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
|
|
《新聞聯播》樣本分析及研究
作者:周小普 徐福健
|
3.同期聲
電視是一種通過聲音和圖像雙通道傳遞信息的媒體。其聲音除了解説之外,還有一種非常重要的同期聲,同期聲又可分為新聞現場聲和人物談話兩種。樣本一、樣本二使用同期聲的新聞一共只有58條,佔新聞總數的18.7%,不到五分之一。有同期聲的新聞數量最多的一天仍僅佔當天全部新聞的三分之一。
《聯播》中很多新聞都以人物講話為主要內容,如會議報道等,但這些新聞卻往往從頭到尾沒有一點兒同期聲,整條新聞都是畫面加播音員念稿一個形式,人們只看到新聞中的人張嘴,不聞其聲,很多信息就隨著同期聲流失了,僅有新聞解説的報道,形式單調,缺乏吸引力。
研究者進一步發現,兩個樣本中,同時運用現場聲和採訪談話聲的新聞只有兩條,即樣本一中的“李嵐清考察北京市老齡工作”和“三代領導人關心空軍”,其他新聞就只運用了同期聲中的一種。
把新聞按照“國際新聞”、“國內時政新聞”和“其他國內新聞”3類分開進行同期聲使用情況統計時我們發現:國際新聞只有一條使用了新聞現場聲,即“聯大全體會議紀念《兒童權利公約》通過10週年”。國內時政新聞中使用同期聲的也很少。有些時政新聞有新聞現場聲,但也限于國家領導人觀看晚會、演出等的現場聲音,同期聲種類還很單調。其他國內新聞中,使用同期採訪的新聞則比較多,而對現場的背景聲則挖掘使用不夠。
當把同期聲使用情況、新聞時長、新聞時效綜合起來研究看時,筆者進一步發現,有同期聲的新聞往往比較長、時效性不太強。在同期聲與時效重疊統計時,多達三分之二有採訪談話同期聲的新聞同時又是沒有時間概念的新聞,這説明當沒有太緊的時間要求時,記者們能夠更多考慮報道形式;相反,當時間較緊時,記者為了爭取報道速度和不出差錯,多放棄使用同期聲。
從另一方面來看,佔總數八成多(81.3%)的新聞沒有同期聲,都還是畫面加解説的陳舊模式,這在信息交流高度發達的今天,想要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將會越來越困難。
4.新聞來源
新聞來源指的是新聞中所播報的信息來源,它對新聞的可信性有很大的影響。《聯播》中超過四分之三(75.1%)的國內新聞都是中央臺自採的;另有12.8%的新聞由中央臺與地方檯合作採制,即以“這是中央臺與 臺報道的”報尾。比例第三大的是地方檯提供的新聞,佔7%。這裡地方檯既包括省臺,也包括市臺。此外,來自新華社、《人民日報》和《求是》雜誌的基本都是口播新聞和評論,還有兩條新聞來自海關和國家統計局。
《聯播》中的國內新聞都播報來源,而對國際新聞則基本不報。後者中只有極少由中央臺駐外記者發回的報道,絕大部分都是編譯自國外新聞機構。可見,我國駐外記者的作用並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
新聞來源是新聞要素之一。凡嚴肅鄭重的新聞單位都會為自己的新聞標明出處,以示權威、坦誠。真正的新聞來源應是獲得新聞的處所,也就是事實的來源,它的標誌詞應是:“記者從 處得知”,或是“今天 發出了這樣的信息”之類。但是目前在中央電視臺的新聞中,僅有極少數説明實際事實來源的,像在樣本一中僅有11條(6.5%)屬於此類,它們是源自國家統計局、海關和《人民日報》、新華社、《求是》雜誌的新聞與評論,而大多數(131條,77.1%)只是簡單在新聞結尾處交待一下報道者:“這是 臺報道的”。從嚴格意義上講,報道者並非是真正的消息來源。其餘28條(16.5%)沒有指出二者中的任一種,因而只能歸入無來源一類。
新聞來源與新聞時效一樣,也有兩種。一種是事實來源,一種是報道者。《新聞聯播》在報道中交待來源多用了報道者,而時間則反而多使用的是事實時間,這兩個要素在新聞中如果使用與其各自相對的另一種,即新聞來源應使用事實來源,時間應使用獲知(報道)時間效果會更好。這樣,報道的權威感、新鮮感都會增加,新聞的質量指標也會提高。
三、總體情況
1.評論
在《聯播》中播發的大多是報道性信息,觀點性信息(評論)則較少。少量的評論大多與時政新聞有關,比如樣本中有幾則為揭批法輪功的報道,為中共中央、中組部等的通知、意見配發的評論,且主要是轉發《人民日報》、新華社、《求是》雜誌等印刷媒體的言論;少數是在新聞後配發言論。總的來説,《新聞聯播》中的評論數量少,題材也較多局限、形式單一,與人們的社會生活、新聞時事的聯絡不夠密切,難以發揮快捷短孝針砭時弊的作用。
