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
|
|
名與實的辨證法:對《東方時空》模式的體察 |
作者:廣東電視臺 葉哲 發佈時間:
2005-8-23 10:23:29
|
|
模式之變──欲剝繭:海納百川?
以現有的模式,當“金曲榜”(或“音樂電視”)友好分手之後,當《焦點訪談》、《新聞調查》相對分立之後,當“布道”的李平從“生活空間”“下崗”之後,當言説性的“面對面”莊重登場之後,《東方時空》只剩下了演説家! 這不是就內容而言,是就形式而言,就模式而言。如今,大眾每天聽到的,都是一副副真理腔,看到的,多是一個個正君子,不茍言笑、甚至一個姿勢、一種語氣、一身正氣,氣吞山河,氣吞日月。當演説家們向代言人身份轉化,向象牙之塔攀爬,向經典範式固化,而我們不再有“家庭成員”、“車間小組”的感覺時,可能他們已經離“成熟”近了,但是否離大眾卻遠了? 可能有疑:國外的一些名主,可一坐幾十年,愈老愈有魅力,我們的主們才剛幾年時光,為何你就“嫌命長”?不錯,確有一些國外名主持,從朝如青絲做起,而今暮年成雪,仍然精力煥發、思維敏捷。這裡固然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人生歷程,這或可專門寫成長文,這裡只提一點:他們對新聞主播的定位值得借鑒,新聞主播與主持人有著嚴格的界限,“脫口秀”之類,才叫主持人。主持人是可以無限發揮的,而主播主要是遵命的。對於遵命的,大眾主要接受其傳導信息,對於主持的,觀眾主要欣賞其個性發揮。他們的魅力,往往由人格而來,因“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那麼,《時空》裏的是何許人物?主持,主播,抑或兩主得兼? 當然,還應追究《時空》策劃者,他們怎樣為欄目整體定位。斗膽再進一言:改單向性,促互動性。互動性,是觸動了受者心中潛在神經,從而激活興奮點。只有你説,只讓我聽,只是單向性;只讓你説,不讓他説,也非互動性。如果“面對面”,也借鑒報紙的“作家當月點題”、“每月茶座主持”等形式,每週一賓,與之面對,賓為主,“主”為輔,所對之面,頓時擴大,觀眾感受,時時新鮮;或者,所對之面,是觀眾,但可有電話相聯, 就某議題直接交鋒一番(香港亞視所開一新欄目,就設此環節)。或者,乾脆取消此“面”,蓋因為前面的“東方之子”已經在大説特説了,説得夠量了,也該想想更能發揮電視特長的名堂了。另外,“東方之子”能否增加些活動畫面,不要老是“坐而論道”,把人物片做得更活些, 可視性、感染性就會更強些。主持在全《時空》中,出現三次大抵就夠了,不然説了一大堆之後(“面對面”),一個幾秒欄目頭,又要説一番(“時空報道”前),幾分鐘節目之後,還要為了結尾而結尾,加上前面的開場白、人物介紹、照片賞析、 “空間”鋪墊、殿後,我常想觀眾甚至“聽眾”們已累了,不知總主們累不累? 如果走得更徹底些,能否考慮撤掉總主?讓誰的節目由誰上,這是幾年前曾經試過的,當年的好感覺怎麼來的,就出自此招;後來的總主們怎麼坐上的,就由此而遴選。設置總主,總有一種計劃經濟一言堂的感覺,突顯的是大一統的威嚴,是中央集權性的鐵律,呈現的是明主式的觀念、替代式的思維, 除了還有點他人的“生活空間”,其餘的話語權一概“收歸國有”,由“主”派發,拿著架子,繃著臉子,這種模式,難道是應該提倡的嗎? 或許,作為折中辦法,設總主持,但不止一人,讓兩至三人共同為主。一旦有了搭檔,就有了交流的氛圍,有了智慧的互補,有了生活的氣息,有了感官的躍動,這樣,有些很尖銳、很辛辣的話題,表達上也可以用很平樸的話語,觀眾更易接受、入耳、入心,效果便會更佳。這方面,《半邊天》有些節目做得有這種特色。 另外,《東方時空》,時空還大得很,開發還未可限量。僅舉一例:發揮品牌效應,發揮資源價值,不妨把節目變成文字,可出“日報”,可出“週報”,把鏡頭講述的故事還原出來,把新聞背後的故事披露出來,把思想者的箴言呈獻出來,把精彩的瞬間定格出來,會有讀者,會有市場。 其實,《東方時空》是不斷在改革的,每年都有不少重頭戲推出,一些特別節目也做得精彩,總主持好象已露新人,只是,因為這些大都只在“肢體”上進行,對其“根部”、“腦部”、“中樞”似乎觸及不夠。也可能模式既定,總要穩定若干時間。問題是如今《時空》正享著盛名,若拿不出新實招,其名會不會被掏空? 中國電視,在互動大勢、知識經濟的潮涌下,正面臨著新的裂變,《東方時空》能否再次成為弄潮者? 實與名,名與實,二者關係密切,有時二者合為一體,相得益彰;有時二者相互排擠,名把實拋在身後,獨自風光。缺了實的名,只是浪得虛名,或曾經有名,最後終將不名。缺了名的實,卻是實有其名,就算未名,終將留名。事實上,從來都是實為名奠基,名為實報答。有實而無名者,天下盡廣眾;有名而無實者,眼見一大把;有實而有名,只在功成者。這有點像個偈了,無非想表達一個理念:從實到名,步履不停。
(來源:《南方電視學刊》) 責編:邢立雙
|
共3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