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ENGLISH | 廣告頻道 | 視聽在線
搜索:  
返回主持人欄目
崔志剛首頁
個人簡歷
相關文章
照片集
互動區
主持欄目
  社會經緯
網友評論

相關文章

崔志剛印象  

  <<社會經緯>>脫胎于中央電視臺的第一個法制欄目<<規矩與方圓>>( 1985年 12月 31日播),是中央電視臺最早的一個法制節目,“以新聞的眼光關注社會,以法制的理念剖析人生”是<<社會經緯>>的宗旨。<<社會經緯>>播出後,在全國性的主要獎項中多次獲獎,如:中國廣播電視新聞獎、全國法制題材電視節目 “金劍獎”、中國廣播電視學會獎、“金盾”新聞獎,連續多年被評為中央電視臺優秀欄目一等獎,10多次在全國性電視節目評比中獲欄目、節目一等獎。

  1994年便加盟<<社會經緯>>的崔志剛,從記者、編導幹起,幾經人事更迭,而今已是元老級人物的崔志剛挑起了<<社會經緯>>的重擔,身兼欄目製片、主持人等職。在北京西客站附近的一棟簡易樓裏,駐紮著中央電視臺法制節目<<社會經緯>>與<<今日説法>>的全體編播人員。與屏幕上那個深沉、持重的主持人迥然不同,生活中的崔志剛是隨意、自在、年輕而帥氣的。這樣,崔志剛一下便拉近了訪者與被訪者之間的距離,談話於是自始至終就在輕鬆、自然的氛圍中進行著。對於臺前幕後的不同,崔志剛説,<<社會經緯>>揭示的是法制建設進程中的深層次社會問題,它需要風格凝重的主持人。談及如何與電視結緣,崔志剛笑著説,真的很偶然。

  挑戰與機遇

  人生充滿偶然的機遇,但能否適時抓住這些機遇靠的卻是自己的實力。

  崔志剛自認頗有語言天賦,1968年出生於河北邯鄲農村的他,直至20歲到四川上大學時才開始學説普通話,二年級時居然就成了學校新年晚會的主持人。

  如果一定要説小時候有什麼興趣、愛好能與現在從事的職業挂上鉤的話,那就是説書了。小崔的家鄉臨近河南,河南的豫劇班和走街串巷的説書人常常會到村裏來表演幾天。酷愛聽書的奶奶這時便領著崔志剛,拿著小板凳,早早地佔上個好位置,祖孫倆美美地聽它幾天書。回家後,小崔還要有模有樣地給街坊鄰居的小朋友來上一段。

  崔志剛説,20世紀60年代末出生的是很幸運的一代人,什麼好事都趕上了。小崔從小學習就很不錯,只是有點偏科,喜歡語文,所以文理分科時,小崔希望學文,可父親不同意。父親當時是縣裏的教育局長,他認為文科招生人數少,將來的就業面窄,非讓小崔學了理科。因為心裏存有抵觸情緒,有一次模擬考試,小崔的數理化3門成績加起來還沒有語文高。

  心不甘情不願的崔志剛最後考上了西南交通大學,學了“交通工程”。時至今日,崔志剛認為,父親當初的選招的上自己獲益匪淺。4年理工科嚴密的邏輯思維對崔志剛如今的工作大有助益。崔志剛擅于做計劃、講究邏輯,他認為製作法制節目,法理的嚴密性和章節的設置需要文科的激情、理科的理性指導。兩者兼修的崔志剛表現起節目來,自然就長袖善舞、遊刃有餘。

  大學期間的崔志剛快樂而活躍。二年級學會説普通話後,小崔就當上了係學生會主席,他還是學校籃球、田徑代表隊的成員。愉快、充實的大學生活讓崔志剛對自己的人生之路無限憧憬。

