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批判 > 電視批判特別策劃——CCTV 優秀電視欄目在線 > 正文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海峽兩岸》


  《海峽兩岸》欄目在對臺宣傳方面的意義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海峽兩岸》是中央電視臺惟一的一個涉臺時事新聞評論欄目,兩位嘉賓認為《海峽兩岸》欄目在對臺宣傳方面有何積極意義?
  【特邀嘉賓:劉紅】從兩岸關係的實踐看,《海峽兩岸》欄目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一是新聞性,及時把島內和兩岸關繫上的事情告訴給大家,具有很強的新聞價值。二是分析性,在《海峽兩岸》欄目中,很大一部分是分析類評論節目。每當島內出現大事,兩岸關係出現大事時,《海峽兩岸》及時分析事件的背景、內容和影響,起到了政治導向的作用。三是系統性,在《海峽兩岸》欄目中還有一些是專題節目,比較完整地系統地展示某一事件、方針、人物的來龍去脈,具有比較高的欣賞價值和保存價值。《海峽兩岸》依靠這種全方位、多角度、分層次的報道、分析,具有其他媒體不可替代的作用。當然,《海峽兩岸》還有不少需要改進的地方,特別是在增加不同年齡層次、知識結構、專業工作的觀眾上面下工夫。

  【向左走向右走3】如何做到深度報道的“深”?怎樣去深入採訪的?以台灣選舉期間製作的節目為例談談好嗎?是不在挖掘上有不足?
  【欄目主創:王文昌】2004年的選舉,我們想表現好點,所以在2003年年底就開始做了《透視台灣政黨選舉策略》系列片,詳細分析了台灣各政黨選舉牌,諸如文宣牌、離間牌、福利牌等等。據説,節目在台灣引起了很多的議論。在320選舉糾紛,以及後來驗票之爭等等事件我們也給予了及時的報道,應該説我們做的比較努力,但是要是深度應該是還有很多不足。但是信息有限,難免有時隔靴搔癢。
  【營養型玉米】説得非常中肯。
  【特邀嘉賓:劉紅】這個問題要做好是有難度的,這是除了新聞評論類節目本身的難點之外,還有台灣問題比較複雜,涉及的因素和方方面面的難點較多,所以要在深度報道上做到做好一個“深”字不容易。對於一個台灣問題,首先是觀眾不同,兩岸同胞的價值觀、欣賞能力有較大的區別;其次是掌握資料上的差別,在第一時間內把握和處理方方面面的資料有難度;第三,台灣問題涉及的政策性很強,關注的人很多,社會反響比較大,確實有眾口難調的問題存在。所以,要做到深度報道的“深”,需要比較好地處理三類問題。從以往《海峽兩岸》的節目看,有的是做得比較好的,特別是在一些專題片中和重大事件的節目很有看頭。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央視節目並不能在台灣落地,《海峽兩岸》能真正拉近兩岸人民的距離嗎?劉老師對此怎麼看?
  【特邀嘉賓:劉紅】四套節目不能在台灣落地是很遺憾的,《海峽兩岸》作為兩岸同胞相互了解的窗口和渠道做了很多工作,推出了很多有欣賞價值,有水準的節目。從90年代中期開始在台灣落地,受到了不少台灣同胞的肯定。應該是在2003年春,台灣新聞主管部門取消四套在台灣的落地,這是違反兩岸信息交流的宗旨的,對大陸媒體是不公正的。實際上,從現在的信息交流看,要想割斷大陸的新聞媒體的節目很難做到。與其這樣,還不如像以前一樣恢復四套在台灣的落地。

  【追蹤追蹤追蹤】《海峽兩岸》台灣方面的信息來源是哪?我看到有些是台灣媒體的,那能保證和我們的報道視角是相同的嗎?
  【欄目主創:王文昌】是的,《海峽兩岸》台灣方面的信息很多都是來自台灣媒體的,目前我們臺有兩位駐站記者,有時會發回一些報道。更多的我們是採用台灣電視媒體、報紙以及通訊社的消息。《海峽兩岸》的報道視角與台灣的媒體視角肯定會有區別,尤其是信息評述部分更會不一樣。

  【柳成敏】我覺得《海峽兩岸》以後的發展,就是台灣有事就看《海峽兩岸》。請問兩位主編如何看?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你這是對他們提出了強勢品牌要求啊。
  【欄目主創:王文昌】我覺得您對我們提出的要求很合理,我們也想朝這個方向努力,不過我們現在還有很多條件不具備,比如人力、設備、經費,以及播出時間等等。我們做過一些調查,凡是臺海有熱點的時候,關注《海峽兩岸》欄目的觀眾會更多。我們會努力的!

  【448831】為什麼有時候在節目中看到很多畫面是有遮擋的?
  【欄目主創:張軍軍】遮擋的原因一是為了保持電視畫面的乾淨。二是台灣電視畫面上會出現一些政治性的標誌,這些標誌我們並不認同,所以我們需要做一定程度的修飾。

本篇文章共有 6 頁,當前為第 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