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故事首頁
電視.幕後
人物.故事
網友.原創
線上互動
網友投稿
版權聲明
央視國際“線上故事”欄目的獨家專訪文章,版權歸央視國際網絡所有,任何網站、報刊、電臺、電視臺未經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聯絡電話:
010-68508764轉309
010-68508381轉616
電視.幕後
踏訪一個熟識的舊夢
發佈時間:2005年06月01日 17:30 作者:《故宮》攝製組 趙一鶴
三年前,暮春,正是南昌的梅雨季節。我的每個夜晚幾乎都在學校的樣本書庫裏消磨,夜夜於書案之前,靜坐翻閱,相伴淅淅瀝瀝的雨聲、泛着泥香的空氣和整整一面墻的文淵閣影印版《四庫全書》。
日日相視,“文淵閣”三字早已爛熟於心。
曾以游客的身份去過故宮數次,景運門向南走不了幾步,就被攔回,竟不知那遙望中的黑色殿閣是什麼。
畢業後進入《故宮》劇組,做的第一件事是查文淵閣的資料,那時每天經過古建部都要看一眼樹叢掩映中的文淵閣。
及至今年年初,因為拍攝的緣故,得以有機會走近這座百年庭院,如同踏訪一個熟識的舊夢。
文淵閣頂覆黑色琉璃瓦,正脊以綠色為底,有紫色琉璃龍起伏其間。回廊彩畫也以冷色為主,繪出翰墨冊卷。閣後及西側,取太湖秀石疊堆成小山。閣前是一橫向庭院,院中有一方水池,池上跨一南北向石拱橋,玉石欄杆。院中遍植松柏。
文淵閣是為儲存《四庫全書》而建,清代以前不曾有這樣浩大的修書工程,也許正是這個原因,它謙恭得有些傲然,樸素得有些高貴。在用鐵騎征服漢民族以後,清代的統治者靜坐下來,潛心學習一度陌生甚至曾經被自己排斥過的漢文化,並用一種傳統方式將其發揚。
如今《四庫全書》芸香依舊,飄逸的手抄體的字裏行間,曾經七零八碎的漢文化重新聚集,綿延至今。對於正統文化的傳承而言,這無疑是一大幸事,但是對於個體來説,我想,文淵閣有可能成為一種禁錮。
説到底,《四庫全書》的編纂是一種官方行為,編纂指導思想受政治目的左右,所以收錄書籍並非兼收並蓄,而是有着嚴格的取捨標準:凡有違礙清朝統治的,分別予以銷毀、纂改;同時由於推崇理學,不收小説、戲曲與民間文學作品。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的編修者出於對正統文化的維護,難以作出明晰的判斷,從而擯棄了一些睿智的思想、美好的情愫。也許,他們有過瞬間的猶疑與惋惜,但是很快會把這一閃念與文字一起棄置,繼續恪守臣子本分。
《四庫全書》編修者三千,另有抄寫者三千。即使抄寫者也多是從科舉一路走來,已經歷十年寒窗,他們在書案之前,一坐又是十年。翻閱、抄寫、校對漸漸變得單調而枯燥,但是還不能掉以輕心,一旦出錯,就會受到苛刻的責罰與申斥。正史裏並不曾記載他們心中哪怕一絲的不甘,但是也許如那些廷臣一樣,他們的人生理想是將自己滿腹的經綸與才情揉入到朝廷清晨的奏折中去,在晨鐘撞響的一刻慰藉曾經的面壁苦讀與祖輩的殷殷寄望,而修書似乎與兼濟天下的理想相去甚遠,安靜得有些無聊,漫長得有些沉淪。
一抹朝霞,數聲寒鴉,十個春秋的光陰流轉,陪伴身邊的只是枯筆陳墨、草木紙張和一脈綿延了幾千年的文化。其實,我想,他們也是幸運的,他們生而逢時,又歸於清凈之地,既沒有“白骨亂蓬蒿”的戰爭之憂,也避開了“終身履薄冰”的權力傾軋。在清凈的文字面前,他們可以評古論今,可以慨嘆,可以不屑,而那凝固在陳舊書籍裏的智慧與情感只能靜靜地聆聽。
文淵閣經歷百年的喧囂,終於疲憊了,它躲開了游人繁密的腳印,靜臥松雲下。曾經的茗香裊裊、燭影搖搖、曾經投在窗上執筆的剪影,都已風流雲散。
離開文淵閣時,晚霞還沒來得及在天空抹下第一筆。若不是有拍攝這樣的機緣巧合,沒有人會去擾它清夢。
<<返回
>>
我要投票
>>
我要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