新聞報道傳達的信息不外兩類:一類是事實信息,一類是意見信息。當然報道的選擇也是一種評價,但它比較隱蔽,對於一般受眾來説很難一下了解其實質和意義,需要把它們放到事實的環境、背景中去看,因此媒介要提供相關的解釋、分析。對於傳達最新變動的事實信息,一般新聞媒體都很自然地承認是自己的本職;而對意見信息的傳遞,則有時會缺乏自覺,缺乏足夠的重視。當然在中央臺有“焦點訪談”這樣的評論欄目,但它的製作週期決定它不能作為當天的時事快評。評論是旗幟,能更深入揭示事實的實質從而能更有效地影響、引導社會輿論。《新聞聯播》是國內最重要的新聞欄目,應該對於時事有自己的見解,應該真正成為中國每天重要事實信息和意見信息的總匯。不積極使用評論這一重要手段是對社會輿論資源的一種浪費,也使媒體顯得態度暖昧或是無所適從,這對媒體來説是一種無形的損失。所以《聯播》在自己寫作和轉播其他重要媒體的評論方面都要加強。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方面是:在新聞報道中,有很多意見混雜其間,這種言論與敘述的混合既使新聞冗長,又使意見不鮮明、突出,還增加了新聞的主觀色彩。
2.新聞
(1) 國際新聞
《新聞聯播》中的國際新聞給人的直接印像是條數少、時間短,多以簡迅的形式出現;平均每天播出4條、時間為2分鐘左右;其單條長度在20~40秒之間。國際新聞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在《新聞聯播》的最後播出,多為事件新聞——既有突發事件、也有預發事件,(突發事件多是戰爭、災害、事故等社會新聞,預發事件多為會議、會談等政治新聞或節日慶典等。)國際新聞比較重視後續報道,尤其是戰爭、災害、和談等新聞,往往要連續報道好幾天,兩個樣本中一共有18條這類報道,佔國際新聞總數的三分之一。從時效看,國際新聞時效性較強,基本由昨天新聞和今天新聞構成。國際新聞不播報新聞來源,沒有同期聲。
國際新聞除了篇幅短孝內容緊湊外,其畫面典型獨特,可以從中窺見外國電視同行的新聞採攝技巧,加上事件新聞特別是突發災禍的震撼力,容易引起觀眾的興趣。但也正是由於它們的短小,和事件性報道的屬性,使有關各國的信息失于片段、零散。中國人對外部世界的認識是應該通過媒介——特別是最具影響力的電視新聞節目以其不同的報道體裁、形式來逐漸加以改善,所以國際新聞豐富內容、改進形式勢在必行。
(2)國內時政新聞
時政新聞總播出時長和日播出時間都超過節目的二分之一,是《聯播》中數量最多、時間最長的新聞,其長度是國際新聞日播出時間的七倍多;時政新聞單條時長平均超過一分半鐘(98秒)。時政新聞時效性非常強,大多數是“今天”新聞,全部是中央臺自己採制。
時政新聞中存在著幾個層面的問題:
① 使用語言。雖然電視新聞畫面能傳達很多信息,但新聞事實卻大多主要是靠語言來傳達,時政新聞更是如此。人們在生活中早已養成了對“聽”的語言的要求,當看電視時,他們下意識地想要“聽”到講話;而時政新聞中大量是由播音員直接播讀領導人講話摘要、會議紀要或新華社稿件,書面語言多,這是與人們生活中習慣於聽的形式相悖的,因為對書面語言要想聽懂、理解、記住比聽口頭語言要求聽者付出更多的努力,而大眾傳播的受眾沒有興趣也沒有義務去做出這些努力,因此最容易的選擇、也是他們在聽到書面語言時的自然反應就是放棄——耳朵自然“關閉”。改變這一狀況的辦法,一是對某些內容重新組織,抓住新聞實質,突出其中的新聞事實,堅決去掉套話、空話;二是要改變時政記者不採訪、少採訪、多用現成新聞稿的現狀,通過現場提問與對內容的重新組織與提煉,讓時政新聞中也充滿了記者的活動和思考(當然不能主觀臆造),使人真正能愛聽,並能一聽就懂。
順便提到的是我們的公文文體也應該有所改變,現在的文體缺乏個性和語言的生動性,任何一個人的講話,把稿件拿給同一位播音員念,根本聽不出來是誰在説話,這種千人一面、千文一辭的文風是不正常的,雖然它可能表達得很準確、很恰當,也很簡練;但將它用於大眾傳播,不僅其傳播效果不會理想,而且對社會還會有更多的不良影響。
② 使用同期聲。時政新聞中除國家領導人觀看演出、晚會等新聞外,鮮有同期聲。實際它應該與其他新聞一樣有記者自己的採訪,並選擇使用有針對性、有表現力、説服力的同期聲來報道新聞的核心內容。這就要求記者在採訪時要將重要的同期聲採錄到。雖然同期聲比念稿語速可能要慢一些,但一句同期聲卻能勝過多句解説,只要抓住事實核心,不面面俱到,傳播效果反會更好。同期聲實在不好選的可以考慮對新聞核心人物進行事中或儘快的事後採訪,抓取到最恰當的、符合媒介要求的同期講話來做報道。精心選擇的同期聲會給人留下清晰的印象,選擇本身也表現出記者的理解、判斷能力。
