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臺長楊偉光細述《東方時空》背後故事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16日 18:34
《東方時空》創辦十週年:深化中國電視改革的標誌性欄目
《東方時空》的主持人在工作間隙。孫金嶺攝
編者按: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欄目開辦于1993年5月1日,這個40分鐘的雜誌型新聞節目播出伊始就産生了廣泛影響,改變了中國內地觀眾早間不收看電視節目的習慣,被譽為是“開創了中國電視改革的先河”。
2000年11月27日《東方時空》進行了幅度最大的一次改版,改版後《東方時空》從40分鐘擴為150分鐘,以演播室為調度中心,用直播方式將新聞、實用資訊、新聞專題等諸多內容有機串聯,更加突出信息的時效性和服務性,還推出了《東方時空》所獨有的週末版節目,構成渾然一體的大型早間新聞雜誌型節目,被兄弟媒體評價為“是實際上的‘中國新聞晨報’,成為中國新世紀傳媒新動向的代言人,已經成為電子媒體發展的趨勢”。
2001年10月,《東方時空》再次改版,將新聞及資訊節目分離出去,在保留原有的《東方之子》、《百姓故事》、《世界》、《紀事》各子欄目的基礎上,推出新的子欄目《時空連線》。
讓我們通過《東方時空》成長的路徑,透視中國電視改革和發展的脈絡。
1993年5月1日早晨7時,中央電視臺一個新辦的欄目《東方時空》與觀眾見面,到現在已經10週年了。10年前,《東方時空》以其精緻的片頭、生動的紀實採訪和深刻的熱門話題贏得了觀眾的喜愛。從此,中國電視從內容到形式都發生了重大變化,翻開了電視史上絢麗多彩的一頁!
創辦《東方時空》的緣由
1991年12月,我擔任中央電視臺臺長之後,一方面感到對中央臺節目質量不高的現狀不滿意,希望能有所改革;另一方面求穩的思想也比較嚴重,處在十分矛盾的心態當中。
1992年12月中旬,時任中宣部新聞局局長的徐心華(現任中國記協常務副主席)突然來到我的辦公室。他説,中央領導同志最近要求新聞媒體應更貼近觀眾,報紙、廣播、電視都要注意抓熱點問題,應讓工人、農民、戰士、幹部、專家、學者對熱點問題發表意見,通過討論來引導社會輿論。
聽徐心華同志傳達中央領導指示精神,我本能的反應是“難”。因此,我對徐心華同志説,抓熱點很燙手,誰都會有疑慮。中央領導倡導媒體抓熱點,應以文字方式下達,讓各媒體都遵照執行,使幹部、群眾有思想準備。
不久,中宣部下達了1993年宣傳思想工作要點,就提出了上述抓熱點問題的要求。我和臺領導反復學習了這個文件,並向全體編輯、記者傳達。經過學習,我們的認識有新提高,認識到這是一個信號,是深化電視改革的一個很好的機遇,應抓住它。
為此,我同主管新聞的副臺長沈記、新聞中心主任章壯沂等同志商量,由新聞中心新創辦一個抓熱點問題的欄目。他們都表示贊成,並成立了一個小班子,共7個人,由孫玉勝同志&&,策劃新欄目的方案。這批年輕同志思想敏銳、熱情高、勁頭大,他們以創新的精神,積極地開展工作,提出了節目構想、節目名稱、節目形式、節目播出時間、節目資金、欄目人員等設想,經臺分黨組、臺編委會研究,一一加以解決。
創辦《東方時空》的構想和措施
1.欄目創新
當時的新聞性欄目,一般15分鐘到半小時。新的欄目採用雜誌型,大欄目為40分鐘,前面有20分鐘新聞,共1小時。在40分鐘內,有4個小欄目,即《東方之子》、《生活空間》、《金曲榜》、《焦點時刻》。節目內容有熱點報道,有貼近群眾生活的報道,有人物介紹,還有音樂欣賞,內容比較豐富,比較新穎。其中《焦點時刻》就是按中央領導同志的要求抓熱點話題,屬於群眾關心、領導關注,又可以解決的各種問題,也是屬於最為敏感和難把握的問題。改進新聞報道,主要表現在這個小欄目。過去我們的報道主要講好的方面,現在要報道社會問題,不正之風,官僚主義,道德問題,犯罪活動等等,都要加以揭露,領導是否能接受?是否會認為有導向問題?我們確有擔心。但更重要的是有中央領導的支持,是中央領導要求,要抓好輿論監督,所以,我們還是信心百倍的。當時的心情可以用一句話概括:喜中有憂。
2.播出時間的選擇
欄目內容的構成定了以後,就要安排播出時間。
