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指南--上網書刊--電視圖書-- 《五四文學與中國文學傳統》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電視書刊]> 電視圖書


書名: 《五四文學與中國文學傳統》
作者: 高旭東
出版社: 山東大學出版社
定價: 16.00

主要內容:

本書小引


  秦漢以來,中國文學內部至少經歷了兩次大的變革,一次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一次是在明代中葉。然而,這兩次變革對中國文學傳統的衝擊並不大,都未能動搖儒道互補的文學傳統的整體結構。明代中葉具有近代色彩的獨抒性靈的文學運動,不僅自身還借助於傳統的語法規則,而且也很快被清代復古文學的洪流所淹沒。魏晉南北朝時期雖然造就了“文的自覺”,但是,整個文壇只不過偏離了儒家的文學路線,而更傾向於道家罷了,而且這種偏離也很快遭到了唐人如陳子昂、白居易等人的抨擊。因此,這兩次文學變革都稱不上對中國文學傳統的革命。
  我們在這裡使用的是“文學傳統”這一概念。“文學傳統”不同於“傳統文學”或“古代文學”,雖然有時候人們經常將這幾個概念混為一談,而且它們也的確有意義的重合之處,但是,倘若仔細分辨,還是可以發現其細微的差異。“傳統文學”可以理解成“傳統時代的文學”,而這一理解與“古代文學”的含義是一致的“文學傳統”則指一個民族的文學在歷時的承繼和發展中,形成的一以貫之的傳統。中國文學傳統的形成期是在先秦,以《詩經》為代表的中原文學與《楚辭》為代表的楚文學,分別成為中國文學傳統的兩個源頭。漢代以後,中原文學與楚文學日趨融合,漢賦就是二者融匯的結果。不過,《楚辭》雖有豐富的想象力,卻受儒家影響甚深,並不具有出世色彩。因此,真正為中國文學傳統構成實質性的感性內容的,是儒、道二家。它們有時會統一于一位文人身上,有時又彼此分離。就唐詩而言,陳子昂雖然對六朝偏道的文風不滿,而有儒者之文氣,但他面對自然或者在現世受挫之時,又表現出濃重的道家意識。儒、道的分離在杜甫、李白身上表現得很典型。杜甫偏于儒家,人稱“詩聖”;李白偏于道家(甚至道教).人稱“詩仙”。儒家的詩學形成較早,《禮記樂記》、《茍子樂論》與《毛詩序》一道,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詩學系統。道家的詩學形成較晚,在六朝時才蔚然成風,而到劉來以後,儒家文人在詩論中也表現出濃重的道家意識。在著名的《文心雕龍》中,儒、釋、道三家的意識都有所表現。儒家一派的文學偏于倫理,將美與善混淆,關心國事民情,形成了一種感時憂國的傳統;道家一派的文學偏于個人的解脫,在自然中領悟人生的真諦,在蟬蛻蝶化中解脫人生的痛苦,形成了一種飄然出世的文學傳統。而無論儒家還是道家,都側重於文學的抒情表現功能,從而形成了中國文學的抒情詩傳統。
  五四文學之所以不同於魏晉南北朝與明代中葉的文學變革,就在於它以對儒道徹底掃蕩的姿態,發起了一場對中國文學傳統的革命。在五四文學革命中,無論是儒家文學,還是道家文學,都成了批判的對象,成了應該打倒的“貴族文學”與‘“山林文學”(陳獨秀〕,成了不敢正視現實的“瞞和騙”的文學(魯迅),成了“非人的文學”——“獸道文學”與“鬼道文學”(周作人)……胡適倡導的白話文運動,到錢玄同則成了要廢除漢文的倡議,因為中國的“貴族文學”與“山林文學”、“獸道文學”與“鬼道文學”,其存在的家園正是漢文。這麼一場大規模地掃蕩中國文學傳統的叛逆運動,除了以“革命”二字加以形容;別無他詞。而這場文學革命儘管是從偏重於語言形式的白話文運動開始的,但其目的卻是服務於倫理道德的文化革命——新文化運動的。


責編:詩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