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節目中專家解讀的尺度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專家的解讀往往對股民具有一種指導性與傾向性,請問董老師,你在做節目的時候,是如何把握這個尺度的? 【特邀嘉賓:董 晨】我認為,我在電視做節目和在報紙上寫研究報告存在很大的不同。最關鍵的是必須尊重廣大投資者觀眾的感覺,在力求用嚴謹的語言表達我的觀點的同時,還要讓每個觀眾容易接受。要做到這一點,我是這樣要求自己的:一是,每年最關鍵的買賣點都不會超過5次,因此我要求自己一年出彩的節目也不要超過5次。二是,大多數時間不把重點放在趨勢判斷上,而是幫助觀眾補充自己的專業知識。這樣的節目往往比較平淡,但正是這樣的平淡突出了關鍵時刻的判斷力和執行力。 【自立photo】透徹啊!!!!
【晉小樓】董老師的快嘴,與韓老師有一拼吧。 【特邀嘉賓:董 晨】我最近正在練習放慢我説話的頻率,尤其是要經過思考再説話。如果有一天我説話速度慢了,一定是我更成熟了。 【晉小樓】不要啊,千萬不要放棄你的特點啊。要知道韓老師如此受人愛戴,與他的鮮明特點分不開啊。
【三公為首】希望請到的股評人士多談一些股市的深層次問題,如董晨先生能不能談談國外市場的新股發行高溢價的情況,發行時是同股同價嗎? 【特邀嘉賓:董 晨】證券市場直接涉及到不同投資者的切身利益,如果到各地宣講,必然不同的投資者得到信息的時間前後是不一樣的,對全部投資者也是不公平的。監管部門是裁判,而不是比賽隊員,因此他們目前的沉默態度是嚴謹的。第二個問題,國外股市基本不存在發行高溢價問題,發行後所有股份都是流通股,但有的股份有鎖定期。股權分置確實是制約中國證券市場的一個關鍵性問題,但目前全面解決的條件並不成熟。實際上我認為,國有股流通的最終結果就是私有化,涉及到經濟制度的根本變革,應慎之又慎。在股權分置的情況下,證券市場可以通過強制性分紅、分類表決制度、更嚴格的信息披露制度、高管持股計劃、降低發行價格等方式,對衝股權分置的危害。如果上述措施被採取,完全可以使股權分置不構成證券市場的利空。
【種高梁的人】今早三大證券報頭條新聞,都提到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證券法》修正案草案,股票溢價發行無需監管機構批准,發行價格應該主要是通過市場機制來形成,那現在審議情況怎麼樣?對這一事件業內人士有什麼看法? 【特邀嘉賓:董 晨】審議結果要在本週六才能出來,由於發行價降低,仍然有利於上市公司進一步通過首發和增發進行融資。因此並不對市場構成完好的利好。實際上如果能夠限制上市公司融資的動機,尤其是通過強制性分紅提高融資成本,這項政策才能變成一項實質性利好。
【stockshark】現在管理層缺少創新,不過號召券商創新倒可以彌補自己的不足,《中國證券》現在節目時間比較充裕,完全可以開設一個小欄目來給大家介紹介紹,成熟資本市場是如何成長髮展和創新的。其中很多節目內容可以徵集網友的意見,網友中有很多高水平的朋友,他們的策劃能力高深莫測。 【特邀嘉賓:董 晨】中國證券公司目前陷入的困境如何形容都不算過分,再不創新,將成為制約證券市場向前發展的主要障礙。目前幾乎所有的證券公司(包括華夏證券)都在借鑒國際投資銀行的成功經驗,在提出自己的發展道路。因此,當這些經驗成功被運用以後,證券市場將順利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例如,引進外資、改造國有的證券公司、實行經紀人制度、改革現在的融資炒股,根據我的研究,我已經看到了中國證券市場和證券公司光明的前景,確實應該把這些情況及早地通過節目告訴大家。
【糊塗小冬瓜】那麼前景是什麼,現在能否透露點? 【特邀嘉賓:董 晨】華夏證券對監管部門提交的一份建議是:在中國入市三週年(2004年12月11日)後,兌現承諾允許外國投資銀行出資33%參股國有證券公司,全面停止現在的證券公司委託資産管理模式,改造現在營業部經營成本過高問題,實行經紀人更加密切服務核心客戶,發展集合性理財業務,讓證券公司在國有股流通過程中發揮保薦人和財務顧問的關鍵性作用。以上這些建議完全可以解決社會對證券公司的悲觀前景預期。當然,所有這些措施被採取,需要一個週期。但我認為,僅僅是這樣一些政策建議,對現在的股市也是非常重要的。
【糊塗小冬瓜】請問董先生:假如我們的股票市場發生股災誰應對此負有責任? 【st0917】按滿倉比例負責。 【特邀嘉賓:董 晨】從設立股票市場的人到管理證券市場的人,再到每一個證券市場參與者,都應該擔負一定的責任。我也願意在其中負一定的責任,到那時,我的責任是沒有發揮我的研究力量,阻止這一切發生。
【糊塗小冬瓜】在問董先生一個問題,為什麼機構投資者對起訴上市公司造假不積極?謝謝! 【特邀嘉賓:董 晨】對於公募基金、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機構投資者而言,之所以不起訴上市公司造假,肯定是因為還有比此更惡劣的事情沒有解決。如果不談這個問題,我想公募基金雖然實力龐大,但所擁有的都不是自己的資金,他們也不願意保持高調的投資風格。息事寧人,往往成為這種代客理財模式的最大的副産品。個人投資者對起訴上市公司造假非常積極,無非因為錢是自己的。 【糊塗小冬瓜】這就是我們證券市場的悲哀之處啊!
