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
|
|
以兒童為主體——讀改版後的《大風車》 |
作者:中央電視臺青少中心 許蓓蓓 發佈時間:
2002-10-23 15:25:05
|
|
為了適應新形勢下少年兒童的收視變化,滿足孩子們日益提高的審美需求,2001年12月,《大風車》正式改版。
一、“以兒童為主體”的理念深入節目
新版《大風車》引進了國際先進的兒童製作理念,即“以兒童為主體”。這既是少兒節目的傳播觀念,又是欄目在具體運作中的一種實實在在的原則。 以往屏幕上的少兒節目一直存在著一個很大的誤區,這就是“耳提面命”式的灌輸以及成人化的圖解。由於説教色彩太濃,難以激發孩子們的興趣。近幾年來,隨著娛樂節目的蜂擁而起,又出現了一種拿孩子“開涮”的現象。一些不諳世事的孩子在編導的誘導下,説大人話;學大人的舉止。這樣的兒童節目已經不再是為兒童服務,而是為了滿足成人的某種娛樂需求。 應該看到,兒童不是玩偶,也不是滿足成人好奇心的工具。他們是獨立的群體,他們有自己特有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他們更是與成年人一樣的具有平等地位的權利主體;他們不僅有表達的權利,而且因為長期生活在成人這個強勢群體之下,他們的表達要求更加強烈。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在新世紀向全世界發出呼籲,要給孩子提供最良好的教育、要給孩子創造發掘自身潛能的機會。團中央也聯合相關部委向孩子們發出了“爭做五小公民”的號召。其目的都是為了充分開拓兒童的心智體能,培養新世紀自強、自立的一代新人。 新版《大風車》在這時明確提出自己的創作理念:“以兒童為主體、尊重兒童、反映兒童。”這個理念緊緊把握了時代脈搏,為兒童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表達自己的天地。把發言權交還給孩子,這也是新時代對兒童電視節目的要求。
二、讓兒童做節目的主人
當今的孩子們對於電視的參與,已經遠遠不滿足於在節目中當個小觀眾露露臉,鮮明的獨立意識、強烈的表達慾望以及對未知事物的求知渴望,使得他們期待參與到真正的兒童電視節目製作中來。新版《大風車》為此進一步明確了自己的製作理念,即“兒童寫兒童、兒童拍兒童、兒童評兒童”。在這裡,孩子們在成人記者、編導的指導下,自己擔任主持、記者、導演和節目的評委。他們以兒童視角觀察社會,帶給《大風車》一股清新之風。 隨著新版《大風車》的推出,一批業餘少年兒童小記者在這裡開辦了“風車工作室”。“風車工作室”每天和觀眾們見面,小記者們在這裡發佈消息、評述事件、討論熱點話題。他們和大家聊學校的事、聊同學間的問題、聊環保、動物保護等社會問題;還請來老師、校長、心理醫生和大家溝通。“風車工作室”已經成為孩子們在《大風車》的家,這裡沒有成人的指手畫腳,説的都是孩子們身邊的事惰。小觀眾們覺得特別親切。 小記者是一個流動的群體。“風車工作室”的大門向每一個孩子敞開。只要有能力,就可以來試一試。小記者們雖然很不專業,甚至寫的稿件也不那麼流暢自如,但是他們那本真的孩子氣為《大風車》注人了新鮮的活力。孩子們的來信像雪花一樣飛來,紛紛稱讚《大風車》的這一舉措滿足了他們深藏的心願。浙江柯城區航埠鎮姚家山村姚婷婷來信説:“風車工作室”的各位小記者們,我代表我們全鎮的小朋友、小同學對你們説聲‘謝謝’。為什麼呢?有些同學看了《大風車》會對自己的學習充滿信心。有些同學爸、媽出去有事,一個人在家確實有些害怕,但是只要一打開電視看見你們的身影,就像回到了母親的懷抱似的……”
三、啟迪智慧 培養健康人格
如果説每天3分鐘的“風車工作室”只是一個明亮的引子,那麼,隨後播出的一個個節目無不體現著“以兒童為主體”的思想內涵。 首先,新版《大風車》改變了以往學齡前和學齡兒童節目混雜在一起播出的方式。考慮到孩子的心理、生理因素,審美情趣和智力水平,新版《大風車》在製作和播出時,明確劃分為兩個年齡段,即針對3-6歲兒童的幼兒版和針對7-14周歲兒童的少兒版。這樣有針對性地製作播出,方便了收視對象,節目的容量也加大了。在形式上,新版《大風車》百花齊放、不拘一格。在內容上,注重啟發孩子的創造性、鼓勵獨立意識、培養健康人格。 遊戲認知節目《玩偶1牽1》,動物認知節目《頑皮家族》,生活常識認知節目《快樂寶貝》分別在星期一、二播出,構成了一個色彩斑斕的幼兒世界。 每週三播出的《新聞袋袋褲》是一檔兒童新聞節目,來自校園的小記者們的採訪報道支撐起節目的內容。“口袋書”、“英語熱”、“作文軟體”等校園熱點問題非常及時地出現在節目中,既有客觀報道又有含而不露的引導。