創辦一個新欄目,又是一個深化改革的欄目,當然希望安排在黃金時間播出,但考慮再三,還是先安排在“黃土”時間播出,實際上是觀眾少的、沒有人要的時間。當時,中央電視臺上午開播時間是8時,經研究這個欄目安排在早上7時到8時。有的同志認為,早上7時都聽廣播,有誰看電視?我們相信節目辦得好就有人看。另外,由於心中有憂,我們也不希望抓熱點的節目在觀眾最多的時間播出,怕宣傳內容出錯影響太大。編委會決定,新欄目早晨首播,白天重播。那時,我們臺的主要領導每天7時都看首播節目,有問題馬上打電話,修改後再重播。我們認為,這類節目風險大,步子要穩,取得經驗以後再調整到黃金時間。
3.欄目名稱的定奪
播出時間定了以後,就要為欄目取一個好名字。這個名字應該響亮,有新鮮感。
籌備組經過認真討論,提出了20多個欄目名字,大部分一般化,其中有一個名字叫《東方時空》。我們認為《東方時空》的欄目名稱好,“東方”代表中國,“時”有歷史縱深感,“空”有空間感,非常寬廣,無所不包。這個名稱有新意、有氣勢,有可能做成著名品牌。名稱定了以後,籌備組的同志採用三維動畫技術,製作了十分精美的片頭,配上優美動聽的音樂,第一次播出就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4.節目形式的創新
上個世紀90年代初以前,中國電視的一個缺點是呆板,節目內容基本上是圖像加解説,兩張皮。圖像是單調的,解説詞是説教的,缺乏親和力和生動性。新的欄目如何改革?經過認真討論,認為主要在兩方面創新:一是設節目主持人,拉近同觀眾之間的距離,增加親切感;二是實行現場採訪,記者到實際中去採訪工人、農民、戰士、幹部、專家、學者……讓他們自己通過話筒表達自己的看法,他們的要求、願望和呼聲,引起觀眾的共鳴,節目的吸引力就可大大提高。主持人和現場採訪新聞人物,一掃熒屏的説教、枯燥之風,給人以面目一新之感。
5.欄目內容的定位問題
創辦一個新欄目,特別是改革欄目,無先例可以借鑒,要一步到位很難,必須在實踐中不斷總結,不斷微調,直到正確定位,才能取得成功。
《東方時空》有4個小欄目,其中《焦點時刻》的定位是明確的,主要抓熱門話題。《東方之子》是報道先進人物的,但開始過多地介紹了一些小青年,唱一兩支歌,比較好,就成了東方之子。我告訴他們,東方之子應選擇對祖國有重要貢獻的人,比如,兩院院士、人大常委、政協常委、部長、省委書記、專家、學者、全國性先進人物等等,同時要搞系列。一個月宣傳一個院士,一年12個,影響不大,如連續12天介紹12個院士,影響就很大。這以後,他們製作了院士系列、大學校長系列、將軍系列、總編系列、主治大夫系列、先進人物系列等,效果很好。
還有《金曲榜》,當時盛行流行歌曲,大都是愛情至上的。大量播出流行音樂觀眾有意見,我們認為應多播一些20世紀30年代以來的觀眾喜歡的優秀歌曲,我同製片人講了3次,也未見改變。最後,我把他找來,告訴他如再不改,就換“將”了。他説,不是不願改,而是社會上製作的MTV都是流行歌曲,自己又沒錢製作。我知道情況後,讓他們寫報告,臺裏撥了200萬元,製作100首優秀歌曲的MTV,每週播三四首。從此,音樂電視(MTV)的內容多樣化了。
還有一個小欄目是《生活空間》,開始他們同旅遊局合作,介紹一些旅遊點裏的皇帝故事,帶有迷信色彩。我們找他們來座談,希望多報道普通人的生活,反映他們的工作、生活、追求、困惑、要求、願望和呼聲等等,要反映他們的真實思想和心聲,加強報道的紀實性。製片人陳虻聽了我們的意見後,把欄目定位為“講述老百姓的故事”。從此,他們深入到老百姓中跟蹤採訪,製作了很多生動感人的紀錄片。
6.運營機制的創新
開辦《東方時空》,籌備組只調了7個年輕人,由孫玉勝&&,但每天要辦40分鐘節目,裏面又有4個小欄目,7個人是辦不了的。為推動改革工作,臺分黨組決定在新聞中心中增設評論部建制,孫玉勝任主任,預計要100多人。臺內調動困難很大。為此,臺分黨組決定向社會招聘。
決定作出了,實施很困難。計財部門提出,按規定每人每月工資280元,這是財政部的規定;人事處提出,按規定不發工作證、不能評職稱、沒有醫療保險;行政方面提出,按規定不能分房子。這時,我們感到改革真難,改革不衝破一些舊的規定就寸步難行。
為此,臺分黨組進行了認真的研究,認為改革中的問題應用改革的辦法去解決,改革允許試驗,試驗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我們提出,臺裏聘用的編導、主持人、工程師不是清潔工,是研究生、博士生,最低的學歷是本科畢業,招聘的職工和正式的職工,只是用工制度不同,都是本台職工,他們的待遇不應低於原本台正式職工。對臺里正式聘用職工可發工作證,可以入黨,可以評先進,可以提幹,可以分房子,可以給醫療保險。但資金如何解決還是個問題,因為國家撥款中沒有他們的人頭費。