【古道行人】董先生你好:作為一個投資策略研究人,面對國內外股票市場多數人虧損的客觀情況,你是建議個人投資者提高素質繼續戰鬥,還擇機離開市場去投資基金呢。 【特邀嘉賓:董 晨】我見到過從幾千萬賠得剩幾十萬的,我也見到從幾十萬賺到幾千萬,目前還活得好好的。世態炎涼,人生冷暖,我見得太多了。還是我一貫的觀點,如果要炒股票,這個錢一定要是你富餘的資金,並且不能超過全部財産的20%。在這一前提下,採取任何的後續投資措施,我都認為這不會影響你成為一個快樂的投資人。
【廣州森堡】董晨先生,看了你的發言,是否可以這樣直接了當地下個結論:管理層決策的標準只有一個——兩利相較取其重,兩害相較取其輕。沒有什麼是不可以犧牲。 【特邀嘉賓:董 晨】我相信管理層最大的利益在於保護投資者的利益,這是他的長期利益和根本利益所在。他們或者沒有實力,或者沒有經驗,去維護這一切,但現實會教育他們。我希望大家都能看到這一天。
【我也愛五指山】董老師好,你可以談一談對股評人的看法嗎? 【特邀嘉賓:董 晨】目前的股評分成兩大支流,一個是證券公司的研究所,他們依附基金公司,倡導價值投資,現在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也符合國際慣例。但中國的證券分析師從業年限較短,自身年紀較輕,實際結果是經常拿幫助別人投資失敗來作為自己的經驗積累。另一個是獨立運作的投資諮詢機構,為了獲得營業收入,傾向於短期投資建議,靠噱頭來引起關注。這樣一種方式發展前景暗淡,但他們對市場反應的靈敏度也值得肯定。有兩種看法我需要強調:一是認為證券分析師有意不説真話,實際上我很少見到這樣的分析師,他們挖空心思想預測準後市,只是能力有限。二是認為證券分析師是“莊托”,實際上他們大多數人只是被機構投資者的投資思路所限制,無法跳出這個框框。優秀的證券分析師從來都是少數,正像好的股票一樣,都很少。
【m090】各位好,我有一個想法,不管對不對還是提出來,前幾天李融榮説:中小企業版要高全流通,結果中小板股票大跌,過兩天我在網上看到國資委付主席説:現在中小企業板不搞全流通。我就搞不明白,這樣的大事怎麼這樣、隨便表態?我建議對這樣的類似情況,中國證券及時採訪李融榮和付主席,核實一下,到底是哪上出問題了,是他們説的嗎?怎麼才隔兩天步調就不一致?而且還要建議他們不要代表個人觀點,這是大事。 【特邀嘉賓:董 晨】中國的政府管理部門過度關注證券市場的走勢,一般情況下,他們是希望自己的表態能成為利好的。我曾經見到政府官員聊天的時候説,他們經過調查認為,中小企業板全流通是利好,李融榮才欣然做上述表述的。誰知道市場輿論大變,於是趕快轉調。2001年的國有股減持各方的表態及後來的轉調也反映了這一情況,這説明政府部門對證券市場確實太不了解了。由於我經常能夠接觸到上下各種信息,我對這樣的南轅北轍經常持寬容態度。我想大家也應該這樣,對政府要求太高了,傷害的只會是自己。
【雅客0815】請問董先生像前期媒體説的“三一重工”的民企信譽危機在中國股市裏多嗎? 【特邀嘉賓:董 晨】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提高上市公司的違規成本,增加擬上市公司的發行成本,提高信息披露的違規成本,實行強制分紅。民營企業的經營機制肯定比國有企業好,但管理太松了,好人也會變成壞人,甚至比壞人更壞。因此關鍵是市場制度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