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文章-- 陳力丹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特邀專家>專家文章  

論傳媒對科學的誤讀

作者:陳力丹


    現在傳媒對科學的報道在整個報道中所佔比例呈上升趨勢,例如美國華盛頓新聞博物館2001年公佈的美國公眾評選出的“20世紀世界100條重大新聞”中,科學新聞佔了37條,比重例相當高。原因在於最近100年來,生活中的科學因素激增,人們對科學的關注近年也呈上升趨勢。中國公眾的科學素養相對較低,但近年也呈上升趨勢,1996年全國第三次公眾科學素養調查時,具有科學素養的人只佔被調查者的0.3%,而這個數字在2001年的調查中已經上升到1.4%。雖然不令人滿意,但上升速度是很快的。根據新華社2001年10月的報道,除了正規教育渠道外,我國科學信息的傳播渠道中,有82.8%的受眾通過電視、52.1%的受眾通過報刊獲得。最近兩年的網絡傳播發展極為迅速,估計從網絡獲知科學信息的比例會陡然加大。

這種情形對於科學界來説,本是好事情。但是,隨著傳媒對科學報道數量的加大,報道中出現差誤的情況相當普遍,一些偽科學的報道也經常見諸媒體,甚至一度甚囂塵上。這些問題可以籠統地概括為傳媒對科學報道的誤讀,有的屬於傳媒界與科學界的自然差異造成的,一定程度上難以完全避免;也有記者缺乏科學素養的問題,還有利益驅動和不遵循職業道德規範的問題。

   一、傳媒界與科學界的不同話語體系

  大眾傳媒的職業特徵可以概括為四點:1、追求異常的、轟動的新聞,以及與人們生活和利益切身相關的信息;2、新聞報道要求在第一時間迅速完成;3、新聞語言力求標新立異,扣人心弦;4、新聞事實是指記者所見、所聞、採訪所得的事實(從另一個角度説,即可能所報道的不是真實的事實),一般難以進入事物的內部和使用不同領域的專業語言。

  而科學的話語也有其特徵,1、它是一種嚴謹的必須消除歧義的體系,通過定義、概念、符號、公式等來精確化對象;2、科學理論本身具有層次性,有基礎理論和應用理論之分,不同學科間也存在顯著的話語表達差異;3、科學的體系永遠處於成長的過程中,它不斷地通過“假設-排除”來推動自身的發展;4、對每一項研究方法和對成果的評價,由於各種原因,會很不相同。

  即使記者一方有一定的科學素養,採訪作風紮實,報道科學也會發生誤讀,但可能出現的差錯不是最緊要的。這是因為:1、傳媒界對科學事實的選擇自然偏重於轟動性和影響力,那麼很可能發明一種營養液要比發現一種基本粒子更有新聞價值。2、科學的結論往往是不確定的和有許多附加條件的,但是新聞則要求被報道的內容是肯定(精確)和及時的,是就是,非就非。3、用敘述性和形象性為特徵的新聞語言來轉化科學術語,註定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扭曲。

  解決這個問題,需要記者與科學家之間充分的協商,作為主動方的記者有必要形成一套報道科學新聞的程序,報道中使用的大眾化概念,需要經過當事科學家的認可(儘管這種認可有時對他們來説很無奈)。另外,還需要傳媒建立新聞報道的“更正與答辯”機制,能夠保證科學報道以這种經常的更正與答辯的方式延伸人們對科學的認識。還需要説明一點,有些科學問題是很難用普通的話語表達的,報道者在使用一些科普小故事時,要盡可能與當事的科學家或在行專家核實,這方面鬧出的笑話已經不少,而且更正起來很難,有時錯誤的理解多少年也糾正不過來。例如最近出版的一本書裏講,有人一定要愛因斯坦用通俗的語言解釋相對論,他靈機一動,對大家説,比如你同親愛的人坐在火爐邊過了五個小時,你會覺得只過了五分鐘;反過來,你一個人孤單地坐在熱氣逼人的火爐邊,只過了五分鐘,你會覺得過了五小時。這就是相對論。[1]這個故事流傳得很廣,完全是對相對論的曲解。傳播這個故事的人可能沒有惡意,但反映了科學以外的人,在不自覺地亂用人文邏輯,而用人文邏輯解釋科學,這也是傳媒報道科學時最容易出現的問題。

