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故事首頁
電視.幕後
人物.故事
網友.原創
線上互動
網友投稿
版權聲明
央視國際“線上故事”欄目的獨家專訪文章,版權歸央視國際網絡所有,任何網站、報刊、電臺、電視臺未經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聯絡電話:
010-68508764轉309
010-68508381轉616
電視.幕後
生物多樣性和生物區係特徵
生物多樣性從一般意義上講主要包括三個層次,即生物的基因(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生態(或生態系統)多樣性。
其中最基本和最直觀的是生物物種多樣性,它反映了某一特定地理區域內現存物種的多寡和它們所屬的區係地理成分。
某一地區的生物多樣性和區係的形成和發展不僅與生物進化有關,而且也嚴格地受到過去和現代生態條件的制約。
長江源區的生物是隨青藏高原強烈隆升和全球氣侯幹冷與溫濕頻繁交替的大背景下發展而成。特別是全新世後期距今5500年以來,長江源區的氣候進一步向幹冷化發展,地勢也上升到先進這樣的高度,在如此高海拔、寒冷、乾旱、多大風、強輻射、缺氧、生長季很短等的嚴酷惡劣的環境下,只有那些經過長期演變、適應的生物才能生存與發展。
因此,先進長江源區生物物種並不很多,生態系統也比較簡單,但卻十分特殊。
據多年來對長江源區的考察、採集,該地區計有種子植物約200種,隸屬於28科,88屬;哺乳動物19種,隸屬於10科、18屬;鳥類32種,隸屬於16科28屬;魚類6種,隸屬於2科3屬;昆蟲143種以上,隸屬於37種70屬。
這些物種大都為青藏高原特有種或青藏高原至喜馬拉雅和中亞高山分佈類型。
許多種類的種群數量很大,是構成本地區高寒草原、高寒草甸和高寒墊狀植被景觀和生態系統的建群種,如紫花針茅、草藏苔草、冰川棘豆、矮蒿草、高山蒿草、藏蒿草、蘚狀雪靈芝、墊狀點地梅、簇生柔子草、黑唇鼠兔、喜馬拉雅旱獺、藏原羚等。
同時還有許多五中被國家列為重點保護的世界珍稀、瀕危物種如黑頸鶴、藏羚羊、雪豹、藏野驢、馬尿泡等。
植物區係與適應特徵
長江源區約有植物200種,絕大部分是青藏高原特有種和青藏高原至喜馬拉雅或青藏高原至克什米爾或中亞高山分佈的類型。其中青藏高原特有的有72種之多,如馬尿泡、大紫花針茅、黑毛風毛菊、唐古拉山點地梅、卷鞘鳶尾、紫花籽芥、冰川棘豆、改則雪靈芝、崑崙雪兔子等。
長江源區的植物一般都非常低矮,呈蓮座狀、匍匐狀。墊狀或叢生,高1—10厘米,葉面具蠟質層、角質層或毛被等附屬物。這種形態和構造都有利於對高、寒、乾旱和強輻射等不利生態環境的適應。
長江源區70%以上的植物都是多年生地面芽植物。地面芽不僅能依靠基部密集蓮座狀凋萎宿存的老葉殘基或枝葉以及地面相對高的溫度保護越冬芽過冬,而且在暖季到來時利用地溫一般高於氣溫(4—5攝氏度)的特點較早萌發返青和較早地孕育花芽分化形成。
在長江源區,植物生長期短,土壤凍結期長,在2—3個月的生長季內,地表平均溫度高於大氣溫度50攝氏度以上,高於地下(5—10厘米)1.5—3攝氏度以上。
因此,大量地面芽植物是對該地區嚴酷生態環境最好的適應。蓮座狀,匍匐狀和墊狀生長型植物不僅有地面越冬芽,而且其葉或莖枝貼地生長,能更好地利用地面相對較高的溫度和濕度在十分短促的生長期內完成生長,開花和結實過程。
由於長江源區嚴酷的氣候條件和生長氣期短,許多植物不能正常結子,或結子時災害性天氣頻繁,種子成熟度和生命力都比較差,加之每天都有霜凍出現的寒冷天氣,使得種子萌芽和幼苗生長受到很大威脅。因此,生長在這裡的植物絕大多數都依靠營養繁殖來延續和擴大種群。
