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文章-- 香港城市大學  楊羅觀翠<BR>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陸士楨  吳魯平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特邀專家>專家文章  

從兩次調查看中國城市青年網絡行為和態度的演變及發展

作者:香港城市大學  楊羅觀翠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陸士楨  吳魯平


  中國的快速發展,極大地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青年對互聯網的態度以及網絡行為,不僅深刻反映著社會的激烈變遷,也傳遞著當代中國青年在興趣偏好、價值取向、思維模式等方面的帶有傾向性的訊息,是當代青年研究中不可忽視的重要領域。
  為真實了解當代中國青年的網絡態度和行為,我們先後作了兩次以大學生為主要對象的城市青年與互聯網關係的調查。2000年6—9月,我們在北京、上海、廣州三個城市裏隨機抽取了清華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中山大學等10所大學,在每所大學發放了50—100份問卷,發放的1000份問卷中收回問卷955分,回收率為95.5%;其中有效問卷943分,有效回收率為94.3%。2002年3月—4月,我們在北京、上海、廣州三個城市隨機抽取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等10所大學作為問卷髮放的目標,共發放問卷2000份,收回的問卷有1889分,回收率達94.45%,所收回的問卷全數為有效問卷。兩次調查整個研究樣本均帶有可信度和有效性。
  從兩次調查中,我們可以看出,一年多的時間裏,中國城市青年的網絡行為和網絡態度發生著很大的變化,並呈現著下列發展趨勢。

  一、城市青年使用計算機上網的人數和比率快速上升。

  在2000年的調查中我們發現,當時內地大學生擁有電腦的比例並不十分低,據對這十所大學的調查,大學生中擁有個人電腦的比例已達40.93%,而家庭裏擁有電腦的更是已達47.93%,經常使用電腦的也達到了45.17%,但也有8%左右的人從來沒有使用過電腦。而2002年的調查則顯示,大學生使用計算機上網的比率持續上升,已有接近九成的大學生經常或偶爾使用計算機,比前一年提高了40多個百分點,而不使用網絡的青年人的比率也相應下降了3個百分點,約有5%左右的學生表示自己從不使用計算機。另一項由北京教育工委針對15所首都高校3000多名師生進行的調查也顯示,北京高校上網的師生已經達到97.6%。
  這種快速增長的趨勢是以網絡迅速發展為基礎的。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于2002年1月完成最新的調查顯示,中國互聯網業已擺脫長時間的低迷狀態,異軍突起,呈現出較強的發展勢頭,並逐漸走進了普通人的生活,對人們的工作、生活、學習等各方面不斷産生重大的影響。目前,網民人數已達3370萬,為去年同期的1.5倍,2001年上半年全國網民人數增長400萬,下半年增長720萬。大學生一直是最活躍的網絡群體,在中國互聯網快速發展的形勢下,大學生作為主要部分,發展的速度更為突出。
  兩次調查對比顯示,青年網絡行為的變化還表現在上網的時間以及獲取信息的方式上。2000年的調查中,有近六成的調查對象每天平均上網的時間不足半小時,31%左右上網時間為半小時至兩小時之間,四小時以上的只有2%左右。調查還表明,青少年對社會信息是十分關注的,但讀書、聽音樂、閱讀報刊、看電視是他們主要的娛樂休閒形式,甚至還有1.17%的大學生在日常休閒活動中選擇了“呆著”,6.89%的人主要休閒方式是玩電子遊戲。特別是在信息來源上,本次調查顯示,青少年日常社會信息的主要來源是報刊雜誌,從互聯網獲得社會信息的只佔11.45%,而靠課堂獲得社會信息的也只有4.24%。而北京教育工委近期的調查則顯示,北京高校的大學生和教師中平均每天上網時間在1小時以上的佔到33.5%,網齡在一年以上的已經達到74%以上。按照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界定,北京高校裏的師生已經全面“觸網”。另一份由北京華通現代市場信息諮詢有限公司于2002年6月份採用計算機輔助電話訪問的方式(CATI)對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城市16歲~45歲的918名網民進行了隨機訪問調查認為,目前在讀的大學生,包括大專、大本和研究生的網民,約佔網民總體的15%左右。大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他們從網上獲取信息:看新聞、使用搜索引擎、下載軟體;與朋友交流:收發郵件、聊天等;玩遊戲、看電影、聽音樂、參與網上討論等則滿足了他們休閒娛樂的需求。調查還發現,每天晚上8:00-10:00是大學生們上網的黃金時段,數據表明,60%的大學生網民經常在這個時間段內上網。
  分析在大學生群體中網絡行為的這種變化,我們發現,大學校園裏BBS局域網的快速建設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這在另一項1998年在清華大學的調查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清華大學對在校全體大學生按6.8%的比例抽樣調查,實際樣本1115人,有效回收率為86%,對象覆蓋了各學科門類、各年級的本科生、研究生和大專生。調查顯示,學生上網率為88%,平均網齡為1年半,有超過半數(54%)的回復者宿舍裏有計算機,其中有46%可以上網。學生肯定了校園BBS局域網在交往場所的提供、娛樂、學習等方面的作用(1998、12,江菲文)。清華大學的BBS局域網建設開始得較早,學生上網的比率也高於同期的其他院校。

