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故事首頁
電視.幕後
人物.故事
網友.原創
線上互動
網友投稿
版權聲明
央視國際“線上故事”欄目的獨家專訪文章,版權歸央視國際網絡所有,任何網站、報刊、電臺、電視臺未經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聯絡電話:
010-68508764轉309
010-68508381轉616
電視.幕後
董卿的選擇
發佈時間:2004年03月18日 15:10 作者:CCTV.com記者 張敏
董卿,央視西部頻道《魅力12》主持人,原為上海衛視當家花旦。加盟央視之前,這個小女子在上海的受歡迎程度超過我們的想象。
董卿近十年的主持生涯有過多次選擇,從浙江電視臺到上海東方電視臺到上海衛視再到央視,每一次選擇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董卿欣賞理性與感性結合得非常好的人,勇於承認不足,也勇於追求內心嚮往的那一部分。把握住自己的生活,既是她的目標也是她正致力做的事情。
現在的董卿不再像過客一樣住賓館,她租了房子,算有了落腳之地,申請了暫住證,“感覺是在北京生活了。”
十七歲開始,一個人住
母親學理,父親從文,自小喜好藝術的董卿並不被家人認可。拿她當男孩子養的父親,要求極其嚴格,不準照鏡子,不準參加文體活動,穿的衣服是母親縫製的或者表哥表姐的“舊貨”。在這樣的環境下,並沒有磨滅董卿對藝術的憧憬,17歲,瞞着父母,報考了上海戲劇學院。收到復試通知單那天,家裏引起軒然大波,最終父母沒有説服倔強的董卿,雙雙陪她去上海參加了面試。
到了戲劇學院,董卿如脫韁的野馬。父母每月給她的生活費是50元,吃飯夠了,只是滿足不了女孩愛美的天性。“當時,我的同學們有的生活費是100-120元,生活很是豐富多彩。”董卿開始好好學習,贏取獎學金,一等獎學金每月發放72元的餐票。董卿拿着餐票與班裏的男同學或者學校工地上的民工兌換現錢,日子計劃的頗為滋潤,“小背心、小短褲,當時什麼流行穿什麼。”
董卿父親屬於七十年代典型的知識分子,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系,學風嚴謹、家風亦如此。從董卿的名字可見一斑,“卿”取自古代的官職名稱。皮膚黝黑、留着絡腮鬍子的父親是董卿自小懼怕的對象。
回上海奶奶家過春節,下火車後要走很長一段路,董卿死活不讓父親抱,“三、四歲的小孩,邁的步子特別小,他們也慢慢跟着我蹭,走好長時間才能到。”
讓董卿感覺到父愛深沉是父親送她上大學之時,一個大男人,認認真真地給女兒在上鋪挂上帳子,鋪好床,臨走時説了一句“自己照顧好自己啊”,霎時,她淚眼婆娑。
慢慢地,董卿明白父愛像深海的水,沒有漣漪,偶爾冒上幾個氣泡,仍讓她受用。
至今,父親對她的親密舉動是拍拍她的頭,或者肩膀,“大街上,女孩和父親手挽着手,在我們之間很少很少”。
董卿生在上海,父母下放到安徽,不忍心帶她受苦,遂將她寄養在外公家。到了上學的年齡,董卿才算與父母真正團聚,“不管分開多久,沒有陌生感,和母親交流是很自然的事”,母親是董卿最好的朋友。
“他們很尊重我的選擇。”在上海,董卿不與父母同住,有自己的房子。
這次來北京,母親曾想過來陪她一段時間,幫忙打理家務、做做飯,被董卿婉言謝絕了,“一個人住,習慣了。”
