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在《日出東方》中演孫中山
盧奇
演員塑造角色,必須全方位的熟悉角色,就像畫家畫畫一樣,去觀察、去熟悉、去研究琢磨,還要不斷練習,做到“胸行成竹”後,才動筆去創作,這也許是藝術創作的規律。
孫中山先生是大家熟悉的人物,也就是大家常説的特型人物,我要去扮演他,首先在外型上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和基礎,有幸的是我在電影《百色起義》扮演小平同志之前,就于1986年在上海電視臺攝製的《孫中山與宋慶齡》電視劇中扮演了孫中山,我的造型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十幾年過去了,在表演上也許更成熟了,這次通過《日出東方》化粧師的造型,從中年到老年的孫中山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導演王進還給我開玩笑説:“中國近代的偉人你就演了兩個,差個毛澤東就全演了。”雖然王導是開玩笑,但我深知我是不時能演毛澤東的,毛澤東一米八幾,我才一米六八,外型相差甚遠,你哪怕演得再好,觀眾也是不會承認的。當然在過幾百年,誰演誰都無所謂了,就像現在誰演康熙、雍正、乾隆等古人,都不會有人去追究。我前幾年也扮演過宋神宗皇帝(電視連續劇《蘇東坡》裏)和宋文帝劉義隆(《南蠻密史》裏),在外型上觀眾是不會提出疑義的。
當然扮演一個特型人物除了外型接近,更重要的還是把握人物的精、氣、神,也就是人物的出身、學歷、學識、經歷、思想、智慧、風度、思想內涵、神韻等在他外型上的綜合體現,這也是最難的。這除了演員對角色的研究外,還有演員自身的學識、素養、思想境界、智慧、政治見解、藝術表現能力等,藝無止境,演員必須注意自身的學習、訓練,提高各種素質,才能在創造人物時隨心所欲,揮灑自如。這也是演員長期的課題。
在《日出東方》中我再一次看了孫中山的傳記和回憶錄、影像資料,進 一步認識到孫中山先生作為一個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領導了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沒落的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延續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創立了中華民國;此後又帶領中國人民進行了維護統一、反對封建軍閥割據的長期不懈的鬥爭;到晚年通過總結失敗的經驗教訓,在蘇聯共産黨和中國共産黨的幫助下,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勞工”的三大政策,改組了中國國民黨,建立了革命的統一戰線,實行了國共合作。他為振興中華,堅定不移地站在時代潮流的最前列,百折不撓地奮鬥到生命最後一息。從孫中山臨終前不斷説到“和平、奮鬥、救中國”及他光輝奮鬥的一生,我領悟這就是他的精神生活的最高任務和目的,他各時期的行為都是圍繞著這個任務和目的,這就是表演上所説的人物貫穿動作線,有了這條線,我在各場戲中的行為就有了依據。
一定的形式代表一定的內容,演孫中山與扮演鄧小平是有很大區別的,孫中山雖然出生在很貧窮艱難的世代務農的家庭,但由於他哥哥孫眉的奮鬥拼搏,在檀香山成了富裕的農場主,使孫中山十二歲到檀香山接受了英式教會學校的教育,幾年後又到香港中央書院學習,加入了基督教後又學醫。由於他的特殊經歷,使他在外形上總帶有西方的儀錶和英國紳士風度,有人這樣描寫他“孫先生舉止文雅,彬彬有理,鎮定自若,充滿自信,待人親切,仁慈厚道……”。孫中山雖然發明了中山裝,但手拿文明棍的習慣一直未改。
創造人物,通過案頭準備,人物的精神風貌、氣質、風度、精神狀態、眼神、言談舉止、習慣動作……在頭腦中生動起來,在拍攝時才能很快進入規定情境,進入人物狀態,才能做到“我就是”。
《日出東方》已拍攝完畢,將要與觀眾見面,至於我創造的形象,最後還要觀眾來檢驗,望大家多提意見。
|
|
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