是大眾參與創作的欄目,目的就是讓群眾用自己手中的DV攝像機,把發生在自己身邊有趣的人和事記錄下來,通過電視傳播讓觀眾分享。該欄目面對的全都是業餘作者,不能也不需要限定主題,用該欄目創辦者的話説:“如果限定和要求有主題,反而會使拍攝者無所適從,連真實自然的情景都會拍不到。而什麼要求都不提,反而能得到許多生動有趣的情景,同時,這些影像還自然呈現出許多深刻的主題。”可見,創辦者的最終目的還是要獲得“真實的影像”和“深刻的主題”。

  《百姓故事》是專業創作者的欄目,它要求全面彰顯紀錄片的屬性,在真實記錄現實的基礎上,圍繞一個主題,對現實素材進行創造性的加工,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敘事體。由於是專業紀錄片創作,因此,主題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部紀錄片在拍攝時,一旦確立了主題,實際上就劃定了一個拍攝的方向,從而使得拍攝工作在事件進行的過程中選擇得當,不會顯得無從下手,搞不清楚該拍什麼不拍什麼。因為,當一個事件發生時,往往涉及不同的人物,包含不同的人物關係、人事關係,從而構成許多方面的不同主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能每天24小時不停機地跟拍事件所涉及的所有人的所有言行,必須有所選擇地去拍。而這種選擇的依據,就是對於主題的把握和判斷。

  當然,對於主題的把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是紀錄片編導者創作能力的具體體現。而這種能力是需要一個培養錘煉過程的。

  把握主題是以現實為第一位,發掘現實的人和事當中所包含的最有價值的主題。由於這一點不容易做到,因此許多紀錄片工作者在實踐中都採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生活空間》(《百姓故事》的前身)的編導們,面對感興趣的人或事,一時把握不準主題時,就死盯住拍,寧可多拍編輯時用不上的東西,也決不讓有價值的東西從眼前溜掉,而後悔沒有抓拍下來。這種做法由於符合紀錄片拍攝的規律,所以收到很好的效果。人們看到《生活空間》節目中許多生動的情節和精彩的細節時,會發出感嘆:這是怎麼拍下來的?甚至有人懷疑這些是不是擺拍的。實際上,都是勤能補拙和善於發現、善於抓拍的結果。

  綜上所述,在紀錄片創作中,不但不能忽略主題,而且必須首先對主題進行把握。而對於主題的把握是一種功夫,它需要一個積累和磨煉的過程。
 


(來源:《電視研究》2003年第6期)
責編:邢立雙

 共1頁  第1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