為明天做今天的選擇
董卿屬於義無反顧的那種人,下了決心九頭牛也拉不回來。
1998年董卿在上海東方電視臺開始主持《相約星期六》,這個大陸版的《非常男女》以新穎的樣式,幽默風趣的颱風,迅速席捲申江,僅僅一年,創下了10%的收視率,董卿隨即家喻戶曉。誰知,事業如日中天之時,董卿做出了讓朋友們大吃一驚的決定,放棄黃金欄目,加盟剛剛起步的上海衛視,“在《相約星期六》,我可以看到若干年後的自己,……生活沒有多少變化。”
一切歸零的董卿,在上海衛視,從小欄目做起,腳踏實地。是金子總會發光,五年時間,她相繼主持了《從星開始》、《新上海游記》、《海風伴我行》、《親親百家人》,2001年喜獲“金話筒”,“如果沒有五年前的選擇,不可能拿到金話筒”。
人生的機會好像在冥冥中已經安排好了,金話筒的參選使一位評委記住了董卿——中央電視臺社教中心副主任尹力。即將開播的西部頻道民歌節目《魅力12》與董卿的收放自如的主持風格相得益彰,董卿並不認識這位伯樂,“一個素不相識的人想到你,欣賞你……”,她欣然前往。
做出放棄上海,飄在北京的決定很艱難,耗費了將近半年的時間,上海有父母、朋友、親愛的房子、對工作的駕輕就熟、生活的悠閒……而北京除了一份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外,別無其他。
做決定之前,董卿北京上海兩邊飛了將近半年,“人很疲憊,並且會有一些時間上的衝突。”朋友、父母都在勸説董卿兩邊兼顧,離開上海着實讓人可惜,而董卿在猶豫中有了逐漸明朗的態度,“不想要‘腳踩兩隻船’的感覺,兩邊都兼顧可能意味着兩邊都丟失。我必須選擇了。”
上海的生活在董卿眼裏已經沒有懸念,“再往前看,看到的是和現在差不多的”,而央視意味着一種新生活的開始,“我希望在這裡能尋找到自己的舞臺。”
為此,她忽略了一些生活中的細節。對家高要求的她住在租來的房子裏,喜好運動但至今還沒找到合適的健身場所,開車兜風緩解壓力的上海時光,變成了不辨方向坐著出租車東奔西跑,“這些是次要的,一切都會慢慢變好的。”董卿笑而化之。
了解董卿的朋友會問,你家呢?家空荒着。車呢?車閒置着……
董卿希望自己是一棵樹,枝繁葉茂,把根深深地紮在土壤裏。
“幾年後,你再見我之時,希望會説,你這個選擇是對的。”
細節與上帝同在
董卿信奉美國一位設計師的話,“細節與上帝同在”,秉承了上海人追求細節的特性。
看節目腳本,會因為一句話的妥當與導演探討半天。心甘情願為了一雙鞋子或者衣服跑很久很久,中央電視臺化粧師徐晶不經意間説,中央臺出鏡的主持人,我比較欣賞兩人的穿衣打扮,一是徐俐,另一個就是董卿。説這話時,徐晶與董卿並不相識。
董卿自稱是“狂熱的裝修愛好者”,“我家家居裝飾的書比時尚雜誌多”。僅窗簾的安裝都有專門的一本“教材”。
她要求家裏光線黑白分明,於是窗戶上先有一層完全卡在窗框裏面的百葉,然後裝上一層紗,接着是一層厚厚的窗簾,最後還有一層遮光布,“跟電影院似的”。
最具有戲劇效果的是,洗手間的門是玻璃的,洗手間的窗戶朝東,太陽初升,光線透過洗手間的玻璃門光顧了董卿的床,她非常不甘心地買了一個完全不透光的百葉簾,再加一道普通的金屬百葉,給洗手間的小窗戶上穿了兩層外衣後,又買了遮光布當浴簾。
每天晚上入睡前,繁瑣的工程開始了,一層一層的簾被仔細地拉上……天天如此。
這次來北京落腳,租房子時,董卿有兩點要求:衞生間一定要乾淨,臥房要密封。每次回家,她把每個房間的燈全部打開,很明亮。睡覺前全部關掉,包括厚厚的窗簾。