我們已進入電子傳媒時代,目前電視已經成為人們接受外界信息的最大窗口。這樣一來,專家們在面對無法按文化程度劃分、男女老幼混雜的觀眾的時候,會更加感到用他們的生活語言敘説本學科的困難。人們在電視上期望沒有什麼知識複雜到無法解釋給普通人聽,各方面的權威只有當他顯示出擁有“普通”知識時才能得到完全的尊重。而科學專家,往往只是某一領域知識的主體,在一般社會生活領域的知識也可能還不如普通老百姓。在這種情況下,傳媒的記者應起到連接雙方的橋梁、導線作用。如何將科學家的語言轉換成大眾語言,同時盡可能地減少轉換過程中的信息扭曲和衰變,需要記者和科學家共同努力。 

  二、傳媒從業人員的科學素養和理性思維問題

  目前我國傳媒的記者正處於新老交替的階段,在一線的記者大部分是近幾年剛參加工作的青年,他們的知識結構較老一輩合理,但浮躁的社會背景造就了知識的普遍淺薄。現在傳媒人員的流動性很大,有的媒體記者的流動率每年達到總人數的四分之一,這種情況對於維持較高水平的記者的科學素養很不利。從一些科學的報道的切入角度和主持人提問看,他們對於所採訪的問題理解不夠,令回答者,特別是坐在電視直播現場的專家很為難。其實,這裡並非要求記者具有專業的學科知識,而是要求記者具有一般的科普知識,但是能夠達到這個並不算高的標準的傳媒從業者,似乎很少。

  記者的科學素養,除了具有科普知識外,還表現在能夠以理性思維把握科學與新聞報道的關係。因為許多看來有新聞價值的科學新聞,在科學上意義並不大,而具有重大科學意義的科學創造,往往難以引起普通人的興趣。如何在尊重新聞價值的前提下,不過分炒作其實沒多大科學價值的新聞,同時找尋適當的新聞由頭,引發人們對真正科學創造的興趣,這是報道科學的新聞記者的基本功。

  這裡需要強調記者的科學理性,即使知識不多,但是對於一些問題應該有常人的判斷。可是,一旦發現奇特的關於科學的新聞源,我們的不少記者頭腦發昏到喪失了常人的理性。《新聞記者》雜誌評選的2001年中國十大假新聞中,有一條假科學新聞,即北京青年報發表的關於換頭術的新聞。其實該報已經是第三次發表這類新聞了。1998年該報在“前沿新知”版頭條發表新聞《換頭術:我是誰?》,從美國中央情報局獲得前蘇聯換頭術技術,到伊麗莎白.泰勒預付3.5萬美金要求在她死亡之時割下其頭顱冷凍,然後是瑞士成功地將一男性頭顱接在一女性身軀上成活的最新消息,宣稱這是人類醫學史上的光輝一頁。《作家文摘》轉載後傳遍全國,當時沒有看到一篇揭露其假的文章,上海科學教育出版社那年的“科普文選”第三期,頭條要目便是《震驚世界的換頭術》。1999年,北京青年報的“前沿新知”,又用一個整版的圖文,報道該報一年半前就報道過的“新聞”:《伊麗莎白.泰勒大腦移植已交定金》。2001年該報又發表了美國醫生懷特換頭手術成功的消息。這樣的事情,用生活經驗想想其可能性,再想想為什麼主流傳媒均無報道,就可以判斷是胡説八道。

  但是,在揭露了這些假新聞之後,《新聞記者》評選的2002年中國十大假新聞中,假科學新聞上升到了三條:《生活時報》發表“微波爐是恐怖兇手”的假新聞、《江南時報》發表“地球只剩50年”的假新聞、新浪網發表“千年木乃伊出土後懷孕”的假新聞。第一條新聞只要通過簡單的調查就可以即刻否定。第二條只要具有地球地質的常識(我小學時讀的《十萬個為什麼》中就有)就能夠即刻否定,第三條恐怕最沒知識的成年人也不會相信,當事的傳媒工作者的智力可能一時回到了幼兒時代。然而,仍有一些傳媒轉載了這條新聞。

