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海峽兩岸》
《海峽兩岸》欄目的創辦及收視分析
【冒氣泡兒】當前《海峽兩岸》節目僅分為兩個版塊:“熱點掃描”和“熱點透視”,但由於時間限制,會不會使“熱點透視”的深度不足?幾位嘉賓認為有沒有必要擴充欄目版塊,製作類似《新聞調查》一樣的《台灣觀察》什麼的? 【特邀嘉賓:劉紅】我的看法是,關於對臺的內容和時間可以增加,我想《海峽兩岸》欄目他們也在考慮這個問題。當然,增加什麼樣的節目,肯定要經過廣泛的調研討論。總之,你的這個建議是很有價值的,因為關心台灣問題的人很多,希望了解台灣信息的人很多。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海峽兩岸》定位為時事新聞評論欄目,其中評論板塊的設置為節目把握言論的度提高了一定的難度,請問幾位嘉賓《海峽兩岸》對臺時評的度應如何把握? 【特邀嘉賓:劉紅】這個問題事實上是對臺宣傳系統遇到的一個普遍的問題,這也是由台灣問題本身的複雜性決定的。實際上,只要掌握充分的資料和信息,只要充分尊重兩岸中國人的感情,只要把握兩岸關係朝着祖國統一的方向發展,對臺評論完全是可以做好的。現在報道和分析臺情的媒體很多,尤其是有一些報紙走在前面,《海峽兩岸》只以它的權威和全面主打,可以説形成了比較活潑,又能抓住重點的局面。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據最新一期央視-索福瑞調查顯示,《海峽兩岸》在央視四套節目中排名第六,收視率為0.42%,約有500多萬人在收看本欄目,兩位主創對這個收視業績是否滿意?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劉紅老師認為《海峽兩岸》的發展前景如何? 【狼心&狗肺】也想知道王製片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欄目主創:王文昌】《海峽兩岸》最近的收視率基本上是處在CCTV-4收視率排行榜前十名的3—7名,我覺得基本反映了欄目組全體創作人員的努力程度。收視業績尚可,但是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因為電視媒體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未來是否內保持在這個位置,或者名次上升還是要看我們面對挑戰的態度以及應對挑戰的能力。另外,台灣問題近來成為眾多媒體爭相報道的焦點,讓我們備感競爭的壓力。但是我們已經做了很多準備,包括更多的網羅台灣問題專家、更多的台灣問題信息、更深的和更新的分析問題,我想觀眾是會認可我們的努力。 【特邀嘉賓:劉紅】可能是因為我搞對臺研究的原因,我對《海峽兩岸》的發展前景看好。首先關心台灣問題的人很多,只要《海峽兩岸》欄目把節目做好,就會有收視率。第二,台灣的熱點很多,民進黨方面經常無事生非,有事生事,關心的人很多。第三,台灣問題有它的複雜性,報道、分析、研究的空間很大,《海峽兩岸》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事實上最重要的還是坐在這裡的王製片、張策劃,只要把節目做好,《海峽兩岸》在現有的基礎上要上一個臺階和提高收視率,我是很有信心的。
【向左走向右走3】《海峽兩岸》創辦於哪年? 【欄目主創:王文昌】1996年年初,紀念“江八點”發表一周年時創辦。
【448831】新一年很多節目都會改版,請問《海峽兩岸》有沒有改版計劃? 【欄目主創:王文昌】老改版也不好。我們目前的辦法是做好內容。《海峽兩岸》的節目宗旨是“跟蹤海峽熱點,反映兩岸民意”,要做到這一點非常不容易。當然,在具體的選題上,我們要跟蹤臺海問題的焦點和熱點,我們絲毫不能懈怠。
【柳成敏】我發現《海峽兩岸》節目演播室很有特色,請問你們最初是怎樣去設計的,有什麼內涵? 【欄目主創:王文昌】謝謝你。從海峽兩岸的直觀感覺去設想的,兼顧以前演播室的元素和風格。如果您覺得還算有特色,我們已很知足。
【向左走向右走3】《海峽兩岸》經歷了哪些重大事件?是否有過變革? 【欄目主創:王文昌】《海峽兩岸》從1996年年初創辦以來,名字改了,從《海峽兩岸關係論壇》改為《海峽兩岸》。播出長度和時間也有變化,最初是每週一期,每期30分鐘,而後在2002年,改為一週5期。2003年5月開始,每天播出一期,每期20分鐘。
【柳成敏】請問最近台灣有什麼熱點問題? 【欄目主創:王文昌】春節包機、立法機構領導人變化、辜振甫先生弔唁活動。 【欄目主創:張軍軍】有關兩岸的熱點問題第一個應該是春節臺商包機,這項活動正在進行中;第二個就是賈慶林主席在“江八點”十周年紀念會上的講話,這個講話反響很強烈;第三個是海協派孫亞夫、李亞飛到台灣弔唁辜振甫先生;第四個是祖國大陸正在制定《反分裂法》。
【中國吉祥0】《海峽兩岸》在海外的收視情況如何?尤其是中國台灣的觀眾的收視情況? 【欄目主創:王文昌】 謝謝你提那麼專業的問題。目前中央電視臺收視率調查範圍僅局限於大陸地區,台灣及海外還沒有系統的收視率調查。但是我們曾經委託過一些專業機構,在台灣做過一些調查。在2003年以前,CCTV—4在台灣的佔有率還是很不錯的。台灣當局封殺CCTV4以後,情況就不一樣了。但是還是有很多熱心的台灣觀眾用自己的辦法繼續在收看《海峽兩岸》。有的台灣朋友還從美國等地專門錄製《海峽兩岸》的節目,帶回台灣送給人看。在海外華僑華人中,《海峽兩岸》的影響很不小,現在有很多海外朋友非常樂意到《海峽兩岸》來做客。我們想儘快委託一些有公信力的收視率調查機構在台灣地區和海外做調查,這樣我們可以更好地為台灣觀眾和海外朋友服務。
【狼心&狗肺】請問王製片:你們節目的收視情況怎麼樣?台灣同胞看得到嗎? 【欄目主創:王文昌】有很多的台灣朋友可以看到。比如,在大陸的臺商、在海外的台胞、在台灣通過安裝天線收看的朋友。
【中國吉祥0】請問《海峽兩岸》的觀眾主要是什麼人? 【欄目主創:王文昌】很難回答。我們現在做的最認真的一件事就是分析《海峽兩岸》的觀眾,分析他們關注什麼、關心什麼、思考什麼。但是觀眾的年齡、文化水平、分佈地區等等不盡一致,要讓他們都滿意可不是容易的事。目前《海峽兩岸》的觀眾,我個人感覺應該是具備一定文化水平、關心臺海問題的群體。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兩岸人民的收視具有什麼樣的不同特徵?如何針對不同的收視特徵製作節目? 【欄目主創:王文昌】兩岸觀眾的收視心理確實不一樣,我做過一些分析,比如台灣觀眾對新聞娛樂化比較認同,更注重實用,所以《海峽兩岸》節目的監製李海明先生非常強調節目信息的有效性,我們在努力地做。
【萬里長城永不倒10】海峽兩岸是個有品位的欄目,可惜節目形式缺乏活潑,太正規正矩了。請問王先生是否這樣認為? 【欄目主創:王文昌】《海峽兩岸》是個新聞評論性的欄目,可能不適合太花哨,當然活潑是應該的。目前,我也感覺稍板了一些。
【萬里長城永不倒10】王先生,作為欄目負責人,您最喜歡用什麼樣的部下。我是否有機會。 【欄目主創:王文昌】能幹、會思考、能共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