這就是董卿,睡覺時黑到極致,明亮時亮到極致,該是愛的時候,也愛到極致。
愛情是不可或缺的
葉鶯(柯達集團副總裁)在《對話》欄目講過一句話,“一個在事業上非常拼搏的女人,她在情場上也是一個非常拼搏的女人”。董卿深有同感,她的戀愛態度積極而樂觀。
董卿説如果讓自己只帶三樣東西在荒島上生存,一是書;二是一粒種子,“在上面生根發芽,讓我看到希望存在”;三是男人,“帶一個愛人過去,生活中不能沒有這些”。
她的生活裏可以暫時沒有婚姻,但不能沒有戀愛。戀愛讓女人如此美麗,董卿深信不疑。
談過戀愛的董卿很陶醉當時的狀態,“我會犯戀愛中的女人所犯的一切錯誤,比如小心眼、佔有慾望、疑神疑鬼呀,但也會顯出陷入愛情中的女人所有的可愛之處,很天真、單純、願意為對方去做很多事情、讓自己變得更好看一點……”
很像歌裏唱的,“投入的愛一次,忘了自己……”
董卿欣賞的男性品質是智慧與寬容,安全感首先來源於對方的智商,評價男人,她的習慣用語是“這個男人質地不錯”,許多跟董卿接觸的人會情不自禁稱讚幾句,你很聰明、感悟力很強等等,“我希望對方能懂我”。
一個愛好極其廣泛的人
董卿是愛好極其廣泛的人,她最喜愛的食物是所有美食,最喜愛的書是所有值得讀的書,最喜愛的歌也很多很多。
董卿依然記得幾年前在上海聽羅大佑演唱會的情境,她站在凳子上,以最最普通的fans身份,大喊大叫着……張國榮、鄭鈞的個性之唱,董卿也很着迷。
好的歌詞會在不經意間讓她心靈一顫,像最近在電視上聽過的老歌,“你知不知道,思念一個人的滋味?就像喝了一杯冰冷的水,然後用很長很長的時間,一顆一顆流成熱淚。你知不知道寂寞的滋味?寂寞是因為思念誰?你知不知道痛苦的滋味?痛苦是因為想忘記誰?……”感因心境而生,董卿感性的一面,有着敏銳的觸覺。
董卿很怕自己落伍,接到周末去卡拉ok唱歌的邀請,她會臨時抱佛腳,買一堆最新流行音樂,現學現賣。
少時,聽交響音樂能打瞌睡的董卿,這幾年,開始欣賞起來,“這與年齡有關吧”。在一次主持大型晚會的現場,一曲交響音樂聽得董卿激情澎湃,當時她馬上給自己一位學音樂的博士好友打電話,大喊,“我開竅了”!然後興致勃勃地買了一本《傻瓜聽交響音樂》的入門書,直到現在,每天起床,董卿把音響打開,全部是交響音樂。“發現很多音樂會觸及你的心靈。”
談起印象深刻的電影,董卿扳着指頭數起來,最新一屆奧斯卡提名的影片,她大部分看過,《人性污點》、《冷山》、《迷失東京》、《神秘的河》,“我喜歡看講人的故事的電影,不太喜歡太多科幻和特技色彩的東西”,《指環王》和《駭客帝國》排在名單之外。
看碟是董卿工作之外的一大享受,“我是很狂熱的追碟者”,蜷坐在沙發上、一台彩電,甚至沒有環繞音響,董卿可以美美地過上一天,最恐怖的記錄是整整24小時,沉浸在別人的故事裏流自己的淚,“看完之後,舒服多了,自己的事就不當回事了。”
採訪結束,送董卿走的時候,她要去《魅力12》的辦公室一趟,詢問距離梅地亞是遠是近,她思索片刻,這樣描述,“大概在萬壽路口右拐的一個位置。”看來,真的適應北京尚需時日。
但,董卿的選擇告訴我,只要把心放在這裡,就不怕過程是怎樣的熬人。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返回
>>
我要投票
>>
我要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