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電視指南
線上故事首頁
電視.幕後
人物.故事
網友.原創
線上互動
  網友投稿


版權聲明:

央視國際“線上故事”欄目的獨家專訪文章,版權歸央視國際網絡所有,任何網站、報刊、電臺、電視臺未經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聯絡電話:
010-68508764轉309
010-68508381轉616

網友.原創  
“講述我們的新生活”徵文(6)
 
母親

發佈時間:2002年09月12日 16:32 作者:思遠


    在我的童年,經常聽到母親説的話是:“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不養兒不知父母恩”,“人活著,千萬要走正道啊!”。母親沒有文化,做了一輩子家務,但她一直用那純樸和善良的心影響著我,很多不成文的“規矩”像一粒粒種子,在我幼小的心靈中深深的紮下了根,並同我一起成長,結出了一串串母親所希望的果實。已為人之父多年的我,對母親的話感觸頗深。如今父母年歲已高,父親有文化,人稱“馬列”,但每每與母親閒聊的時候,卻總會把我帶到那並不遙遠的過去……

    
借米


    我出生在農村,六、七歲的時候,鄰居們都誇我懂事兒,所以,母親特別喜歡領著我走親串鄰,有時候常常是睡在母親的背上回到家。

    一次,遠方的一位親屬來我家,家裏只剩下玉米麵了,母親非常著急,在鍋臺上拿起一個盆就朝外面走,不一會兒的工夫借回不滿一盆的小米。沒過幾天,母親裝上滿滿的一盆小米讓我送給鄰居的楊二嬸,我不解的看著,母親告訴我:“不要讓人家看不起,再説下次也好借。”

    自那以後,每當家中缺少米麵的時候,我會按照母親的囑咐去借,還的時候,我也會向母親那樣,有時還會裝上上尖的一盆兒。

    借米,似乎讓我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兩元錢


    記得有一次哥哥在外面玩兒的時候拾到了兩元錢,那時兩元錢也算是不小的面額了。回家吃飯的時候,哥哥就把錢放到了窗臺上。母親發現後問哥哥錢是哪來的,哥哥説是拾來的,母親不信,不由分説,狠狠地打了哥哥一頓,硬説是偷來的。

    於是,母親沒有吃飯領著哥哥從張嬸家問到李嬸家,邊走邊問哥哥到底是在哪家偷的。這時候,姜嬸跑來告訴母親,今天在上廁所的時候丟了兩元錢,找了好半天也沒有找到,這回母親才相信。

    那時農村的柴草垛各戶幾乎都連著,我們每次抱柴火的時候,母親都告訴我們千萬要把柴垛跟前的柴整乾淨,不要與人家的柴垛連上,避免人家説偷他家柴燒。

    母親常對我們説:“人窮,志可不能短啊!”

    
摘豆角


    農村“秧根兒地”莊稼長的好與壞是收成的標誌,經過苦夏之後的農民多少嘗到了秋天果實的甜美。母親每次上地摳土豆或是摘豆角的時候都要領著我,有時我也跟著去。

    記得有一次,母親領我去地裏摘豆角。進到地裏,我拿著筐,母親摘,在豆角還沒有蓋上筐底的時候,母親發現進錯了地,因為鄰居趙嬸家的豆角地和我家的地緊挨著,母親在地邊站了好一會兒,帶我到趙嬸家,把摘錯豆角的事,解釋來解釋去,才回到家中。我清楚的記得那天晚上母親沒有吃飯。

    到現在為止我似乎明白了許多,當時我認為母親沒有那個必要,可能是她的膽子太小了。就拿別人到我家借東西的事吧,有的東西借完之後都用壞了,自己修完之後下次還借,有的時候我們就勸母親別太實在了,東西就説沒有不就完了嗎,可母親卻説:“用用怕什麼,再説人家可能知道咱家有,不借多不好。”不管怎樣説,這些事情雖小,但對我的影響確實很大。

    
過年


    小時候,我記得農村的家境大都差不多,儘管母親生養了我們十個孩子,但逢年過節的時候,母親仍給了我們很多的滿足。

    過年對每個人來説都是一個大節日,每到臘月二十八的時候,母親都把我們叫到一起,從房樑上吊著的大圓簍裏拿出黑趟絨厚底的棉鞋,發給我們每人一雙,我們別提有多高興了。可想而之,母親用她那佈滿老繭的雙手,一針針、一線線,納出十幾雙千層鞋底兒,是多麼的不容易啊!

    除夕當天,母親給我們炒上幾鍋瓜子,再給我們裝上兩兜,母親告訴我們:“各家拜年的時候,兜裏空空的讓人笑話。”

    三十兒晚上,母親讓我們到房西的井沿兒邊的冰上打幾個滾兒,説是滾一滾運氣,回到家中再吃上幾個母親為我們暖好的凍梨,然後,全家人圍坐在土炕上,聽母親講述她過去的事情。待我一覺醒來的時候,新的一年又開始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