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歷程》光陰的故事

央視國際 (2003年01月20日 14:16)

  時間無處不在,卻沒有人得以切實地觸摸;時間如影隨形,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綻放著它自己的魅力與影響——讓你無法回避。

  關於時間的節目,不是想去以教導的方式,告訴人們關於時間的種種知識。而是想通過節目的行進,讓人們發現一個新的看待時間的角度。也許是過於熟悉,“時間”的本意從未進入到人們的意識,因為熟悉,所以也就熟視無睹了……

  本期節目共設計為四個版塊:

  第一個版塊,與嘉賓探討有關時光是否能夠倒流的話題。

  在時間的奧秘中,時光是否能夠倒流是從科學家到平民百姓都津津樂道的話題,我們是否能夠回到過去,是否能走向未來,讓生活按照我們的期望改變,是人類一個長久願望。但這種想法是憑空産生的嗎?它是否有科學的依據?隨著科學的發展是否有實現這一理想的一天?我們的嘉賓將給觀眾帶來他們自己的解釋。

  第二個版塊,有關時間的計量。

  縱觀整部人類歷史,我們發現,人類在測定時間上的研究帶動了技術與科學演變。古埃及人、希臘人與羅馬人為了測定晝夜之別,發明了日晷、水鐘及其它早期計時工具,後來由西方世界繼承了這些技術。到了13世紀,由於需要更可靠的計時工具,中世紀的工匠發明了機械鐘。雖然這項發明已可滿足修道院與都市生活的需求,但對於科學應用來説,它還是不夠精確,仍不足以信賴;這個問題得等到以鐘擺來控制機械的運行後才解決。而由於定時器的精確性逐漸升高,船在海洋中定位的重要問題也才獲得解決,並且繼續在往後的工業革命中扮演關鍵性的角色,將西方文明往前推進一大步。

  今天,高度精確的定時器為我們大部分電子儀器校準時間。幾乎所有的計算機都有一個石英鐘為整部計算機的運作校時,而從全球定位系統衛星傳送下來的時間訊號,不但為高精密度的航行儀器校時,這項功能還遍及手機、實時股票交易系統與全國電力配置網。

  這些以時間為基礎的科技整合得完美無缺,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環,不到它們發生事故,我們都無法感覺到自己對這些技術的倚賴。

  第三版塊,時間與生命。

  鳥兒為什麼會因四季的變更而遷徙,為什麼有的動物會冬眠,人體機能在一天24小時內會發生怎樣的變化,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這一切都是生物鐘在發揮作用。生物鐘,一個大家非常熟悉的詞語,是生物節律的體現。它體現著時間對生命最直接的影響。不只是人類,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隨著時間的節奏而律動。

  時間不僅對生命發揮著作用,也對人類的心理産生著影響,這就是心理時間。為什麼人們感覺在三十歲以後,時間就過得越來越快,其實時間並未改變,是人們心理對時間的感知發生了變化。心理時間是怎麼回事,它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樣的影響,嘉賓有著他們獨道的見解。

  第四個版塊,時間對社會生活的影響。

  從人們有時間意識開始,時間對人類社會就開始發揮潛移默化的影響。在中國古代,制定曆法和頒布曆法都是皇權的表現,改朝換代也必須改變曆法,皇權對時間的掌握體現了君權神授的思想。

  西方也是如此,西方的時間觀念是伴隨著宗教的發展而産生的,西方教堂的鐘是一處風景,也是時間意識的最好體現,宗教用時間來規定人們整齊劃一的生活甚至思想。

  工業社會的到來,把人們進一步納入時間所規定的程序中,人們的生活已經基本上違背了自然法則,而嚴格的依據社會時間來生活。

  時間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我們也許無法解釋,但就像《光陰的故事》這首歌裏唱到的“流水它帶走光陰的故事改變了我們”。

  時光不能重來,人生只有一次,如何有一個有意義的人生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2月1日 CCTV-10 7:30播出

責編:楊蔚潔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