  1990年崔志剛畢業了,1989年國家出臺了新規定,大學畢業生都必須到基層鍛鍊,於是,他的分配也就層層下放了。崔志剛的派遣證上寫的是河北省交通廳,可交通廳説,必須到基層鍛鍊,廳裏不能留人。崔志剛接著被派到了地方鐵路管理局,局裏也不能留人,崔志剛被打發到了石家莊的地方鐵路處,處裏説還得下去,小崔又下到了鐵路運輸段,段裏將他分到了離城很遠的胡莊車站。

  站長聽説分來了大學生,就找小崔談了一次話,問明學校以及小崔本人的情況後,站長一拍大腿,高興地對他説,你可是我們站裏的第一個團員、第一個國家幹部(其他工作人員都是農民工),那也得下班組。

  整個石家莊鐵路局管理著1000里長的鐵路,崔志剛所在的胡莊車站每天的工作是負責接送兩趟火車,早上放火車到山裏的冷庫拉貨,晚上再將它送回去,崔志剛的工作自然就是每天扳兩回道岔。這樣的工作對剛剛畢業,胸懷大志,夢想著幹一番大事業的崔志剛來説,無異於當頭潑下了一瓢涼水。無所事事的崔志剛開始考察車站的情況,結果發現鐵路的鋼軌是清光緒八年所制,車站的信號燈就是李玉和用過的那種。時光在這裡好像是停滯不前的,沒有任何文化氣息,沒有與外界的聯絡,從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一下子落在這閉塞、死水一樣的環境中,兩個極端的反差讓生性活躍的崔志剛無所適從。

  那一年的崔志剛非常鬱悶,他不能這樣呆下去,他要改變自己的命運。一次進城時,崔志剛看到了一則報紙廣告,石家莊市廣播電臺籌建經濟電臺,向社會招募人才。崔志剛相信憑藉自己的能力,一定能考上。

  磨煉與成就

  崔志剛就這樣進了經濟電臺,也因此與播音主持結緣。當時,崔志剛做了一檔晚間的夜話節目。節目從晚上11點30分開始,直播一個半小時,是一檔接聽聽眾熱線進行心理交流的談心節目。一年半後,河北省委書記就將他譽為“最受歡迎的節目主持人”,並説,如果領導幹部都能像崔志剛這樣做思想工作的話,什麼工作都能做好!

  在那一年中,崔志剛充分體會到了作為一個人、一個被人需要的人是多麼的充實和幸福。崔志剛説,一年的時間裏,你被那麼多的人需要著,你的存在對他們而言就是最大的安慰,你的人生價值還能怎樣實現得更充分。

  至今説起當時的工作,崔志剛仍是那樣的神往,晚上11點過後,電臺的小播音間裏就剩下了崔志剛一個人,助手在外面為他連接聽眾,在這樣私密的空間裏、在這樣靜溫的夜晚,真誠地與聽眾通過電波進行著心與心的交流和碰撞。這樣的時刻讓人心靈極度凈化、極度放鬆。

  這期間崔志剛只請了3天假,為了報考中央電視臺。l993年,崔志剛在<<新聞聯播>>節目中獲知,央視向社會承諾,公開招考高素質的主持人。崔志剛一看,自己挺合適,就報了名。初選果然選上了,當時從 14U人中選出了 20人到北京考試,最後決出 10名留在央視。

  聽説崔志剛要請假,聽眾們都不幹了,但小崔希望通過這次千載難逢的機會掂量一下自己的實力。開始時,崔志剛對自己充滿了信心,可到了北京一看,心裏真有點發虛。20人中除了他,都有電視臺從業的經驗,有的就是主持人,只有崔志剛從未觸過電。與崔志剛同期考試的有納森(現<<晚間新聞>>主持人)、張澤群<<第12演播室>>主持人)、白燕升等。最後崔志剛還是考上了。

  崔志剛的調動辦了一年多時間,等他正式到央視報到時,主持人已無空缺。崔志剛沒有失落,他覺得這正是了解電視工作全流程的機會,於是,崔志剛踏踏實實到社教中心從記者、編導開始做起。幾年下來,凡是與電視有關的工種崔志剛都幹過,他對電視製作全流程也因此一清二楚。