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群落的優勢種莎草科、禾本科植物都也根狀莖、其他主要伴生植物也都有根狀莖或匍匐莖或根出條(墊狀植物)進行無性繁殖。
長江源區生態環境嚴酷而極不穩定,促進了植物遺傳多樣性的發展,許多植物染色體的倍性較高(一般穩定環境中2倍體比例較高)即染色體為4倍體、6倍體或8倍體的植物所佔比例很大,表明這些植物染色體等位基因多,遺傳多樣性豐富,選擇適應性強。
動物區係和特徵
1、哺乳東西
長江源區計有哺乳動物12種,分屬於10科12屬。種類雖然不多,但都很特殊。有些是世界上高度瀕危的物種,非常珍貴和稀少。如雪豹,一般活動在高寒高原和高寒荒漠草原以及雪線附近的高山冰緣地區。據估計,每100平方公里才有可能有1隻,整個青藏高原約有1000隻,長江源區主要出現在當曲河中上遊,現已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1級保護動物。
其他種類動物絕大多數都是青藏高原上的特有種,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是研究動物系統學和生物多樣性的主要材料。如藏狐、藏野驢、野牦牛、藏原羚、藏羚、黑唇鼠兔、高原兔、喜馬拉雅旱獺、松田鼠等。
這些特有動物種群數量都比較大,是長江源區原始高寒生態系統中物質和能量轉換的重要環節。有的動物還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或藥用價值,近些年來遭受盜獵者亂捕濫殺,如藏羚、棕熊等。野驢和野牦牛還是有蹄類大型家畜品種改良的遺傳資源。在長江源區牧民的畜群中也時常有雄性野牦牛闖入,使家養牦牛得以復壯。
2、鳥類
長江源區有各種鳥類16科27屬32種以上,以高山裸岩至草地、沼澤和水域各種生態環境中都有鳥類分佈。
高山冰緣沙礫和裸岩地帶活動和棲息的鳥類主要有藏雪雞、高山嶺雀、禿鷲、胡兀鷲、獵隼、遊隼、渡鴉等。其中藏雪雞和獵隼為國家1級保護鳥。雪雞棲息于高山冰緣地帶,以多種高山藥用植物為食,本身也是珍貴的滋補品和藥材。
高寒草原中主要分佈一些適應乾旱的鳥類,常見的有角百靈,小雲雀等,此類鳥均在地面草叢中築巢、産卵。
在較濕潤的高寒草甸環境中生活的鳥類主要有白腰雪雀,褐背地鴉、棕背雪雀和長咀百靈等。白腰血雀和褐背地鴉常常利用鼠兔廢棄的洞穴或鼠兔洞穴的旁側在地下洞穴中築巢、産卵、育雛,形成高原上特有的“鳥、鼠同穴”共生現象。
水域或沼澤地中的鳥類主要有赤麻鴨、棕頭鷗、燕鷗和黑頸鶴等。黑頸鶴是世界上非常珍稀的鳥類,在長江源主要棲息于當曲河上遊沼澤地帶。
3、魚類
長江源區各河流和湖泊水體中有魚類6種,均係無鱗魚。
有人認為青藏高原和長江源區氣候寒冷,冬季漫長,河流和湖泊水淺,冰封時間長,冰層厚,魚類冬季往往鑽入冰水下部泥沙中很少活動,經過長期適應與退化,魚鱗逐漸退化,只剩下腹部殘留少數鱗片。此外,許多湖泊中魚的種類和區係成分與河流中的相同,表明在古代這一地區許多湖泊與河流曾經相通。
長江源區6種無鱗魚包括鯉科裂腹魚2種:一種為裸裂葉須魚,一種是小頭裸裂尻魚;鰍科高原鰍4種:刺突高原鰍,小眼高原鰍,斯氏高原鰍和細尾高原鰍。
裸裂葉須魚常棲息于急流多石的河段,較幼小的個體常在岸邊緩流處。該類魚以底棲無脊椎動物為食。
小頭裸裂尻魚多棲息于河流和湖泊的岸邊緩水處或河灣附近,以硅藻為主要食物。
刺突高原鰍分佈最普遍,常棲于河流、湖泊近岸多草的淺水處,以水生無脊椎動物為主要食物。
小眼高原鰍主要棲息于河流近岸邊以沙礫為底的淺水緩流石塊下,以底棲無脊椎動物、水生昆蟲、硅藻、綠藻和植物碎片為食。
