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故事首頁
電視.幕後
人物.故事
網友.原創
線上互動
網友投稿
 版權聲明
央視國際“線上故事”欄目的獨家專訪文章,版權歸央視國際網絡所有,任何網站、報刊、電臺、電視臺未經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聯絡電話:
010-68508764轉309
010-68508381轉616
電視.幕後  
記央視赴南極記者陳曉夏和李亞瑋
 
冰天雪地裏的熱血青春

發佈時間:2005年05月23日 08:22 作者:新華社 曲志紅、周瑋



    北京時間2005年1月18日3時15分,黃色標誌桿被深深插進"人類不可接近之極"--南極冰蓋最高點的皚皚白雪中,那裏是南緯80度22分00秒,東經77度21分11秒,海拔4093米。標誌桿旁,中央電視臺記者陳曉夏與李亞瑋向世界宣佈人類探索南極的最新成績:中國南極冰蓋科學考察隊到達南極冰蓋最高點,這是人類第一次到達南極冰蓋最高點,也是中國人第一個地面測定了最高點的地理參數。

    從2004年10月25日登上雪龍號科考船,之後的5個多月,陳曉夏和李亞瑋全程跟蹤並實時報道了我國第21次南極科考隊內陸冰蓋考察隊挺進南極冰蓋最高點的艱難征程。

    經過層層業務、體能和心理測試,中央電視臺社教節目中心科技專題部記者陳曉夏和李亞瑋,被選為第21次南極科考隊內陸冰蓋考察隊的隨隊記者兼科考隊員。從2004年10月25日登上雪龍號科考船,之後的5個多月,他們全程跟蹤並實時報道了我國第21次南極科考隊內陸冰蓋考察隊挺進南極冰蓋最高點的艱難征程。在這次科考過程中,他們共拍攝1500多分鐘的畫面,回傳了600分鐘素材,而架設設備、尋找信號及傳送的時間則遠遠超過300個小時,出色地完成了作為科考隨隊記者的職業使命。

    脫去厚重的防寒衣帽,從南極高寒所致的凍傷中恢復,人們才看清楚,就是眼前這兩個清秀文氣的二十七八歲的大男孩,在"魔鬼西風帶"和南緯80度以南區域傳送出電視圖像信號和進行現場報道,從而實現了電視史上的兩大突破。


    考驗

    經過層層業務、體能和心理測試,中央電視臺社教節目中心科技專題部記者陳曉夏和李亞瑋,被選為第21次南極科考隊內陸冰蓋考察隊的隨隊記者兼科考隊員。這就意味着,身為科考隊員,在行進過程中他們有必須完成的任務,如化冰燒水、科研輔助工作等;而作為電視記者,他們又必須在其他隊員休息之後,把拍攝到的畫面進行編輯,並利用海事衛星回傳到中央電視臺。

    陳曉夏在南極內陸做出鏡報道。新華社發

    由於這次挺進南極冰蓋最高點的任務存在着很多不可預知的風險,所以在人員傷病、機械故障、通信障礙等方面制定了相應的應急方案,每位隊員在臨行前也都簽下了"生死狀"。

    2004年12月6日,科考隊踏上南極內陸,開始向南極冰蓋最高點挺進。高寒、缺氧、乾燥與前路的不可預知,成為對科考隊員身心的巨大考驗。

    高寒。由於南極大陸氣壓差異大,加上沒有遮擋物,這裡成為全球風速最大的地方。雖然南極夏天的氣溫約在零下40到50攝氏度,但如果風速超過15米/秒,人體感受到的溫度可能達到零下60攝氏度。

    缺氧。在南極內陸3500多米時,陳曉夏發生了高原反應,一米八幾的他,縮在那就像個孩子,不停地説:"我冷,我冷。"對當時的情形,李亞瑋記憶猶新:"第二天早晨九點鐘,曉夏扶着門進來以後,臉色蒼白的他第一句話就問我:'片子傳了沒有?……'"

    乾燥。李亞瑋説,南極內陸竟比撒哈拉沙漠的中心地區還要乾燥,降水量非常小。隊員們每天又吃不到蔬菜,所以普遍牙齒松動而且便血。

    冰裂隙與白化天,更使這次南極之行充滿不可預知的危險。

    冰裂隙,是南極內陸的一個重要地貌特徵,縫隙深度一般都是上百米。而冰和冰之間的縫隙在白雪的覆蓋下,很難辨識。南極內陸如遇起風,雪被颳起來,加上陽光的漫反射,四週就全是白色,看不到幾米之外,這就是白化天。

    為了讓觀眾能夠看到冰裂隙的真實面貌,也為了獲取第一手的影像資料,李亞瑋曾係着安全繩深入冰裂隙內部拍攝。"如果安全繩被冰裂隙內部的冰茬劃斷,人掉下去後將無法救援。"想著當時的危險情景,陳曉夏、李亞瑋也不免有些後怕。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