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
|
|
不可繞過的年代——與編劇錢濱、易丹關於《誓言無聲》的對話 |
作者:李九紅 發佈時間:
2002-8-30 16:19:12
|
|
記:從小説、劇本到沒帶字幕的完成片我一一看過,不同的文本形式中一個共同特點:全都富有想像力和創造力。是自然流露的嗎?
編:從一方面説也許是自然流露,從另一方面説,應該是兩人合作的優勢。像《誓言無聲》這種類型的劇本,要求在敘述邏輯上緊密相扣,才能達到懸念和懸念解決層層推進的效果。因此,兩個人合作便有一定優勢。我們常常自己為自己設置疑問,不斷地質疑我們的敘述邏輯和情節發展線索,不斷地質疑人物的行動方向和情感演變,這種質疑有時侯甚至是以毫不留情的批駁與嘲諷的形式提出的。兩個腦袋比一個腦袋更好用。 記:本劇的主創人員從編、導、演(高明除外)、攝到製片主任、製片人等幾乎清一色是60年代出生的,碰巧故事也寫60年代的事,是否有別樣的意味? 編:其實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我們的個人記憶和歷史記憶中,60年代是不可繞過的,它仍然在我們的精神和情感天地裏扮演著神秘而重要的角色。 記:看《誓言無聲》,我覺得編劇像想念一個人那樣想念著過去的一些事情,還原著一段難忘的歷史。 編:當我們回味過去的時候,時不時地感覺到,在今天巨大的進步與獲得當中,我們也在失去。60年代初期曾經有過的那種社會和個人的激情,那種單純透明的情感和人性的詩意,在今天似乎不容易尋覓了。幾十年後或者幾百年後的人們也許不會理解,“紅色”對於我們這一代、這幾代人來説意味著什麼。 記:現實中有許多人,自覺或不自覺地以為烈士的犧牲是應該的。劇中許子風、駱戰、藍美琴、李景等人保衛國家的堅定信仰,是我們今天需要仰視才能理解的。你們怎樣看? 編:對於今天的人們,“不計報酬” 地去為一項事業拼搏,或許是不可理喻的。但在今天,仍然有無數沉默的英雄們具有許子風、藍美琴、李景這樣的責任感和信念。不過我們想強調的是,我們的父親母親就曾經這樣走過了他們的時代,創造了他們的歷史。從歷史主義的角度看,也許他們的經歷多少有些“低效”和曲折;但從道德主義的角度看,我們很難説今天“高效”的人們比他們更高尚,更值得我們仰視。 記:我注意到:本劇在人物設置上進行了盡可能寬泛的組合。人物既有在解放前就從事情報工作、甚至具有“雙重間諜”身份的許子風,也有曾經在美國學習心理學的外派人員藍美琴、因為特殊原因中斷了反間諜生涯的李景;既有精明幹練的反間諜局領導崔志國等人。也有剛剛參加反間諜行動並在行動中逐漸成長起來的新手駱戰…… 編:我們試圖對“紅色特工”的神話進行解構,並試圖還原被神話遮蔽的安全戰線上無名英雄們的命運,並對自覺地選擇與承擔了這種沉重代價的英雄表示敬意。事實上,它是以“懸疑片”的外殼包裹了一個堅硬的人文內核。它關注的不是一架高智商的推理機器及其破解敵方陰謀的過程,而是特定境遇下的人的命運,是一個勇敢、剛毅、智慧和情感豐富之人為了信念而不得不選擇悲劇性命運的故事。 記:我對這部劇的第一印像是新鮮、有味道,創新的感覺很強烈。 編:創新下敢説,但是有一定的“出位”追求。在我們看來,對風格和品性的複製是最沒有意義的事情。當然,要想有一定的“出位”,就得有一定的冒險。 記:你們如何評價自己的作品?是文化上的提升,還是通俗的演變? 編:電視連續劇應該是一種“通俗”的藝術形式,在國外學術界,一直以來就對“通俗”藝術和“大眾”藝術的説法有著爭論,因為説“通俗”似乎有些貶意。我們部分同意這種看法。但從另一方面看,許多“通俗”的作品之所以有缺陷,就在於創作者把自己作品的受眾想像得太“弱智”,以為隨便怎麼“糊弄”一下,就可以賺得觀眾的笑聲和眼淚。我們不這樣認為,我們幾乎是如履薄冰地在寫作,因為我們相信觀眾有著和我們一樣、甚至超過我們的智商和情商;有著和我們一樣、甚至超過我們的品位和思考。
(來源:《中國電視報》) 責編:邢立雙
|
共1頁 第1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