斯氏高原鰍主要棲息于小河溪流的石頭下,主要食物為底棲硅藻和搖蚊幼蟲。
細尾高原鰍多見於淺水急流河底卵石下,以底棲硅藻等藻類為食物。
鯉科的2種裂腹魚都是較好的經濟魚類,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可供人們捕食。
自古以來,長江源區人口稀少,當地居民均為藏族,以放牧牛羊營生、從不食魚。因此,各河流和湖泊中魚的種群數量很大,引來多種水鳥棲息和繁衍。
但是,因受海拔高、水溫低、餌料少、生長季短等限制,魚類生長速度十分緩慢。據測,1條體重500克的裂腹魚大約需經過15—20年的生長。
近十多年來,長江源區青藏公路沿線人口不斷增加,特別是輸油、通訊管線、食宿站點不斷增設,外來人口增長很快,捕魚又比較簡單易行,故魚類資源受以很大威脅。
經有關魚類專家調查,沱沱河沿附近70年代小頭裸裂尻魚平均體長172.65毫米,到90年代初所採標本平均體長下降到74.55毫米,魚群趨於小型化。有些近公路的河段幾乎無魚可捕,表明源區魚類種群或資源已明顯減少。
氣候變化與人為活動對長江源環境的影響
近些年來對青藏高原的綜合考察研究表明,自第四紀末次冰期以後全球氣候轉暖。全新世以來(距今大約1萬年)青藏高原及長江源區氣候波動頻繁,幹冷和溫濕氣候交替發生,而每次變化的氣候期內所形成的不同水熱條件對當地自然環境都有深刻的影響。但是,總的變化都反映了乾旱的氣候特徵。
在距今8000—5500年期間為全新世以來最溫濕的時期,當時的氣候和環境比現代好。距今5500年以來,長江源區及整個青藏高原的氣候又向乾旱化發展,冰川普遍退縮,湖泊面積小,鹽分濃度增高,一些原來與長江源河流溝通的湖泊封閉或隔離成內陸水系。如雀目錯、茍魯錯,馬章錯欽等湖泊。同時由於氣候旱化,地勢高寒,地表多為寒凍風化和冰水沉積的砂性土壤,加之全年多大風吹蝕,因此地面覆沙面積很廣泛,並且由西向東不斷擴展。
近二三十年以來,隨著全球氣溫的增高,長江源區氣候和環境變化更加明顯。據近幾十年來對長江源區和比鄰地區的考察和有關氣象、水文資料都顯示,長江源區近幾十年氣候乾旱化程度更為加劇。氣溫明顯增高,冰川大幅度退縮,多年凍土上部輻射融凍尺加深,降水減少,河流流量銳減,沙化面積迅速擴大。
以沱沱河沿附近為例,60年代平均氣溫為-4.6攝氏度,到80年代平均氣溫上升到-3.9攝氏度,20年氣溫升高了0.7攝氏度。雨季推遲,降水平均減少7mm/10年。最近5年與1980年以前相比,年降水減少50毫米,沙塵暴增加3次。沱沱河沿1980年以前汛期河水最大流量一般均在600m的三次方/秒左右,1992—1993年汛期最大流量為580m的三次方/秒,1993年以後逐漸減少。到1997年、1998年汛期最大流量只有230m的三次方/秒。
冰川退縮是氣候變暖最顯著的標誌。格拉丹冬東的崗加曲巴冰川,從1970年到1990年20年內冰舌末端至少退縮了500米,年均後退25米,並且出現了快速的崩解式後退。即冰川最前端的冰體由於迅速強烈消融而脫離冰舌,形成與冰川整體斷開一定距離分散的冰塔狀“死冰”或奇形怪狀的冰林。
在長江正源沱沱河源頭的姜根迪如冰川,從1970—1990年的近20年間冰舌末端後退了至少600米,每年平均退縮20米以上。
沱沱河北支流崗齊曲源頭烏蘭烏拉山多索崗日峰(5717米)北坡,1970年時有冰川6條,總面積5.9平方公里,冰舌末端海拔高度為5320米,1990年實地考察時只見到3條冰川,另外3條已經消失,剩下的冰川面積也只有2.4平方公里,冰舌末端已退縮到海拔5400米左右。
沱沱河西北部的東崗扎日峰(6102米)東北坡的還東河冰川1970—1990年期間也後退了50—80米。
