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
央視國際“線上故事”欄目的獨家專訪文章,版權歸央視國際網絡所有,任何網站、報刊、電臺、電視臺未經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聯絡電話:
010-68508764轉309
010-68508381轉616
|
|
|
|
電視.幕後 |
|
|
|
在可可西裏同生死
“我已經與可可西裏結下了不解之緣。”言談之間,陳響園處處流露出對可可西裏的深切關注。
1998年,陳響園第二次去可可西裏,採訪以保護藏羚羊而死的“環保衛士”索南達傑命名的“索南達傑自然保護站”。這是陳響園第一觸摸到了可可西裏那顆頑強跳動的心臟,他被可可西裏人這保護家園的不屈精神震撼了。
1994年1月18日,青海省治多縣委副書記索南達傑和18名盜獵份子槍戰,不幸壯烈犧牲。索南達傑犧牲後,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他的妹夫扎巴多傑接過烈士手中的槍,重建隊伍,並把它命名為“西部野牦牛隊”。“野牦牛隊”因財力與物力不足,常常不是被困荒原就是讓偷獵分子趁機脫逃。1999年,“野牦牛隊”面臨解散,這年8月陳響園再赴可可西裏採訪,對“野牦牛隊”的困境和他們艱苦卓絕的努力進行了報道。陳響園還和全國政協委員、自然之友協會會長梁從誡一起聯合19名知名媒體的記者給溫家寶副總理寫信求助。2000年,“野牦牛隊”解散,隊員歸到青海玉樹州可可西裏管理局。
今年春天,可可西裏在全國招募志願者,陳響園又花了23天時間來追蹤採訪。
多次的採訪,陳響園與第二任書記扎巴多傑結下了深厚的個人情誼。陳響園説“他獻給我的一個哈達,我至今仍珍藏著。”
扎巴多傑被喻為“青藏高原野生動物的保護神”,1998年11月8日,時年46歲的他又慘死槍下!陳響園説聽到噩耗,當時他沒有哭,但在機房裏編可可西裏的片子時,他哭了3次。特別是當扎巴多傑演唱的《太陽和月亮是一個媽媽的女兒》再次響起,陳響園的淚止不住地流了下來,“那時候我與同事喝酒,第一杯都要獻給他,按照藏族風俗,把酒灑在地上。”
這次去可可西裏採訪,陳響園特意去看望扎巴多傑的遺孀白瑪,為此他趕了兩天兩夜的車。對這位女性,陳響園懷著深深的敬意。她是反盜獵英雄索南達傑的妹妹,丈夫扎巴多傑去世後,又把兩個兒子送進可可西裏,讓他們追隨父輩的足跡。但為此,她還要長年繼續那種整天提心吊膽的日子。這次見面,白瑪的腳都浮腫著。陳響園也很難過,留下一些錢物,解決一些困難等等,他在動用自己的一切力量,來幫助這個家庭。
這麼多年,陳響園一直保留著到可可西裏採訪的磁帶、畫面、電影膠片等等可以留下來的任何東西。他甚至雇人拍攝下了第二任書記扎巴多傑生前在可可西裏反盜獵的工作場景,這可能是目前惟一有關這位“青藏高原野生動物的保護神”的膠片資料。
“在可可西裏同生死。”陳響園説得很輕,但能讓人感受到一股涌動的力量。
人物檔案
陳響園:1997年底在甘肅採訪一位含冤免職的鄉黨委書記,頂替他的新書記百般阻撓採訪,並當眾呵斥記者。在最後的節目裏,我沒有把新書記酒後失態的鏡頭編上--因為前任的“冤情”與他無關。“不因好惡,追求事實”是我的追求,此外還有--敢於硬碰。
簡歷:
1969年生,福建龍岩人。
北京廣播學院本科及碩士課程班學生。
曾任福建龍岩有線臺專題部副主任。
96年進中央電視臺經濟部至今。
代表作品:
《藏羚羊保護﹒走出可可西裏》系列,獲香港環境組織“地球獎”提名,公安部金盾獎,林業部林希新聞獎。
《同在一片海,東西各不同》,獲中華環保世紀行全國一等獎。
《漢中一大怪,
淮蠊鄭?外煙
不讓賣》,被國務院辦公廳調閱供中央領導參考。
背景資料
可可西裏蒙語意為“美麗的少女”, 長江的主要源區之一。位於青藏高原西北部,夾在唐古拉山和崑崙山之間,周邊地區大部分都是少數民族地區。西部與西藏自治區毗鄰,西北角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相連,面積達8.3萬平方公里。
可可西裏無人區,是世界第三大,也是中國最大的一片無人區,也是最後一塊保留著原始狀態的自然之地。周圍沒屏障,地勢高峻,平均海拔高度在5000米以上,這裡氣候寒冷,常年大風,最大風速可達20米/秒~28米/秒,年平均氣溫在-4℃度以下,最冷溫度可達-40多度。由於空氣稀薄,氣壓偏低,氧氣稀薄,只有低海拔地區的一半,燒開水的沸點只有80多度。
這裡氣候惡劣,但是可可西裏卻是野生動物的天堂。野牦牛、藏羚羊、野驢、白唇鹿、棕熊……等青藏高原上特有的野生動物使這位“少女”更加嫵媚動人。藏羚羊,被稱為“可可西裏的驕傲”,我國特有物種,群居,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是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中嚴禁貿易的瀕危動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