為此,分黨組又提了一個方案,對《東方時空》實行臺裏借給啟動資金,廣告費自收自支,虧損不補,結余交臺。財務工作由公司代管,臺財務處監督。這對編輯部壓力很大,《東方時空》早上7時首播,中午重播,廣告很少。我問孫玉勝這個改革方案行不行?請他們研究。這批年輕人很有闖勁,把壓力變成動力,決心走出一條新的路子。
他們同心協力,追求創新,努力把節目辦好,廣告費迅速攀升。開始,15秒廣告2500元,大約半年以後提高到12500元。第一年就做到了經費自給。
評論部的一批年輕人特別能戰鬥,在臺分黨組、編委會的支持下,1994年在晚上黃金時間創辦了《焦點訪談》;1996年又創辦了《新聞調查》和《實話實説》等著名欄目品牌。中央電視臺的改革和發展,他們功不可沒。他們的經驗也推動了全臺的創新和改革。
江澤民同志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通過理論創新推動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創新,不斷在實踐中探索前進,永不自滿,永不懈怠,這是我們要長期堅持的治黨治國之道。”我讀了這段話感到特別親切。一個國家要不斷創新,一個單位也要不斷創新,才能永葆生機。中央電視臺上世紀90年代的經歷也證明了這一點。
搞好電視深化改革的幾點體會
有的同志問我,《東方時空》改革成功之後,你們每年都有新的項目,而且都取得了成功,原因是什麼?根據我們的體驗,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中央領導和人民群眾的支持是改革成功的前提條件
抓熱點問題,深化電視改革,並不是我們自己提出的,是中央領導同志1992年12月向全國媒體提出的要求。我們的試辦節目《東方時空》出臺後,首先得到了中央領導同志的支持。丁關根同志、李鐵映同志曾在1993年到中央電視臺開了三次觀眾座談會,為辦好中央電視臺出謀劃策。他們提出過去講人民的生活必須是“衣、食、住、行”,現在應該加一個“看”,看電視也是人民的生活必需,這是精神食糧。新華社記者秦傑同志就這次座談會寫了一篇通訊,刊登在《人民日報》頭版。裏面就提到“看”的重要性。丁關根同志還把中央臺辦焦點節目的製片人、主持人請到中南海,研究如何提高節目的質量,把握好宣傳的“度”。1997年,李鵬總理視察了中央電視臺,並題詞:“焦點訪談,表彰先進,批評後進,伸張正義”;1998年,朱鎔基總理視察中央電視臺時,跟評論部的同志進行了兩個多小時的座談,在《焦點訪談》的演播室裏,他寫下了“輿論監督,群眾喉舌,改革尖兵,政府鏡鑒”16個字。兩屆總理都給予了熱點節目高度評價。當時,江澤民總書記、李嵐清副總理等中央領導同志,都曾對熱點節目做過批示,給予充分肯定。同時,廣大幹部和群眾也對這些節目表示歡迎。有領導和群眾的支持,我們心裏就吃了定心丸,敢於把新聞改革一步一步地推向深入。
2.把握好宣傳內容的“度”是改革成功的關鍵
我們的電視是黨、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要宣傳好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但在這個問題上,過去有片面性,只把黨和政府的政策條文,枯燥地反復講,不少群眾當成耳邊風,不入心不入腦。中央領導要求抓熱點問題實際是要在評論熱點中宣傳黨和政府的主張,引起觀眾共鳴,容易入腦入心。但也不是什麼事都可以搬到熒屏的。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們進行了總結,首先弄清什麼是熱點,熱點問題應是領導關注、群眾關心、普遍存在而又有可能解決的問題。目前不可能解決的問題,揭露了,沒有條件解決,各方面置若罔聞,反而引起群眾的意見。為了保證好的效果,我們還定了幾條原則:l)報道要真實,實事求是;2)報道要與人為善,有利於幫助問題的解決;3)報道要注意結果,作連續報道;4)批評性報道在某一段時間內不要過分集中在一個省;5)中央在北京開重要會議期間,書記、省長都在會上,原則上不點名道姓地批評一個省的問題。這樣做的目的是使熱點問題的報道收到最佳效果,有利於化解矛盾、平衡心態、維護穩定、伸張正義。有些問題重要,全國關心,但可能挑起矛盾,影響穩定就不報道。比如,新疆克拉瑪依火燒劇場事件,記者去採制了一期《焦點訪談》節目,開始是一批天真爛漫的兒童在舞臺上跳舞,接著是大火把許多兒童燒死和他們的墳地。節目催人淚下。播不播?新聞中心的同志要我去審定。我看後問記者,當地群眾情緒如何?他説,當地群眾情緒很不穩定。我説,節目播出要有利於平息群眾的情緒,不能火上澆油,激起他們的憤怒。節目不宜播出。記者對自己的作品是很珍惜的,何況長途跋涉,吃盡苦頭做的節目,他流著眼淚痛苦地離開了審片室。
