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視聽》:在音樂劇中探尋新的視聽元素
《新視聽》:在創新中打造品牌
【走進幕後】幾位老師,現在音樂劇越來越熱,你們覺得電視欄目製作和播放音樂劇有什麼優勢嗎? 【欄目主創:劉 真】劇場音樂劇一晚上最多1000來名觀眾,但我們的電視情景音樂劇一晚上恐怕有上千萬吧。而且劇場音樂劇一年也就一兩台、兩三台,但我們是一週一個讓您開懷的故事。 【走進幕後】恐怕喜歡音樂劇的人很多都是專業人士,電視的音響效果能代替舞臺的效果嗎?會不會只吸引了拿電視當消遣的大眾,而真正的音樂人卻不屑一顧呢? 【欄目主創:劉 真】音樂人太有文化,他們從來不看電視。所以,電視不是辦給他們看的,再次強調,電視是辦給中老年觀眾的。這是收視率事實證明過的。 【走進幕後】那《新視聽》也是給中老年觀眾開辦的了? 【欄目主創:劉 真】不是為他們開辦,而是只有他們看電視。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小品當年的興盛是從體現普通農民的生活開始的,因為中國有近十億農民的受眾,《新視聽》推出音樂情景喜劇《心靈俱樂部》主要面向的受眾是哪些人? 【欄目主創:劉 真】面向所有觀眾。但真正收看的主要是以城鄉結合部,80%農民觀眾為主的電視消費群。這是收視率之依據所在。 【特邀嘉賓:蔡明】我認為受眾面還是很廣泛的,我們第二集就叫《民工的愛》,來俱樂部的各種職業、年齡都有,痛苦也是不一樣的,人活著都很不容易,會遇到各種不同的困難和痛苦,“心靈俱樂部”也許不能徹底的為您解決問題,但如果看了我們的節目,您有一份釋然,那就很好了。
【黛玉葬花花飛落】都説一個品牌的打造要兩三年的時間,《新視聽》推出這麼久一直不溫不火,是不是還缺乏一點出擊的力量?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劉真老師談談自己的看法?黃老師是否關注這個節目?對此怎麼看? 【欄目主創:劉 真】有很多播出時段、週期方面的客觀因素。但根本上説還是因為看電視的中老年觀眾偏多,流行音樂的消費需要年輕人,而年輕人大部分去上了網吧,或者聽MP3,或者直接去卡拉OK廳喉嗓。 【特邀嘉賓:黃定山】在有時間的時候我還是會關注這個節目的,而且在我休息的時候,我會經常在這個節目中聽到一些好聽的歌,還看到他們推出一些新的歌手,而且我從製作電視的角度來説,我覺得這個欄目還是很有新意的,不溫不火,有些作品是需要你細細的品味的,而且它會有它固定的受眾群,所以我覺得我們做電視的很重視收視率,但是我作為藝術創作和普通觀眾的角度,我看電視更注重自己內心的感受,而不是一種大眾的收視率來決定我是否看,所以這個節目我還是很喜歡的,當我靜下心來去感受它的時候,它有很好的歌聲、音樂,有我比較喜歡的歌手,同時整個舞臺的設計都會給我帶來很新鮮的感受,有些東西是需要有出擊的力量,有些就是需要你持久性,需要你靜靜的去感受它,所以我想《新視聽》可能就是這麼一個節目,所以如果當你很靜靜的看這個欄目的時候,還是會感受到不一樣的地方,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
【蝌蚪貝貝~】蔡明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喜劇演員,但是在音樂劇中是不是也屬於初涉?為何加盟這個劇的演出呢? 【特邀嘉賓:蔡明】我從去年開始學習聲樂,在學習中我發現音樂的魅力是其他藝術形式所無法代替的,所以想挑戰自我。 【蝌蚪貝貝~】在參與中是否感受到這種挑戰了呢? 【特邀嘉賓:蔡明】是的,因為音樂劇對我來説是很陌生的,真的很想把它演好,只能慢慢摸索著進步吧!請看我們的第二集,我還沒看呢,但工作人員都説第二集比第一集好看。
【芒果檸檬水蜜桃】“音樂劇誕生時代表了窮人的心聲,是反抗權貴的武器,當這種傳統美德漸漸喪失後,音樂劇也衰落了”。《新視聽》將音樂劇搬上熒屏想代表誰的心聲? 【欄目主創:劉 真】不代表誰的心聲,只是借音樂劇這個洋的外包裝形式來裝最通俗的喜劇節目。重要的是它是中國第一個電視周播欄目的情景音樂劇。我去劇場看過所謂的音樂劇,如果是電視,你恐怕忍受不了十分鐘就要換臺。我覺得我們的情景音樂劇更能讓人放鬆,更好看。
【s秋水伊人s】《新視聽》的受眾定位是什麼?收視率如何? 【欄目主創:劉 真】應該説所有的電視觀眾受眾都是一樣的,以中老年觀眾居多,收視率有高有低,因人而異。 【s秋水伊人s】這個回答太籠統了,也不很認真。每個欄目在線都非常準確的説出了自己的受眾定位,收視率的百分比,而且張越來做在線的時候特別實在的説了自己欄目面臨的實際問題,這種態度值得讚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