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
|
|
感激那些批評的聲音 |
作者:于曉蓉 發佈時間:
2002-7-15 16:11:52
|
|
——央視世界盃女主持沈冰專訪
批評聲中獲得認可
7月5日,伴著《告別世界盃》有些傷感的旋律,“2006年再見”的字幕在中央電視臺五套節目的屏幕上定格。在留給人們許多或美好、或狂喜、或悲傷、或憤怒的難忘瞬間之後,2002年韓日世界盃正在隨著曾經狂熱的六月一起淡出人們的視野;但一位加盟央視僅一年半時間的女主持人沈冰卻因為這屆世界盃,因為《你好,世界盃》這個被全國40億人次觀眾收看的節目而被眾多觀眾牢牢記住。
有人説,今年六月最熱門的三個詞彙是:“世界盃、足球、沈冰”。客觀地説,不管對她的關注是來自那些欣賞的目光,還是來自那些反感的聲音,沈冰仍然是六月而且也會是今後相當一段時間內的熱點人物。
“傻瓜問題”讓大家記住了沈冰
世界盃期間,沈冰被更多的人們所關注並記住大概因為這麼三件事。
其一,開播第二天就問了一個被很多人尤其是球迷所不齒的“傻瓜問題”——為什麼頭頂球不會破,而頭碰頭卻會受傷。和沈冰一提起這件事,她就大笑起來,與做《對話》時嚴肅、老成的沈冰仿佛完全是兩個人,自己還喃喃評價説“傻傻的”。
她將犯如此“低級”錯誤的原因歸之為那時候足球對她來説完全是一個陌生的領域,還在找感覺,“因為通常大家能接受的方式就是兩個男嘉賓坐在那裏聊球,現在既然加進了我,而且還號稱是個外行,總得問一點外行的問題”,沈冰笑著解釋,“設想自己是一個第一次陪著男朋友或是父親看球的女孩兒,應該是什麼樣的心態,於是就憋出了這麼個傻問題”。想了想,沈冰忍不住又笑著解嘲:“給大家找點樂子,這不就讓大家記住了嗎。”
事實上,的確更多的人因此記住了她,但這樣的記住是有些代價的,這讓原本已經認為她很沒有專業水準的球迷們更加難以忍受,而且很多人因此而選擇拒絕她。
繼這個“傻瓜問題”之後不久,6月5日之後的4天,因為要去南京出差,沈冰暫時離開《你好,世界盃》,取而代之的是一位男足球評論員李唯淼,這被很多人稱之為“離奇失蹤”,引來種種猜測。此其二。
第三件事就是,在阿根廷對瑞典的那場球賽結束後,一個哭泣的沈冰被攝像機忠實地傳播給了每一位電視機前的觀眾,頗具戲劇性的是,這一哭卻扭轉了很多人對她的印象,“因為球迷看到了足球最柔情的一面”,沈冰認為這是大家對她真情流露的一種接受,但也有人認為她在演戲。
引入外行女主播為吸引非球迷觀眾
“考慮到今年的世界盃在收看時不存在時差問題,應該會有很多非球迷觀眾,所以一開始,馬國立主任和建宏對我就有一個角色定位”,沈冰説,這也是當初她下決心加入的一個原因。
有人評價説,今年世界盃央視最成功的創意之一可能就是找到了沈冰,讓她以一個完全外行的角色出現在直播臺前,代表那些剛剛接觸足球不久的觀眾,尤其是女性觀眾,“他們要的就是我這種外行的視野、視角”,説到這樣的話題,沈冰不自覺地恢復了她慣有的嚴肅,只是在説到後來,外出的時候認出自己的大部分都是女觀眾的時候,才又笑了,道:“這多少可以證明大家確實需要也喜歡這樣的一個角色吧。”
因為當初是被《足球之夜》製片人劉建宏偶爾從一份報紙上發現的,所以沈冰一直覺得自己這次的世界盃報道機會來得有點兒“奇怪”,因為一切都太突然:第一次聽到劉建宏問願不願意加盟世界盃報道,距離正式直播也就十幾天時間,而接到正式通知也就只有兩三天時間可以準備了。
感激那些批評的聲音
世界盃期間,沈冰聽到了加入央視以來最多的批評聲。
