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深只因愛切:將《讀書時間》批判到底!
恨深只因愛切:將《讀書時間》批判到底!
【天下最獨】十套的節目給人感覺永遠是主持人跟嘉賓在那説啊説個不停,你們是做電視的,不是做廣播的,多想想電視語言吧,脫口秀也可以,但你們做得過實話實説嗎?還有講述?既然是電視就應該多在形式上下工夫,比如專題片什麼的。我覺得向專題片這個路子走好,不是我打擊各位,再這麼訪談下去真的關張大吉了!改吧,趕緊改!以華製片,姚主編,朱先生的智慧還有我們讀書時間可敬可愛的編導們老黃牛的精神,我就不信做不好?
【關注秧視】談《我只養你十八歲》:
開頭處不就是一個跟MTV似的東西嗎?還沒有什麼畫面美感,音樂也一般,只是想法上獨到了一點罷了,製片人也不用引以為豪!
毫無結構而言,首先要講個故事吧,讓老周把為什麼寫這本書要説出來,還沒等老周説呢,主持人就讓那個有點變態的郝什麼老頭在那兒説,而且也太主觀了吧,這樣的觀點也可以播出?(下次也請我去得了,我一定表現得比他變態!説不定我也能當個主持人什麼的,可比你們的主持強多了!)這樣老周原本要交待的
東西都沒了!主持人笨呢?還是編導笨呢?
而且養你十八歲裏的主角兒子,現在在幹什麼?活得怎麼樣了?一點交待沒有?誰還有興趣看這本書?就看兩個人打嘴戰嗎?那些現場發言的人,觀點雷同,也要有不同意見嘛,結果一有不同意見就是那個老頭兒在那大放厥詞,再説了就算他成功了,他兒子怎麼不説説呢?也不能是單方面的啊。咦?這個節目講誰啊?是那個老頭兒的故事還是老周的故事?所以編導思維混亂。
至於主持人嘛,算了,也沒什麼必要説了。
【niybz】你們好,我是參加了這個節目錄製的觀眾。第一次參加錄像,有點緊張。不過我覺得上面的那位説得挺對。
【嘉賓:華越】不好意思,這片子基本是我編的。可能我沒編以前的片子更適合你的胃口,得罪了!
【關注秧視】對不起,我不知道是您編的,失敬了。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吧。
【嘉賓:華越】不存在對不起的問題,我編的一樣有敗筆,只不過我是在批評中長大。
【niybz】而且現場的時候,放的片子有講老周的兒子現在的生活狀態,而且也有他説他想他父親,可是節目播出後,這些都沒了?不知道為什麼?
【嘉賓:華越】主要是時間不夠,您沒發現我們把“書友評書”板塊都省略了麼?
【niybz】原來是這樣。我還是覺得現場溫情一點,有父子情。可播出來的片子像是兩個對立的個體,格格不入似的。
【嘉賓:姚友霞】我們現場錄製時間是2小時,節目播出28分鐘,當然會有省略。現在的想法是,把《讀書時間》現場錄製變成一次文化活動,節目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希望能吸引更多的讀者和觀眾參與我們的節目。
【綠茶】給欄目負責人,在一個這樣一個傳統的文化節目,智慧贏得觀眾的尊重.跳出那個界限吧!而不是要死死盯住現在的事,現在的人.。
【嘉賓:華越】如果你連續關注前二十期節目,你會發現我們不斷想跳出那個界限,但是要達到大多數人都滿意的境界,還得“眾人拾柴”啊!謝謝對欄目關注。
【烤串】不是一個節目定位的問題。讀書和娛樂不一樣,本就是個小眾的事。讓大多數人滿意,那是不可能的。還是先顧著自己節目定位的人群吧。華製片,不要貪多嚼不爛!
【嘉賓:華越】關鍵是如果我只關注小眾,還沒等我嚼,節目就被末位淘汰了!
【綠茶】欄目做了很多的改變,放下了一點架子,更大眾化了,一個這樣好題材的欄目做到現在不容易,現在是不是在不斷的摸索過程中??好像沒有了以前的好味道!比如:最近的一期有關<我只養你18歲>那本書,這是本可以引起人們很多思考的書,可欄目沒有涉及到深處,不知主持人的觀點是不是就是代表欄目觀點?唸唸不望自己是個人,非要把一些人、事、一種文化放在一種界限之內? ,
【蒲湖散人】現在人們娛樂和獲取資訊的方式實在太多了,所以電視製作人們也要有平常心,不要太浮躁,更不要指望一個節目如何衝高收視率。但該努力的還是要用心用力去做。明白的觀眾是看得出來的。像老周那一期開頭一分鐘我也認為是做得很地道的電視味!!!
【綠茶】讀書時間,時間都不是在讀書,時間就向在主持人拼命的在向觀眾賣書。
【泥巴6031】讀書 時間,能否注重些更有價值的,不要總是什麼郭敬明啊,那小子真帥的東西,那些更多的是中學生的東西,有時就是無事呻吟的東西,非主流,生活那就是光是那些個樣子呢?