  近些年來,我們的傳媒炒作了很多偽科學新聞,從較早的耳朵認字、特異功能,到永動機、水變油、邱氏鼠藥,還有每隔幾年總要重現的某人已解決哥德巴赫猜想(“1+1”)的報道,即使最初真的出於科學探索的目的,到後來也變成了迎合“寧求其怪不求其真”的社會心理,與“倡導科學”無關了。

  記者的科學素質加理性思維,是保障科學新聞少出差錯的基本條件。遇到以下情形時,做記者的要特別小心:1、當問題屬於科學暫時無能為力的領域;2、當問題處於科學探索的困惑時期;3、當問題面對隨機性和複雜的因果關係之時;4、人們渴望健康和幸福而現實尚不能完全實現的地方。如果有人突然宣佈自己在這些方面的某一點,一下子解決了問題,提供的新聞事實越精彩、故事的矛盾衝突越集中、越有高度的情感或趣味,就越要冷靜地考察新聞源。

科學研究本身是無國界的,基礎理論研究代表著人類思維發展的最高水平,應用研究本質上也是為全人類服務的。但如果用科學新聞為政治或民族意識服務的觀念指導科學新聞的選擇與寫作,就可能又多了一分對科學的誤讀。一些為了證明形勢大好的關於科學的新聞,帶有明顯的片面性,往往抓不住問題的癥結,傳媒因此也無法發揮這方面的輿論監督作用。例如sars流行時期,差不多每天都可以在傳媒上獲悉不是這裡就是那裏發現了病原體、發明了迅速檢驗或治療該病的方法,而這些被報道的東西,後來絕大多數沒有了下文。現在我們才多少知道,中國關於sars的科研本來可以在世界領先的,但是現行國內條塊分割的科研體制和對國外資料所有權保護意識的薄弱,造成了我國這方面的科研全面敗北。[2]這一真實的情況,直到現在知道的人也不多。

   三,傳媒的利益驅動和不遵循職業規範的問題

  現在的傳媒已經不再單純是黨政權力的一個具體部門了,絕大多數的傳媒同時也是一個個的利益單元,激烈的傳媒競爭使得傳媒在報道科學新聞時,對新聞的科學性看得很輕,重視的是如何吸引受眾的眼球,進而得到廣告商的青睞。於是,社會各利益集團充分借助傳媒對利益的驅動,製造了許多被傳媒誤讀的偽科學新聞。例如2001年的所謂“核酸營養”的報道,便是典型的一例。

  核酸是一類攜帶遺傳信息的遺傳物質,本身並沒有什麼營養價值可言。曾有人炮製出所謂“核酸營養”與“核酸療法”欺騙世人,早在80年代就被美國法院多次判其為商業騙局。然而,中國的一些利益集團于2001年在國內再次製造了核酸營養的騙局,一時這類報道和廣告在我國的傳媒上鋪天蓋地。這樣一種明顯的騙局,竟需要舉行兩次聽證會和衛生部干預,才最終收場,反映了我國傳媒和公眾科學素養較為底下的現狀。多數傳媒為這場偽科學的騙局捧場,只有少數媒體揭露了事實的真相。問題的一個關鍵點,在於利益集團請出了一些著名科學家來證明其科學性,而那些肯定核酸營養的科學家們,並不是這個專門領域的專家,他們或礙于情面,或得到一些好處,説了一些無知的話。

  在市場經濟的背景下,自然科學從理解性知識越來越多地向工具性知識轉變,在這個過程中,背後也越來越多地站著利益集團。傳媒界在報道科學新聞時,如果不能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後果是可怕的,不僅危及自身,更對社會貽害無窮。

