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文章-- 涂光晉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特邀專家>專家文章  

從“自己走路”到“走自己的路”
——電視評論類節目的演變、發展與未來走向


作者:涂光晉


    (3)發展期(1994-今)
    1994年4月1日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的開播,被很多人視為中國電視評論類節目的大發展的開端。它以比以往此類節目更強烈的時效性、更生動的紀實手法,更多樣的評析方式,更自覺的喉舌(包括政府和群眾的喉舌)意識,更大的輿論監督力度;同時,又以在中央電視臺黃金時段播出的特殊位置,以每天一期的高頻率,以關注全國及至全世界的大視野,使電視評論類節目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並産生了前所未有的傳播效應。此後,各省、市電視臺紛紛成立自己的新聞評論部,改版或開設《焦點訪談》式的電視評論欄目。這一階段電視評論性節目的主要特點包括:
    一是評論性節目功能的廣角與深度得到前所未有的開發。朱鎔基總理在視察《焦點訪談》時的題詞“輿論監督,群眾喉舌,政府鏡鑒,改革尖兵”中的前三條,即是新聞評論的主要功能中的一部分。此外,新聞評論所具有的解釋、表態、深化、引導與協調等功能,在電視評論性節目中也正在得到較大程度的體現。特別是這類節目中前饋與反饋方式的引入,如《焦點訪談》中的《焦點回聲》,北京電視臺《點點工作室》中的《聲音》等,也使輿論監督與輿論引導功能形成一種良性互動與良性循環。
    二是評論類節目的形態與樣式更為豐富、配置更為合理。以中央電視臺新聞評論部為例,除電視述評性欄目《焦點訪談》外,還先後開設了主持人評論欄目《面對面》、深度報道欄目《新聞調查》和談話類節目《實話實説》。這幾個欄目代表了電視所特有的四種評論類節目形態。對同一選題,也運用不同的評論樣式進行系統配置。如同是圍繞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轟炸我駐南聯盟大使館事件,《焦點訪談》推出了系列述評,《新聞調查》進行了解釋性報道,《面對面》自北約轟炸南聯盟開始,連續播出了50多期題為《關注科索沃》的主持人評論,各種評論樣式在評析範圍、切入角度與表現方式等方面互為補充,更好地形成評論合力,以增強傳播效果。
    三是評論類節目競爭的日趨激烈。評論是媒介的旗幟和靈魂。隨著社會變革的加劇,生存環境的複雜,人際交往的減少,民主意識的提高,媒介競爭的激烈等主客觀因素的作用,不同大眾傳播媒介間的競爭以及同類媒體間的競爭,必然直接體現在最能代表媒介水平的新聞節目、尤其是新聞評論性節目上。隨著電視媒體內部競爭的加劇,除新聞評論部開設評論類節目以外,新聞部、專題部、社教部、經濟部、國際部、體育部等也紛紛開設自己的評論類節目。來自內外各方面的競爭使此階段的電視評論類節目受到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大的壓力,也面臨前所未有的困惑與挑戰。

    二、從“先天不足”到揚長避短——電視評論類節目對新聞評論傳播方式的衝擊與探索

    新聞評論是一種針對新近發生的新聞事件、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或公眾關心的社會話題發表議論,做出分析,提供解釋,表明看法,直接反映媒介或作者的立場及態度,以反映輿論和引導輿論的體裁或節目形態的總稱。
    電視評論類節目具有報紙評論與廣播評論的共同特徵,同樣具有新聞性、政治性(或思想性)、群眾性與論理性,同樣以傳播意見性信息為主要的目的或手段。但由於電視具有傳播迅速、聲形兼備、形象直觀、轉瞬即逝等特性,對於以抽象的邏輯思維與邏輯推理為主要手段的新聞評論而言,電視評論類節目具有先天的劣勢。但是經過近20年來電視新聞工作者的艱苦探索,電視評論類節目開始走出一條自己的路,使其在節目形態上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在節目體系上具有相對的完整性。更重要的是,電視評論類節目的興起與發展,不僅擴展了新聞評論的外延,對新聞評論的內在特質與表現手法等方面也帶來了新的衝擊與影響。具體表現在:

    (1)由媒介“代民立言”到公眾開口説話--新聞評論群眾性特徵外延與內涵的擴展
    素以“天下興亡”為己任的中國知識分子,其精英人士一直以“為民請命”、“代民立言”為追求。中國古代的議論文、論説文所以源遠流長,代有名篇,應該説與中國知識分子的這種思想文化傳承直接有關。近現代新聞史上著名的政論家,如王韜、梁啟超、嚴復、章太炎,以及後來的陳獨秀、李大釗、張季鸞、魯迅、鄒韜奮、毛澤東,等等,其評論作品雖特色與風格各異,但在代表輿論、反映輿論與引導輿論上是有其一致之處的。從某種意義上説,新聞評論(特別是報紙評論)的群眾性主要體現在:“默察國民多數對於各重要事之輿論,取其正當者,著論立説,代為發表之。言其所欲言而又不善言者,言其所欲言而不敢言者,斯無愧矣。”(徐寶璜:《新聞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年1月出版。)而這類新聞評論,往往是具有相當文字水平與文化素養人士的“專用”文體。閱讀它的人,同樣需要具備一定的文字識讀與理解能力。
    改革開放以來,以《人民日報》“今日談”為代表的群言性專欄小言論蓬勃興起,使新聞評論群眾性的特徵得到第一次拓展,即從寫作(或製作)方面所體現的群眾性(包括選題上關注群眾所關注的事件或問題,論述上採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語言上通俗淺顯,文風上平易樸實等等),拓展為作者範圍與讀者範圍上廣泛的群眾性(包括刊登盡可能多的群眾來論,擁有廣泛的讀者群,等等)。廣播電視評論,特別是電視評論的興起,為評論群眾性特徵注入了新的內涵。首先,它最大限度地拓展了評論類節目意見性信息的發出者與接受者的範圍,即使不具備文字識讀能力的人,也可以面對攝像機和話筒直接開口談話,或收看、收聽節目。廣大受眾通過熱線電話、有獎徵集等方式直接參與評論選題過程,也可以報名參與演播室談話或接受電視記者的採訪。媒介在滿足公眾知曉權的同時滿足了公眾的話語權,使評論性節目真正成為“群眾喉舌”。從某種意義上説,公眾話語權最終實現的前之一,是公眾民主意識、~參與意識的覺醒與提高。事實上,電視評論性節目將群眾手中間接的話語權轉化為直接的話語權,對政府和社會實行有效的輿論監督,這又會反過來推動社會民主化進程,促進公眾民主意識、參與意識的增強。其次,電視評論類節目豐富了評論群眾性的表現方式,變零散的“群言”,為集納式群言;變被動地等待群眾來論,為主動地採集來自群眾的意見性信息;變媒介“代民立言”,為媒介“藉口説話”……通過對直接出自群眾之口的意見性信息的選擇、加工與傳播,輔之以主持人或記者的評點,體現媒介的立場和態度。

    (2)由轉述描述到展現再現--新聞評論各類信息採集與表達方式的變化
    新聞評論所包含的信息主要有三類:一是事實性信息,常作為引發或佐證論點的證據;二為意見性信息,常作為論點的組成部分或中心論點的分論點;三為情感信息,常作為事實性信息與意見性信息的粘合劑或發酵素。在以文字符號傳播的報紙評論中,對事實性信息往往用敘述的方式表達,對意見性信息往往用轉述的方式表達,對於情感信息往往用描述的方式表達。讀者通過對抽象的文字符號的解讀與思維轉換來感知事實、觀點與情感。但電視評論性節目將這一切變得真實直觀了,它必須經歷一個展現或再現事實發展、意見傳達、感情經歷的過程,即必須有事實過程的展現或再現(可通過當事者或旁觀者的轉述),意見性信息發出者的議論,以及採訪對象情感變化的展示,等等。而這一過程的展現與再現,是電視評論類節目難點所在,也是其魅力所在。電視述評、深度報道與電視談話(包括Talk Show)雖節目形態上有所不同,但對於這一過程的處理原則是相通的。為了使這一過程得以還原,電視工作者必須經歷兩個過程:在選題確定之後,第一個過程主要用於收集事實性信息,採集意見性信息,捕捉情感信息,通過這個過程,理清思路,確定論據,形成論點。在第二個過程中,將經過選擇的三類信息按第一個過程的前後順序進行還原,讓觀眾在收看電視評論時經歷由事入理、情理交融的全過程。這個過程必須遵循三個基本的邏輯順序:一是遵循事物發展內在的邏輯順序(原因→過程→結果;背景→經過→前景);二是遵循人們認識事物的思維上的邏輯順序(現象→本質;個別→一般;膚淺→深入);三是遵循人的感情變化的邏輯順序(醞釀→積蓄→生成→爆發;起伏波瀾間的自然過渡與轉換)。電視評論類節目形成過程在邏輯順序上與報紙評論是相同的,主要的區別在於這一邏輯過程的實現方式有所不同。電視新聞工作者必須付出比報紙同行們更多的氣力和心智才能使這一過程得以實現。這份辛勞也會得到相應的回報--電視評論類節目往往比同一選題的報紙評論更具可信性、感染力和説服力。
責編:邢立雙
 共3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專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