冰川末端退縮敏感地反映了氣候變暖的過程,這是由於大陸性冰川前進運動的速度緩慢,當氣候變暖時冰川末端的消融量超過冰川前進運動補給到末端的冰量時,冰川末端即顯示出明顯的後退。
近二三十年來氣候明顯變暖還使得長江源區大片多年凍土上部輻射融凍尺深度增加。在暖季融凍尺深度增加以後,加之降水減少,引起地下水位降低,從而使得地表土壤乾燥,沼澤乾枯又引起植被退化和植物種類減少,進而加強了沙化的進程,使得長江源區環境逐漸惡化。
長江源區在70年代以前除沿青藏公路和沱沱河附近有少量人員居住和放牧以外,絕大部分地區尚屬無人區,自然環境基本上保持著完好的原始自然狀態,是青藏高原腹地的一塊凈土。隨著長江源周邊的經濟發展,青藏公路不斷改造翻新以及輸油、通訊管線的增減和商業食宿網點大量增加,使得人為活動更加頻繁,並從公路沿線向源區縱深滲透,使得長江源區十分脆弱的生態環境受到更為嚴重的威脅和破壞。
60年代長江源區所有人口不足1000人,主要分佈在公路沿線和沱沱河沿附近的唐古拉山鄉,主要從事放牧和為公路運輸服務的行業,牧業人口不足600人,牛羊不到100萬頭只。
到80年代以來,長江源區人口(包括流動人員)和牧畜有了大幅度增加,除公路沿線運輸服務、商業食宿網點等人口增加了幾十倍以外,定居和半定居的牧業人口和牲畜也增加了許多倍。
包括西藏安鄉縣移居到長江源區的牧民在內,這一地區現有牧民7000人左右,各類牲畜約36萬頭只,牧場已從公路沿線擴展到長江源區所有草原。
根據調查和測算,長江源各類草原有效面積約60—80萬公頃。由於地勢高亢,氣候寒冷,生長季節短,草原植被稀疏,草叢低矮,生長緩慢,生物量較低,平均需4公頃草地才能養育1隻羊。按此標準,長江源區合理有效的最大載畜在15—20萬頭只。然而目前實際已有牲畜達36萬頭只,嚴重超過該區草原負載能力。使得許多草原退化。尤其是在原來水、草較好的居民點附近和河灘草原放牧過度而引起或促進了沙化。
因此,應減少源區牲畜總量,使其控制在該區有效草原科學承載的範圍之內,併合理配製畜群,劃區分季輪牧,加大出欄率,加速牲畜週轉。這樣既能保持一定的經濟效益,又能保持草原生態環境相對穩定。在生態環境和氣候條件特別嚴酷,災害性天氣特別頻繁的地區應遷出牧民,退牧還野,使得長江源區保持一定範圍的野生動物棲息活動領域,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
近年來深入長江源區探寶採寶、非法盜獵珍稀特有動物的事件經常發生,對長江源區自然環境造成極大破壞。非法無序的民間原始方式採礦、淘金既破壞和浪費了許多礦藏資源,又毀壞了大片地表植被。對藏羚的大肆捕殺盜獵使原本珍稀特有的生物種群變得更加瀕危。80年代在格拉丹冬一帶經常可以見到藏羚現在已經很少見到。
因此,應採取有效措施限制或禁止在長江源區的無序採礦和淘金。嚴禁捕殺和盜獵珍稀野生動物;建立長江源保護區。
(作者為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委員)
件經常發生,對長江源區自然環境造成極大破壞。非法無序的民間原始方式採礦、淘金既破壞和浪費了許多礦藏資源,又毀壞了大片地表植被。對藏羚的大肆捕殺盜獵使原本珍稀特有的生物種群變得更加瀕危。80年代在格拉丹冬一帶經常可以見到藏羚現在已經很少見到。
因此,應採取有效措施限制或禁止在長江源區的無序採礦和淘金。嚴禁捕殺和盜獵珍稀野生動物;建立長江源保護區。
(作者為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委員)
<<上一頁
<<返回
>>
我要投票
>>
我要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