③ 畫面的運用。時政新聞的畫面以會議新聞為最典型,場景以會議室、禮堂為主,有時幾分鐘長的新聞全是不停地對同一個會場做不同方向的“掃描”,沒有其他鏡頭,畫面單調、枯燥,沒有明確的表現目的,沒有可視性,極易引起觀眾反感,從而放棄觀看。改善的方法可由記者用一些相關的資料性鏡頭插入使用,以輔助表達內容,也産生變化感,增加可視內容。電視臺也要加強資料畫面管理工作,以便記者能夠較容易地用來作報道;而記者也要加強主動性,積極動腦筋改善報道形式。
時政新聞條數多,佔每天《新聞聯播》播出的比例最大,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其自身的重要性決定的。時政新聞往往涉及關乎國家前途命運的大政方針,如重要會議、與外國來賓會見等都會有很多信息,並會對社會生活産生深遠甚至巨大的影響,它們應該有很廣泛、較強的社會興趣;而有關方面也希望通過媒體向社會宣傳此類內容。但是單調的形式卻常常淹沒、干擾了那些重要信息內容的傳播。在報道中不能很好根據媒介特點採訪、加工信息,在新聞中看不到人的思維、感情,聽到的是不易聽懂的書面語言以及雖沒什麼錯誤但卻沒有興味的文章;畫面又是沒有信息、不斷簡單重復、單調乏味的現象。這樣的新聞讓觀眾感到與自己的關係不大、距離太遠,很難喜歡。
④ 深入報道新聞。很多會議、活動本身應該只是成為新聞報道的由頭、切入點,應由此進入實質的、內涵的層面進行報道;而只告知事實的表面現象信息,則難有太大的意義。
時政新聞要適當提出“好看”的標準,記者要從採訪就開始轉變工作方法,目的是要提高時政新聞的傳通率。曾有記者在報道中做過有益的嘗試,使重要內容得到相應較完美形式的配合,取得很好的傳播效果。但如何將這些努力變成一種處理此類新聞的日常的做法,使重要的時政新聞真正變成百姓關注、要看、愛看的內容,目前還是一個有待解決的“難題”。
(3)其他國內新聞
與國際新聞不同的是,《聯播》的其他國內新聞總的來説動態不足,時效性比較差,只有少量的事件新聞。這類新聞中經濟新聞的比例最大,但其時效得分僅為1.6,平均為最近以前的時間,因為它有相當比例的新聞沒有交待採制時間。相對而言,這類新聞使用同期聲的比較多,尤其是人物採訪,而運用現場同期的比較少。這類新聞以正面報道為主,批評報道少。在新聞來源上,這類新聞有四分之三(75.1%)是由中央臺自採,另有12.8%由中央臺與地方檯合作,來自地方檯的稿件只佔新聞總數的7.0%,另有5.1%的新聞來自其他來源。
在這類新聞中需要提出來的是人物新聞。它存在的第一個問題是數量少,人物新聞包括典型人物與訃告兩類,在樣本一中分別為4條和2條,佔新聞總數的3.5%。其次是難以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在典型人物4條中3條有同期聲談話,2條有記者出鏡採訪,雖然報道形式較豐富,但人物是老典型,報道也從舊話題説起,且人物個性不突出,難以引起大家的興趣;訃告則多為評價加簡歷,比較格式化,較少變化也較少感情。
再次是人物選擇比較單一,缺乏多樣化的人物。如這周的新聞中,國家領導人會見了多位外國來賓:蒙古總理、烏茲別克斯坦總統、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執委會秘書長等。其中只有烏茲別克斯坦總統有個人簡歷介紹,雖然內容簡約、信息密集、缺乏個性,但也有勝於無。其他人都沒有介紹。
其實新聞人物報道可以帶出新聞事件與背景,能使觀眾更全面地了解一國、一事,較好克服新聞零碎、片斷的缺點,留下一些個性化、形象化的印象;以人帶事、以點帶面,也較有趣味,這是動態新聞的一個可開掘的領域。
以兩個星期為樣本管窺《新聞聯播》,雖然不能見“豹之全貌”,但一定程度上也把握其大體脈絡。筆者認為,《新聞聯播》在國內擁有良好的品牌形象,在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國家政令,引導輿論,傳播信息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一些積弊也正在日漸影響或削弱著《聯播》的傳播效果。《新聞聯播》只有儘快克服這些不盡如人意之處才能與中國這樣一個大國的國家級電視臺第一新聞節目的地位吻合起來。
責編:邢立雙 |
共2頁 第1頁 第2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