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各樣生動的説法就跳躍在這些標題中。相比之下,電視文化就顯得蒼白得很,到處充斥著陳詞濫調。如果沒有畫面和聲音的支撐,電視人老早就被觀眾轟下臺去了。順便説一句,各電視臺的新聞中心早就該專設一個標題策劃的職務,聘用文化精英,來加強與報紙的競爭,實現電視臺“説法源”的目標。
“説法源”要求電視記者、編導、製片人和策劃有相當的文化底蘊,更要求他們與社會文化精英們處在同一文化圈中,與社會有較多的溝通往來,而不是封閉地埋頭在電視界自産自銷,自娛自樂。從電視界現狀來看,“説法源”還只能定位為電視文化的遠期目標,不是能夠一蹴而就的。但無論如何它是我們的努力方向,是未來電視文化的發展趨勢。
與各文化流互動,不斷有新的傳媒行為,將自己變成大眾的“話題源” 這與上述“行為源”有一定的聯絡。不同的是,由於電視臺經常組織各種社會文化活動,對社會現象和潮流給出自己獨到的評説和結論,無形中與報紙、電臺、網絡等瓜分了社會的話語權,結果逐漸成為社會大眾所關注的焦點,電視臺本身也成了觀眾的注意對象、評説對象,電視臺本身的表現也就成為大眾“收看”的活的節目。電視人的行為方式、電視臺的一舉一動、電視節目的一變一化,都成了觀眾所議論的話題。要實現這樣的目標,電視臺就要不僅僅是一群俊男美女的集合,更要是一群才華逼人的精英集合,電視臺的策劃舉動必須有新意有個性特點,總是讓社會大眾感到新奇,感到值得“收看”和關注,值得街談巷議。
客觀地説,“話題源”的發展趨勢並不是電視人和電視策劃的主要追求,而只是其他追求的副産品。但是,實現了“話題源”的目標,就能夠提升電視臺在社會上的地位,確立電視文化在整個社會文化中的主導地位。讓電視人處在一種更主動、更優越、更方便的競爭環境中。依筆者之見,電視在市場競爭中將會很長時期處於報紙的下風,正像電臺處於電視臺的下風一樣。要達到上述説法源、話題源的目的,一個明智的做法就是取得與其他文化流的互動,特別是與優秀的報紙編輯、策劃結成同盟,來提升電視文化的水準。借用他們的“外腦”,是一種應急的短期行為。今後的趨勢是,要麼將這些人才從報社挖過來,要麼實現電視臺的報社化運作,將文案的重要性與畫面相提並論。至少,這是今後電視節目上網的需要。
給傳媒添加更多的藝術味道,把工具包裝成文化營養,創造社會文化氛圍,將自己變成“品味源” 我們都不否定,電視是現代社會最重要的傳媒工具,是黨和政府的喉舌,也是人民群眾的喉舌。這是今天社會主義制度下和市場經濟環境下電視的本質。但如果僅僅是這樣赤裸裸的本質,電視文化將變得毫無魅力。電視策劃的任務在於,將傳媒角色盡可能地擴大為文化創造者和文化主持者的角色,使電視節目更多地帶有文化的味道、藝術的情趣。黨和政府的喉舌作用,不是要我們整天枯燥地宣傳政策法規,宣傳政治理想,而是要通過創造各種各樣的文化産品,來達到宣傳的目的,潛移默化影響人,改造人。因此,電視策劃必須更多地著眼于引導和創造積極健康的文化氛圍,將自己變成社會大眾所信任的“品味源”,心甘情願地跟著電視文化的潮流走。我們想一想,電視劇《還珠格格》裏的小燕子在引導著什麼樣的大眾品味?《春光燦爛豬八戒》在引導著什麼樣的大眾品味?想一想各種各樣的新編、戲説又在創造著什麼樣的文化品味?豈止是電視策劃,我們所有的電視人都責任重大。有人説:“大眾文化是兩個魔鬼商量出來的,一個叫做電視劇,一個叫做廣告。”這話雖然極端,但不無道理。至少我們的下一代有四個人在塑造他們,教師和家長,電視劇和廣告。未來的電視策劃在創造健康積極的社會文化氛圍上,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