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文章-- 王君超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特邀專家>專家文章  

為“校園媒介批評人“壯行

作者:王君超


    承傳媒觀察網(www.chuanmei.net)創辦人劉磊先生的一番美意,《清華學子媒介批評》專輯與大家見面了。從今天起,清華新聞傳播學子的媒介批評作品,將源源不斷地上載,希望得到大家的關注和指點。
    2001年6月,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出版了我的《媒介批評──起源觀點方法》一書。此後,我一直在關注和從事著媒介批評研究,並應邀從事一些評報實踐活動。今秋,我從主流媒體轉入清華任教,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希望在學術氛圍濃厚的清華園繼續從事這項工作。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既有像劉建明、尹鴻、李彬這樣在媒介批評理論、影視批評、傳播批判理論方面建樹頗豐的學者,同時也有李希光等知名跨文化媒介批評學者。加上清華的學子思想活躍、觀念開放,媒介批評的積極性高漲,因此,我對這裡的媒介批評氛圍感到十分愜意。在平時的課堂討論和課下作業中,我經常發現媒介批評的火花閃現。因此,我産生了匯其“火花”、促其燎原的念頭。這一想法,恰與劉磊主編希望通過網絡弘揚媒介批評的想法不謀而合。
    今年,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聘請富布賴特高級訪問學者、美國的J克萊弗艾諾斯(Enos)博士為研究生和本科生開設了“Media Literacy”課。同時,由學生主辦的《清新時報》上,首期即辟“媒介觀察”專版(後版名改為“新觀察家”),開設了《主流話語》、《評報論刊》、《媒介觀察》等欄目,以學子的視角批評國內外的大眾傳播媒介。
    更為值得欣喜的是,2000級的新聞學子還在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助理、留英博士董關鵬先生的指導下,於今年9月成立了“媒介新觀察工作室”,“主要目的是利用學生新聞與傳播的專業知識和理論儲備,以獨特的視角、全球的視野和批判與建設兼具的眼光,給學生提供鍛鍊實踐和創新能力的機會。”他們不但形成了專人、定期評點新聞和媒體的制度,而且還出版了印刷精美的《媒介新觀察》內部刊物。
    “又喜又氣看《鳳凰》到鳳凰文化”、《<21世紀環球報道>三周來評論》《<三聯生活週刊>40、41期評論》、《評述<中國新聞週刊>2002年第31期》,《評<紐約時報>的World Briefing:Asia專欄》、《談談千龍網的優勢與劣勢》………僅讀一讀這些題目,你就不難發現,這些新聞學子批評的視野是多麼開闊。
    在西方國家,中小學生就開始上“媒介教育”課,媒介批評意識是“從娃娃抓起”的。在我國的高校新聞院係,純粹的媒介批評課程至今仍未走上課堂。但是,國內至少已有3所新聞院係開設“新聞評析”等課程,幫助學生從微觀的角度分析作品和媒介;眾多的新聞媒介開始聘請“外腦”組成專家班子,對自己的媒介吹毛求疵,評頭論足。我在一年前就撰文呼喚“媒介批評春天”的到來,雖然至今仍是“春歸無覓處”,但我相信,隨著媒介批評意識逐步深入人心,隨著社會主義大眾傳播媒介的競爭態勢日益加劇,隨著加入WTO以後傳媒的變局漸顯,媒介批評必將成為守望傳媒和我們文化生態環境的一門“顯學”,而以正確的觀念培養下一代新聞人的批判意識,則是新世紀新聞與傳播學教育的題中應有之義。
    從陸續上載的“專輯”作品中,你也許會覺得,學子們的媒介批評實踐還處於起步階段,他們的作品也不免有些稚嫩。他們之所以有勇氣將作品搬到網上,是希望得到方家的指點和方方面面的批判。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激濁揚清,揮斥方遒。但願這些年輕的校園媒介批評人的文字,能將激情與理性、“尋美”與“求疵”很好地統一起來,讓“批評”成為一種主流的話語,一種時代的品味,一種建設的聲音,一種被批評家們認可的“好的批評”文本。

 


責編:邢立雙
 共1頁  第1頁 


[專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