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電視批判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我看電視》之三:主持人媒體
作者:中央電視臺副總編 孫玉勝 發佈時間: 2003-2-26 12:30:11



    主持人雖然都各具特色,但是我們沒有給予觀眾一個清晰的、對欄目具有指代意義的品牌形象,我們把力量用散了。
    這個遺憾在後來創辦的一些新欄目中得以彌補,比如水均益與《世界》,比如王志與《面對面》。
    電視是主持人媒體,但並不是説什麼樣的主持人都可以成就電視。接下來的一個問題是:什麼樣的主持人可以成為電視明星、進而可以成就電視?也就是説,什麼樣的人、通過什麼途徑才能成為出色的電視節目主持人?
    中央電視臺的主持人大賽每兩年舉辦一次。大約是1997年,新聞評論部幾個欄目的主持人都已經家喻戶曉,那屆主持人大賽頒獎時,節目導演請我做嘉賓,要我對新聞類節目主持人進行點評,我在點評時談到一個邏輯:“從記者到名記者再到主持人”。這個理念得到北京廣播學院葉鳳英教授的贊同。那次節目中我第一次面對觀眾、專家和獲獎者談了我對新聞節目主持人的看法:“我認為,一個優秀主持人的外在標準應該是具有個性、魅力和激情。而內在的標準是主持人要具有良好的職業敏感能力,也就是發現能力,還要具備出色的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其實應該把內在和外在的標準揉和在一起,這個標準還可以簡化:優秀的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應該是集合魅力、表達能力和發現能力的三位一體。
    如果把三位一體的主持人的“魅力”放在三角形的頂角,那麼“發現能力”和“表達能力”就是這個三角形的兩個底角。如果把“主持人魅力”看作是一輛汽車飛駛的前輪,“發現能力”和“表達能力”就是支撐它、並給予它動力支持的兩個平衡的後輪。
    我將一一解析這三樣東西。先來看看主持人的發現能力是怎樣支撐著主持人魅力的:
    同樣的時段、同類的節目、同樣的頻道,甚至同一欄目的不同主持人,為什麼有些人的表達言簡意賅,很精彩,很有吸引力;而有些人的表達卻言之無物,很平庸,甚至俗不可耐?背後的主要因素是主持人發現能力上的差別。發現能力的高低是主持人發生分化的一個分水嶺。有的主持人即使擁有絕對的空間,但由於缺少發現的能力,他也只能平鋪直敘,甚至只能依賴編輯。其實發現的能力就是職業的敏感,就是要發現新的新聞事實、新聞角度、新聞背景、發現新聞中值得追蹤的一切蛛絲馬跡。只有長期的採訪經歷,主持人才能準確判斷什麼信息值得放大、什麼信息應該放棄;採訪對象透露的什麼問題值得窮追不捨、打破沙鍋問到底,什麼話語應該及時打斷,免得偏離主題;同樣的事實從什麼角度分析更與別人不同、更有利於深入挖掘;事實與背景之間存在什麼關係、由此可以得出什麼樣的結論等等。這些都需要職業化的發現能力。主持人的發現能力是職業化的,這是新聞節目主持人為什麼只能在記者中産生的重要原因。
    崔永元的魅力在於幽默,特別是他的即興幽默。而要找到“抖機靈”的時機和材料是需要發現能力的。在《實話實説》的《熊貓教授》那期節目中,有觀眾問出生於廣東的熊貓專家潘文石:“廣東人什麼都吃,越珍貴的東西越喜歡吃。潘教授是否能到廣東去做做老鄉的工作,讓他們少吃珍貴的野生動物?”把熊貓當孩子一樣熱愛的潘文石笑著説:“這個事情要慢慢來,廣東人各種各樣的東西都吃,只要天上飛的不是飛機、地上跑的不是汽車、海裏遊的不是輪船,他們都吃了。”他下意識地用了一個專業概念説:“這也是廣東人在進化過程中的一種生存本能,是一種適應。可是廣東人就吃不了饅頭,因為它們的消化系統不適應……”崔永元立刻發現了“進化”這一談話中的“興奮點”,待潘教授談完如何建立保護動物和環境的主動意識之後,崔永元慢慢地説:“有人擔心,廣東人要是再進化,連天上的飛機都吃了。”潘教授和現場觀眾立刻笑聲一片。不要小看這一場笑聲,正是這樣的笑聲成就了《實話實説》,使得它有別於一般的談話節目,使得它的現場不再是一個枯燥的説理的現場、爭執的現場和辯論會的現場。崔永元的這些機敏的捕捉和發現,舉重若輕地軟化了很多的説理段落,使得節目意趣橫生。
    1997年的一天晚上,《東方時空》企劃組的編輯讓我看第二天早上的《面對面》,那時候《面對面》還不是現在的長篇人物專訪,而是為《東方時空》總主持人設立的一個言論空間,時長大約2-3分鐘。就是那期節目,白岩松在兩分多鐘內用了二十幾個“不行”來評説中國足球:“沒錢的時候不行,有錢的時候也不行;業餘的時候不行,職業化以後還不行;穿紅衣服不行,穿白衣服也不行;蘇永舜不行,戚務生也不行;中國教練不行,外國教練也不行……”我不懂足球,但我覺得他説得痛快。我佩服白岩松的發現能力,而且把這些問題組合在一起,本身就是一種發現。有些事實和現象早已存在,只是沒有被發現而已,新聞就是如此。現在不是缺少新聞,而是缺少發現。
    説到表達的能力,表達能力是不能獨立於發現能力自己存在的,也就是説,我們認為有魅力的表達同樣來源於敏銳的捕捉和機智的發現。
    主持人是欄目和電視媒體的代表者,也是表達者,因此表達的能力如何成為衡量主持人的一個重要標準。好的主持人首先必須要有表達的慾望,他要有把自己獲知的信息、故事和分析傳達給觀眾的意願和激情;其次是主持人的表達應該比別人更好聽、更富感染力和吸引力;再次是表達的主動性和控制權。同樣是表達者,記者、主持人和播音員之間的重要區別就在於:前者的表達是主動的,擁有表達的控制權,而播音員和一部分司儀型的主持人則完全是被動的,表達的控制權掌握在導演和編輯手中,他們的表達只能是念稿子串場和串片。現在看來,表達的主動性和控制權是名記者和名主持人之所以成名的重要因素。劉儀偉主持的節目雖然只有5分鐘,但他在這5分鐘裏的表達是主動的,他有表達什麼、怎樣表達的控制權。王小丫在主持《開心辭典》前也主持過《經濟半小時》等欄目很長時間,但並沒有充分展示其風采和水平,而她在《開心辭典》中的考官角色卻使其迅速成名,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前者表達是被動的,而後者的表達是主動的,是有控制權的。在《實話實説》欄目中,崔永元的表達就更具有主動性和控制力。設想如果剝奪了主持人的這種主動性和控制權,崔永元的機敏、真摯、魅力和風采根本不可能得到展示和表達。主持人只有在擁有表達的主動權和控制力的前提下,才能展示其個性和水平。不可想象,如果表達的語言都不是自己的,那麼主持人的個性又靠什麼來展現呢?我們之所以説對人物的採訪和新聞事件的報道是造就主持人的良田沃土,就是因為記者或主持人在採訪時是有主動權的,提什麼問題、從什麼角度提問題、什麼問題需要追問,這些表達的主動權和控制權都在他的手中,我將這樣的主動權和控制權統稱為“主持人主權”。


責編:青葉

 共4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