  從這個事件中,我們對科學家地位和作用的認識也應更清醒。科學專家是某個領域的權威和知識的主體,但一走出自己的領域,很可能是無知的主體。而電子傳媒時代卻要求他們成為全才,於是許多擁有專家頭銜的受到尊敬的老人,被請到各個不同的場景下講各種肯定性的話,他們被自己的專家頭銜異化了。丹尼斯.貝爾説過:“在後工業社會,專家不僅僅意味著科學的力量,專家的地位將更近似于宗教中的法師。這種對於高科技力量,對於專家作用的宗教式拔高,將不利於公眾作出明智的選擇,實際上這是一種現代迷信。”[3]核酸事件的報道,就傳媒一方來説,反映了一種對各種權威的習慣性服從,在這個背景下,傳媒放棄了追究真相的努力。

  這裡並非貶低專家,而是説,我們的記者要訪問到所報道領域的真正在行的專家,這一點非常重要;否則,以科學專家的名義發出的誤讀信息,危害性更大,因為人們相信專家。現在商家為傳媒設置的新聞陷阱很多,包括以科學的名義設置的陷阱,我們的傳媒即使從自身的利益出發,也應時刻防範這類陷阱。

  現在關於生活常識的話題成為傳媒的一個亮點,這類報道本來應該是科學普及的最好場所,但是我們的傳媒報道太隨意,抄來抄去,經常使簡單的科學常識被扭曲,實在辱沒傳媒的聲譽,以致“報紙上説的”、“電視上説的”成了不可信的代名詞。2002年十大假新聞之一“微波爐是恐怖殺手”,通過一篇報紙短文講述了一個聳人聽聞的“科學”道理,隨後在全國600多家媒體轉載,造成我國微波爐産業陷入困境。其實謠言起于美國的一家跨國公司,我們的媒體被人家當槍使了。同類的以科學的名義傳播的偽科學新聞,不盛枚舉,例如“飲隔夜茶容易得癌症”、“甜菊糖有害”、“鋁製品盛食物會得老年癡呆”等等,都沒有科學依據。

  從職業規範的角度,傳媒對科學的許多誤讀本來是可以避免的,採訪不到位,滿足於一知半解而不核對事實,是造成出現許多具體差錯的基本原因。這其實就是傳媒從業人員對工作玩忽職守的一種表現,只是太常見,已經見怪不怪了。例如關於地圖出版業的新聞,僅涉及皮毛的地圖學知識,但據我國一位地圖專家説,他看到的中央某大報海外版近幾年關於這方面的消息,差不多每條都存在敘述不準確的問題。其實只要多問幾句,或將稿子請當事的專家看一遍,就可以避免這類差錯。可是至今在科學新聞的採訪和寫作(製作),各傳媒大多沒有形成一套保障科學新聞真實的制度。如果具體的制度一時難以完善,那麼把請當事專家審閱作為慣例,還是容易實行的。電視新聞和專題片也存在這方面的問題,發現問題時,已經播出了,當事的專家很無奈。

  雖然在不少具體的科學報道方面,我們的傳媒出現了問題,但是許多偽科學新聞和傳媒對科學的誤讀,就是傳媒界自己揭露出來和自己糾正的。一些媒體和其記者很有科學素養和理性,以大無畏的氣概履行了傳媒界的社會職責,只是他們在許多較大的偽科學報道事件中似乎並不是多數。這種怪現象值得研究。如果把近些年傳媒界關於科學新聞報道方面的一些事件作為分析對象,了解一下特意功能、水變油、基因皇后、核酸營養等等報道中那些正面和反面的當事人,究竟是什麼使得他們或能夠發現問題,或熱衷於報道偽科學,將很有意義。這個課題對於減少傳媒對科學的誤讀,也許能夠摸索出一些規律性東西,提出一些可操作的防範辦法。

註釋:
[1]苗振亞《又見這個小故事》,《中華讀書報》2003年7月9日。
[2]李苑立《中國非典科研為何敗北》,《中國經營報》2003年6月9日。
[3]斯特爾《知識社會》第65頁,上海譯文出版社1998年版。

         (這是作者在2003年7月12日日“災難與科普高層論壇”上的演講稿

 


責編:邢立雙
 共1頁  第1頁 


[專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