  二、使用網絡交流的範圍日趨擴大,使用目的發生明顯變化。

  在2000年的調查中,我們發現,儘管在大學生中實際擁有電腦的人數並不少,但在對電腦的使用上,最多的是娛樂,佔21.21%,其餘順序為蒐集資料學習(18%)、看新聞(15%)、撰寫文章(14%)、電子郵件(13%)、儲存個人資料(7%)、網上聊天(5%)、網上購物(0.3)等。事實上,在很多大學生的宿舍裏的電腦主要用於玩遊戲,真正與互聯網連接,甚至癡迷的還不是大多數。而在2002年的調查中,我們發現,學習用途上升為大學生使用計算機的主要目的,包括寫文章、儲存資料及蒐集資料,選取這三項答案者共有47.1%,其次是查看新聞,佔30.9%,用於個人日常生活方面有16.7%,如:電子郵件及網上購物,而用於悠閒活動佔最少數,如:娛樂及聊天等,只有5.2%。與2000年我們所作的調查結果相比較,在大學生中,存在著越來越多地將電腦用於學習和查看新聞的趨勢。用於學習的比例從2000年的34.11%,上升到2001年的47.1%,增了近13個百分點;用於查看新聞的比例,從2000年的16.23%,上升到2001年的30.9%,增加了近15個百分點。相反,大學生中將電腦用於娛樂的比例,則出現了大幅度的下降趨勢,從2000年的22.7%,下降到了2001年的2.1%,下降了20多個百分點。
  另一項北京教育工委最近在北京高校中調查的結果更加突出地反映了這種趨勢。調查顯示,網絡生活已經滲透到高校師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從上網目的看,師生上網的主要目的是蒐集信息,佔73%,其次是日常聯絡,娛樂休閒,網上學習和交友。電子郵件已成為高校師生的主要聯絡手段,86.4%的人擁有E-mail信箱,50%的人主要靠電子郵件進行日常聯絡。網絡求職已漸成趨勢。
  應該説,目前中國城市青年,特別是文化程度相對較高的大學生群體,對於網絡的使用已進入一種開放的、積極的、發展性的新階段,網絡已成為青年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的信息化功能在更大範圍裏得到了實現。這是網絡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也是青年網絡行為日趨成熟的一種表現。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發展與成熟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自發的、自然形成的過程,無論是青年工作者還是教師,或是媒體與社會輿論,都缺乏更為主動的、有真正影響力的引導,這也就使的青年的網絡行為及態度在正態發展的同時,不可避免地出現一些負面的、有的甚至是很嚴重的偏差。

責編:詩曼
 共2頁  第1頁  第2頁 


[專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