在理智佔上風的時候,沈冰會用“你要露得起這個臉就要丟得起這個人”來表示對這些批評的理解和接受,因為事實上,不可能有一個人能同時被所有的人喜歡。沈冰反復強調“態度很重要”,因為很真摯的態度是贏得大家的基礎,“我覺得有這樣一個基礎,大家認同或是不認同我,我都能接受,因為這就是真實的我,你可以喜歡這樣的沈冰,也可以選擇不接受。”
“我很感激那些批評的聲音”,9歲開始打籃球並曾有過多年半職業球員經歷的沈冰用過去在訓練隊裏的例子來為自己對待批評的態度做注解:“教練經常會對我們説,罵你是因為你有希望。”
儘管從理智上可以理解並接受批評,但在感情上,第一次如此多而言辭激烈的批評卻又給沈冰帶來揮之不去的壓力感,她説:“我不明白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人不喜歡我?”這個玩笑式的口吻背後卻是,這些批評多多少少有些激起了沈冰的鬥志,“當時我就想,不能被這些批評聲打趴下,否則就更證明那些批評是對的。”
直播節目做起來很過癮
不被接受是沈冰在離開《對話》選擇加盟世界盃報道時已經想到的可能結果,“我也問過建宏對於我沒有直播經驗這一點是否擔心,他説有信心。”此時的沈冰回過頭想最初的那些決定時,口吻已經輕鬆很多,“別人相信我,我為什麼不給自己機會試一下呢?”
正是這種為什麼不試一試的心態讓她有機會出現在40億次國人的眼前。“但在嘗試前必須想清楚可以接受的最壞的結果”,這是沈冰一直強調的,但這一次,在最初做決定的時候,時間緊得連最壞的結果可能是什麼都還沒有想清楚,她就已經決定加入了。因為,對入行剛剛一年半的她來説,“這在平時是一個求都求不來的積累直播經驗的機會,而自己卻沒有什麼可失去的。”想了想,她又笑著補充説:“如果説失去了什麼,那只是些休息和鍛鍊的時間罷了。”
一個多月連續的直播實在是個難得的機會,“直播節目做起來很過癮。”直播結束了,沈冰倒有點意猶未盡的感覺。
選擇是個痛苦的過程
以新加坡《聯合早報》財經記者的身份參加2000年底央視舉辦的“榮事達”杯主持人大賽,這是蘇州姑娘沈冰第一次為大家所關注。從《聯合早報》到央視主持人大賽,從大賽銀獎再到《對話》欄目主持人,從《對話》跳到《你好,世界盃》,每一次嘗試,都意味著上一級臺階,短短一年半的時間,沈冰讓自己“家喻戶曉”了。
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裏接連需要作出四個可能影響自己命運的重大決定,其實,一直在作選擇並被很多人認為是幸運兒的沈冰也會忍不住抱怨:“選擇本身是一個特別痛苦的過程,因為你永遠不可能知道你放棄了什麼。”我們不可能知道她在當初作選擇時的痛苦,但我們可以確定的是,今年的世界盃盛會除了帶火了央視體育頻道之外,也帶火了沈冰,因為不管你是喜歡她還是不喜歡她,她都讓你記住了她。
做主持人就是做人
問及世界盃結束後的打算,已經離開《對話》欄目的沈冰只肯透露説,目前有一些選擇,“我需要時間,不過也不排除和某個欄目一見鍾情的可能。”2002年韓日世界盃的大幕在巴西隊隊長卡福于銀光閃閃的紙鶴中高舉大力神盃的那一刻就已經拉上了,央視的世界盃直播節目也已在《我愛世界盃》欄目的兩位主持人劉建宏、沈冰對相關工作人員的感謝聲中跟觀眾們説了再見,但對沈冰來説,也許好戲才剛剛開始。
沈冰是一個善於抓住機會,並且會為之而拼命努力的人。
她説做主持人要真誠,要呈現給大家真實的沈冰,“做主持人就是做人”。
(來源:《北京青年報》)
|
共1頁 第1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