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統一的方向,這是指節目而言;我們需要同一的方式,這是指管理而言。
這個統一的方向是具體的。它將成為我們節目策劃、創意、篩選節目所依據的標準,凡不符合今年晚會具體方向的節目將不被考慮。因為個別分散的創意不會帶來晚會整體的突破所以我們需要集合起來的大指揮,而不是分散開的小聰明。
我們還要談到管理。我們要總結20年來春節聯歡晚會的經驗,借鑒管理學的基礎理論,形成春節聯歡晚會的管理模式。這是趙化勇臺長交給2003年春節劇組的重要任務。
我們將2003年春節聯歡晚會節目生産的規定性流程印刷成手冊,人手一冊。凡不符合規定的生産方式,將得不到經費的支持。
管理的要點在於通過統一的節目生産方式來保證節目的質量。節目生産流程的規定,目的是希望大家有一個因為操作步驟一致而能夠高效有序地工作的環境。
總 體 基 調
2003年春節聯歡晚會是在黨的十六大勝利召開、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入人心,祖國各項事業與時俱進穩定發展的背景下舉辦的。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帶來了空前的凝聚力和自信心,成為中華民族最主要的時代精神特徵。
總體基調的關鍵詞是“凝聚力”和“自信心”。用“凝聚力”替代“團結”,是因為“凝聚力”包括“團結”的意思,但比“團結”更有情感的力量。它是一種民族心理的趨向。用“自信心”替代“歡樂”,是因為“自信心”是“歡樂”的源泉,但比“歡樂”更有情感的依據。“自信心”是內在的、堅實的、由衷的,從而也是真正會産生快樂的。我們可以把這個總體基調簡潔地表達為:用主題線索抒發凝聚民族地情感,用精品形式錶現開放自信的喜悅。
從總體基調看突破方向
以前的春節聯歡晚會有精緻的節目,有盛大的場面和影響力巨大的演員,有奇跡一般超高的收視率,已經成為公認的新民俗,但2003年的春節聯歡晚會必須要面對的問題仍舊是:為什麼觀眾還是不滿意?我們的晚會是因為除夕而作,是説我們是專業的晚會生産者,因為除夕是重要節日,需要一台晚會,於是我們開始工作。我們希望觀眾在除夕能有一台好晚會看,並且希望觀眾能守著我們的晚會過除夕。
如果我們不那麼自戀,就可以看到觀眾過除夕是在集體跨越一道時間的門檻,而不是為了等待我們晚會中的某個節目。節日是文化的産物,是一個民族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什麼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需要一個時間的刻度?因為在生命的短暫歷程與日日辛苦之中,我們需要感謝,也需要希望。為什麼一個民族需要一個節日?因為我們需要集體的感謝表達和集體的希望寄託,這比個人的感謝和希望更有力量,因而也更崇高,個人也因此確認了他與別人的關係。集體的感謝表達和集體希望的寄託,是中華民族對春節根本的情感需求。春節聯歡晚會只有融入春節的公眾生活並在其中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只有在保持晚會優秀傳統的同時填補以往對民族集體情感關注的缺失,才會帶給觀眾更多的滿足。春節特定的群體情感需求的感受方式是個人化的,是每個成員通過感謝和希望完成民族認同的心理歷程。由於對家庭關係確認的需求,我們需要團圓,於是春節期間家庭成員間的親情特別重要;由於對社會關係確認的需求,我們需要儀式,於是記錄歷史,祈望未來的活動特別重要;由於對節日氛圍確認的需求,我們需要愉悅,於是能反映快樂生活情趣的效果特別重要。基調也好,突破方向也好,最終需要依靠晚會的具體節目和具體的環節設計來體現,但千萬不要一位談論基調是走過場的。在這裡需要特別提醒所有主創人員的是:今年春節聯歡晚會需要的是符合主線要求的節目,而不是符合節目要求的串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