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嘉賓為欄目獻技獻策
【love TV】《梨園擂臺》裏勝出的選手有沒有專業標準的,如果有作為專業的京劇演員他們會不會有壓力? 【欄目主創:侯洪濤】參加《梨園擂臺》的參賽選手,一個入選前提就是他本身不是專業演員。如果是專業演員的,那麼也必須是離開專業團體三年以上的才允許報名。所以,您提的這個問題在《梨園擂臺》欄目目前不存在。當然,在梨園行裏戲迷票友比我們專業的還要火爆。我們有些選手對戲曲的酷愛已經超出了我們很多專業的演員,這部分選手其水平和京劇演員可以説是很接近的,當這樣的戲迷票友與專業演員同臺演出的時候,我想我們專業演員也會感到一種壓力。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電視媒體應該如何將戲曲這個中華藝術的寶貴財富向國人乃至世界人們展示和傳播,請嘉賓談談你們的看法? 【特邀嘉賓:趙曉東】不遺餘力的向國人乃至世界人展示傳播民族戲曲,是電視媒體的責任,我非常痛心、非常惋惜梅蘭芳大師沒有能夠活到今天,如果有今天的傳媒,梅大師的藝術會更為世人所認知,世界可以更好的了解梅蘭芳、了解中國,網絡傳媒出現的太晚了!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就《知識窗》來説,你們認為考察什麼樣的知識範圍更合適?僅僅是戲曲知識嗎? 【特邀嘉賓:趙曉東】《知識窗》是以戲曲為主體的大文化節目,戲曲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文化知識越淵博對戲曲的認知就越深刻。
【藝焓】梨園擂臺製片人你好!請問製片人,你們通過網絡與觀眾交流這種方式很不錯,我已經參加了兩次,但我擔心更多的票友可能並不太熟悉這種方式,你們還會建立更直接的與觀眾交流的渠道嗎?特別是對北京以外的京劇票友。 【欄目主創:侯洪濤】戲曲藝術可以説是中國古老的文化,而網絡是最時尚的現代科技,這兩者的確現在還存在著很大的距離,往往喜歡戲曲的戲迷票友對網絡是陌生的,而對最時尚的現代科技的成果—網絡,熟悉的朋友又對戲曲比較陌生。所以,我認為在網絡上與觀眾交流戲曲雖然説是一種很不錯的方式,但成效不會很大。我們希望全國的戲迷票友觀眾們可以通過來信來電的方式與我們交流,我們也會很樂意通過這樣的形式跟北京以外的京劇票友和戲曲愛好者們交朋友。
【50年裘迷3】《梨園擂臺》在適當的時候可以開闢《地方戲曲擂臺》,我國各個地方戲曲的業餘愛好者是很多的。當年,我在西藏自治區工作,那裏的甘肅、青海、河南人集中,四川人也多,他們非常喜愛他們。家鄉的地方戲曲秦腔到處流行,豫劇、川劇都有很大的市場。在那物資匱乏時代,他們聚到一起,談的是家鄉話,唱起家鄉戲,兩淚縱橫。地方戲曲的戲迷數量和京劇愛好者的數量相比還有點差距,但是,他們分佈區域廣,他們也很希望在中央電視臺奉獻自己的藝術和愛好。我想在條件成熟後,應該開闢地方戲曲版的《梨園擂臺》,做這工作有一定的難度,但越困難我們勁越大。 【欄目主創:趙保樂】我們欄目組幾次在討論節目構成時想把地方戲曲融入《梨園擂臺》,但由於地方戲曲分佈廣泛,選手和評委都需要從祖國四面八方請到北京,受經費等諸多因素影響,所以一直推遲到現在,爭取新的一年當中能夠實現這個目標。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嘉賓們能談談戲曲節目主持人具備什麼樣的素質? 【特邀嘉賓:趙曉東】電視節目主持人的基本素質加上對民族文化、對民族戲曲的深入了解和體現。 【欄目主創:趙保樂】首先得愛戲、學戲、懂戲,還有一條,得具備熱忱地為所有戲迷票友服務的精神。在主持中學習,在學習中主持。
【種高粱的人】請問欄目組是否收到過觀眾來信反映其不足的地方?對其不足地方,你們打算怎麼改進? 【欄目主創:侯洪濤】欄目組自從開播以來,收到了大量的觀眾來信和來電,有一部分是肯定我們的成績、肯定我們的長處的。也有一部分是提出建議,指出不足的。還有一部分是對我們提出批評的,對於觀眾來信反映不足的地方,我們都經過了認真的思考和研究。欄目組也不斷地招集票友專家開研討會、策劃會,也在不斷地改進當中,如果您經常收看《梨園擂臺》欄目的話,你也會發現不斷地在微調著我們的欄目。觀眾來信反映的不足的地方,意見並不是很統一,有些批評的意見在另一部分觀眾來信當中是肯定的,有些肯定的在另一部分觀眾來信當中是批評的。所以,我們對於這類的意見還沒有付諸實踐。不過,我們欄目組勸阻同仁非常重視觀眾的來信和來電,我們也希望您不斷地關注我們的欄目,不斷地給我們提出意見。對於我們的不足之處,請予以多多的批評、多來信來電反映,我們會接受意見,並不斷地改正我們的不足之處。把欄目辦的更好,更貼近我們的戲迷票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