實踐證明,宣傳改革的“度”的把握是成功與否的關鍵。就像水攝氏99度還是液態,攝氏100度就變為氣態,這個臨界點的把握是關鍵。“真理跨過一步就變成謬誤”,“過猶不及”,“物極必反”,這些都是講把握“度”的重要。我在任臺長期間,一年只做三兩件深化改革的事。比如1993年,主要抓了3個新欄目:《東方時空》、《夕陽紅》、《東南西北中》。在10年時間裏,新聞性欄目有《東方時空》、《焦點訪談》、《新聞調查》、《實話實説》、《今日説法》,還有一批專題和文藝欄目。從工作上看,開辦了3套收費的加擾電視、實施廣告招標、無錫影視基地上市、開辦覆蓋全球的國際頻道等等,幾乎沒有一項改革因把握得不好而停辦或半途而廢的,其主要原因就是一開始就注意“度”的把握。
3.配套改革是重要的保證
電視臺節目的製作、播出,就像一部龐大的機器,牽一髮而動全身,各個部門都要協調運轉。開始,我們想從節目上突破,一動作就發現受到現行人事制度、財務制度、行政制度、醫療制度、保衛制度和節目制度等等的制約。一時間感到很困惑,於是,我們摸索著用改革的辦法來解決改革中遇到的問題。臺分黨組本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作出決策,對人事制度、財務制度、行政制度、醫療制度作局部的相應的改革,並取得各部門領導的支持,使改革得以順利進行,並取得成功。
4.建立競爭機制是推動工作的動力
在深化改革過程中,我們一直強調樹立競爭意識,反對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反對不幹活的刁難幹活的。許多重要工作不要由領導説了算,而採取競爭上崗的辦法。比如《春節聯歡晚會》,過去由主管領導指定總導演,後來改為全臺文藝導演競爭。參加招標者提出自己的
晚會方案,部、臺領導一起聽,誰的方案最好,誰就任總導演,推動了人才的成長和節目質量的提高。又比如,第一套節目晚上9點時間段,節目質量不高,廣告很少,我們也採取各部門競爭的辦法,結果《新聞調查》、《文化視點》等新欄目招標成功。黃金時間廣告實行招標,實際上也體現了競爭精神。這樣就造成部門之間、欄目之間、編導之間都為優秀節目奔忙,充滿著蓬勃的朝氣。
5.不拘一格選用品學兼優的人才一個大電視臺要具備很多條件,其中一個重要條件是:人才濟濟,名人眾多。上個世紀50至80年代,新聞界的名記者主要集中在新華社、人民日報社,還有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幾個名牌播音員。90年代,由於中央電視臺採取招聘制度,社會各界有志於電視工作的都來應聘,一批優秀人才脫穎而出。他們來自五湖四海:敬一丹來自黑龍江人民廣播電臺,白岩松、崔永元來自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水均益來自新華社,梁建增來自河北電視臺,方宏進來自深圳大學,王志來自湖南臺,高麗萍來自山西電視臺,肖曉林、徐莉來自長沙電視臺,孟欣來自吉林電視臺,汪文華來自中紀委,朱軍來自甘肅臺,王小丫來自四川電視臺,董倩、李咏等來自學校。中央電視臺在幾年時間裏,集中了數以千計的優秀編導、主持人、記者、製片人、工程師、經濟師和管理人員,其中許多幕後工作的工程師、經濟師、管理人員也是非常優秀的,只是因為他們在幕後,不為觀眾了解。我想正是這些人的敬業精神,這些人的出眾才華,這些人精心製作的優秀品牌欄目,使中央電視臺躋身於世界大臺的行列。
21世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是人才輩出的時代,也是中華文化登上新的高峰的時代。這個時代,一定可以出現傳世之作、經典之作、著名電視品牌。掌握了現代傳播先進工具的中國電視人一定能與時俱進,發揚勇於改革、大膽創新的精神,把電視事業推向新的輝煌,為傳播中華優秀文化、為人類先進文明建設作出重要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