孩子們獨到的視點常常讓成人編導自嘆弗如。 反映孩子心聲的兒童實話實説節目《小鬼説大話》是孩子們無拘無束的聊天室。針對“是不打不成材嗎”、“父母該不該尊重孩子的隱私”、“減負之後的學生”等社會關心的話題,孩子們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那些無忌的、發自內心的童言每每令父母深受觸動。 每週四播出的《童年》節目是一檔幫助孩子樹立理想的名人訪談節目,這個板塊利用孩子們崇拜榜樣的特點,向孩子們展示各行各業成功人士的童年,使孩子們認識到成功必經過艱苦努力才能獲得,同時潛移默化地對兒童進行人格的培養。 在每週五的《我看見》節目中,孩子拿起DV攝像機,親自做導演。孩子自己採、自己拍、自己評。在一個個短片中,孩子眼裏的動物、花草、爸爸、媽媽、同學、老師都有了新的詮釋。那些出乎意料的拍攝角度、相對單調的蒙太奇變化反而成為孩子們特有的風格。令技藝嫻熟的成人編導捫心自問:我們的創造力哪去了? 臨近週末新版《大風車》還特意安排了輕鬆逗人的系列幽默劇《快樂營》。由著名主持人扮演的“樂樂”入主快樂營,專門為有心病的孩子們化解生活學習上的難題,消除煩惱。它通過輕鬆幽默的形式教給孩子一種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培養幽默感以及戰勝困難的勇氣。 每週六播出的《奇思妙想》是表現創新思維和培養動手能力的節目。節目中孩子們自己構思製作的泡泡機。能承重的筷子橋等無不體現著孩子們的智慧和I巧思。 週日節目《挑戰800》激烈火爆。在這裡,孩子們盡情展示自己的絕招、絕想;巧言雄辯生活中的問題;智力比拼知識積累;來自全國各地的挑戰與被挑戰者經歷著緊張的比拼較量;體驗著勝利與失敗的心情,引得小觀眾們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週日的另一檔節日《4+4》則是百分百的野外生存挑戰。在這裡,由父母和孩子共同組對進行艱苦的野外生存、技能對抗。苦澀的大海、寒冷的雪原.滾燙的沙漠都留下了少年征服者的淚水、汗水,見證了孩子們漸漸增強的勇氣和力量。 從以上所述不難看出,雖然新版《大風車》的節目形式都以輕鬆活潑見長,但是每一個節目都浸透著“以兒童為主體”的創作理念,最大限度地發揮和張揚了當代少年兒童的智慧和風貌。同時,也深深地浸透著兒童節目應有的思想內涵 那就是啟迪智慧、展示真善美、培養健康人格。 遼寧省朝陽市十五中學吳曉同學來信説:“《大風車》改版我從未錯過一次。雖然初三的課程特別緊張,但我在這裡學到了好多東西,它讓我們對生活産生興趣。《挑戰800》不僅鍛鍊了自己的勇氣,還增強了自己的表達能力,提高了自己的應變能力,讓自己的反應更靈敏。《童年》讓我們了解了那些名人的童年,讓很多人懂得了要想獲得成功,就必須要付出努力。《奇思妙想》使我明白: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這裡一定會培養出一批批國家棟樑的。還有《快樂營》讓我們在幽默中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總之,我特別喜歡《大風車》,是《大風車》把我實現自己夢想的勇氣充足了。” 在許多發達國家,少兒節目中有很大的比重是由兒童自己拍攝製作的。這些兒童都具有較強的主觀能動性、自我表現能力和創造力。當然這與他們“以兒童為本”的教育觀分不開。應該看到,在節目製作過程中,孩子參與程度越深,越是兒童化的節目,也就越受小觀眾的偏愛。另一方面,強調孩子們參與,並不是否定和排斥成人編導的參與。但是,編導的參與應該是藏而不露的,應該是把握和指導性的。 新版《大風車》已在2001年12月推出。第二周收視率達到 3.53%,擠身全國樣本地區中央電視臺一套節目收視率的第八位。此後,一直保持在中央電視臺200多個欄目收視率的前20名之內。 與新版《大風車》同步,《大風車》網頁也在央視國際CCTV網站紅紅火火地辦起來。每天登錄的孩子很多。他們可以在這裡點擊TOP10,評出自己喜歡的節目和小主持人。還能通過網站報名,參與節目製作。他們還可以通過E-mail發表自己的意見,而這些意見都將與觀眾來信匯合,每週一次送達每一位製片人手裏,使製片人、導演根據反饋及時調整節目。 現在,《大風車》正鼓足風力轉動著;無論是節目總監、監製還是製片人,所有它的製作者們都希望它能鼓動起孩子們更加強烈的理想追求和對知識的渴望。希望《大風車》能為塑造一代具有獨立意識、健康人格的中國小公民貢獻自己的力量。
(來源:《電視研究》2002年第六期) 責編:青葉
|
共1頁 第1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