【小葵10】我仔細閱讀了諸位的簡歷,發現了一個問題,諸位似乎都與傳媒有關而與讀書無關,如果諸位做這個節目的話,是一定做不好的。
【烤串】是的。現在《讀書時間》走的路子,就是不讀書的人的路數。
【嘉賓:華越】需要明確的一點是,我們聚集在一起是在做關於讀書的電視節目,而不是僅僅是讀書。明確的説,我們就是在做傳媒。
【小葵10】我想做傳媒大概象賣襪子,如果你連你所賣的襪子的質地和工藝都搞不清楚,怎麼賣你的襪子?
【關注秧視】傳媒做的也不到位!請製片人思考一下,怎麼把節目做成大家愛
看的形式!!
【綠茶】以前的讀書時間,我的感受是內斂而尖銳,總是能讓觀眾撥開表面看到本質.讓人第二天還在思索.現在實在另一種目光的回望,這時主持人已經激起了層層的疙瘩.
【郭大路7】華越先生曾對媒體表示:“讀書本身是非常個人化的,節目再採用個人化的交談方式很難引起大多數人的共鳴。”我倒覺得節目缺少的就是個性化的見解。中華讀書報、三聯生活週刊上的書評為什麼好看?就是有見解。試問內容四平八穩,既缺少趣味,又沒有深度,怎麼談得上出彩?怎麼引起共鳴?
【嘉賓:華越】如果把《中華讀書報》、《三聯生活週刊》的書評原封不動的搬上電視,看看有誰看?
【郭大路7】看了很多關於讀書時間的評論,多人提到某期關於“紅包上寫書評”的觀點。為什麼?就是這類評論太少了。把讀書時間做成作者和主持人的藝術人生、實話實説不是你們的本意吧?
【小葵10】所以你們要動動腦子,看看如何將《中華讀書報》《讀書》這樣有品味的文字表述轉換成為視象表述,而不是去學大眾文化的形式而失去了文化節目本身的內質。
【關注秧視】每個人對問題的理解都不同,如果你覺得你們節目有《中華讀書報》《三聯生活週刊》的書評好的話,那你自我感覺也太良好了!!!
【嘉賓:華越】確實我們的理解不同,因為我們的談話不在一個面上。《讀書時間》不是一個做文字書評的電視欄目,我自沒有拿自己的節目和上述兩家媒體的書評去比較,我想説的只是電視媒體不同於紙介媒體。
【關注秧視】這麼説對您的印象好點了,剛才看了説您是剛到這兒沒多久的製片人?那您是不是請教一下以前製片人呢?或找幾個有想法的人,比如黃集偉,艾未未等等之類有思想的人,給你出出主意?
【郭大路7】我很懷疑您有沒有看過《三聯》上小寶的書評。他的書評任何一篇原封不動搬上電視都會是妙趣橫生--當然,不能故意弄一肉喇叭來死板念。
【泥巴6031】讀書時間,主持人不如以前的劉為,不如以前的李潘,但這都不是主要的,應是內容上的注入。讀書時間,不應一味去迎合商業和口味,有些書可能賣得並不好,但同樣有它的價值。而那些排行榜上的東西,要做具體分析。
【電視粉絲】請問華製片、姚主編,讀書時間近期有何動作或打算?
【嘉賓:華越】先把目前的節目,從內容到形態搞成熟了。
【嘉賓:姚友霞】近期做一些有關青春寫作和閱讀的節目,拉拉暑期的學生觀眾。
【雙牛沖天】這樣小的觀眾怎麼可能看談話節目呢?估計是無效之功。三思。
【蒲湖散人】不是你太低估了現在的中小學生,就是我太高估了閣下
【小葵10】我覺得也是。那些自命清高的小朋友已經給捧的不行了,請讀書
時間不要再害他們了。
【雙牛沖天】哎,這就是網絡,多數發言者皆是來者不善,這除了發泄自己,對自己希望好起來的節目有什麼好處呢!人,只有在溫暖的環境下才能好好創造,否則只能怨天尤人。如果能,我想告訴讀書時間,你們有缺點,但感謝你們的努力。
【綠茶】應為我們曾經喜歡讀書時間,現在也在關心著她,我們不是在發泄,是在反應自己的意見,肯定是對欄目抱有希望的,也在給欄目提意見,難道我們觀眾連提意見都成了發泄???
【嘉賓:華越】息怒,息怒!我們心誠相待。
【烤串】是啊,如果只想聽溫言軟語,何必要在線交流?忠言逆耳。是麼?我倒覺得是望子成龍心切,恨鐵不成鋼,你説是不是,華片?
【niybz】只有鼓勵是不夠的,要讓他們知道我們的意見!拍馬屁誰不會呢?溫和?中國就是因為太溫和了!!
【天下最獨】其實是愛之深才恨之切啊!我們大家是有點恨鐵不成鋼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