  崔志剛獲得電視法制節目第一屆年會獎的節目成了後來電視法制節目的模本。他報道的是一起發生在北京的系列傷害案,崔志剛當時採用了與以往不同的解析方法和手段:遵從事件自身的邏輯,借助大量的實地調查、採訪來完成報道。這手法現在説起來平淡無奇,但那時卻是一種創新。節目出來後,地方電視臺紛紛傚法。它也成了後來<<社會經緯>>人門者的必修課、基礎教材。

  而崔志剛最得意的則是<<王秋林和他的船>>。在這一節目中,崔志剛完成事件的報道後,根據採訪法學家和諮詢最高人民法院的心得,大膽為事件可能的結局作了大膽的預測。節目播出後,非常轟動,當地法院為該案啟動了院長再審監督程序,案子最終結局也正如崔志剛在片子中所預測的。

  1996年央視改革,每個時間檔實行競爭上崗,誰的節目好誰上。<<社會經緯>>參力了晚間9點檔的競標,競標版就是崔志剛做的。開播的頭兩期曾請過一個女主持人,可大家卻覺得還是崔志剛擔當主持人更合適,於是,崔志剛的主持人就這麼做到了今天。

  求索與騰飛

  “他的眼前只有一道狹窄的光線,因為別人只指給他這一點光亮,光線之外一片黑暗,他只能在這條光線的道路上謹小慎微地行進著,不敢有絲毫的逾越。”這是老師為正在充電學習傳播學的崔志剛描述的主持人形象。崔志剛沒有這樣的煩惱,如今已是<<社會經緯>>元老級人物的他,身兼節目製片和主持人,他的眼前一片光明,所有的節目從選題策劃到最後的製作都是在他的指導下進行的。

  後工業時代分工越來越明顯,電視與其他媒體不同,它是一個需要多工種配合的藝術。製片與主持人的身份疊合應該説是現代電視節目製作的規律,恐怕也是深層次剖析問題、富思想性節目所必須的,眼前只有一絲光亮,不理解節目的精髓對此類節目主持人而言是致命的。

  當然,要求主持人參與節目的全過程也是不現實、不必要的,即使像<<時空連線>>這樣的節目,也不可能要求主持人深人每一個環節。

  崔志剛已與節目相當契合,他説,自己現在的角色是素材的集大成者和終端處理器。上任節目製片半年來,崔志剛的體會是辦節目好比經營一家企業,光有好的産品創意是不夠的,它還需要各方面的協同努力。前後期硬體的配置、人員素質、執行者能不能有力實現創意以及記者的實踐努力等,都可能成為影響節目質量的因素。

  全方位調動系統內的所有資源辦好<<社會經緯>>,是崔志剛的一份期許。電視是一門花錢的藝術,與央視其他同類型節目組相比,<<社會經緯>>的資金和人力投入是很可憐的。因此,崔志剛對節目的要求是不要特別轟動,但每期節目都要達到80分。一期特別好的節目花費的人力、物力會讓節目組在很長時間裏緩不過勁來。而利用現有資源,把每個編導的整體實力整合到80分,再衝擊lm分,無疑是最明智的選擇。事實證明,崔志剛的思路是正確的:三菱帕傑羅案件、第一起最高人民法院針對普通人的司法解釋、首例轉配股糾紛案件、司法腐敗各環節透視等等,哪一個案子拿起來不是沉甸甸的,哪一個案子都值得在法制建設進程中大書一筆。

  2001年下半年,<<社會經緯>>的收視率已超過<<新聞調查>>和<<實話實説>>,還拿了“金劍獎”和法制節目協會的兩個獎,在央視的老同志欄目評議中得了第一名,崔志剛自己拿了個人播音主持的政府一等獎。但崔志剛非常謙遜,他説,節目仍處於調整期。2O02年<<社會經緯>>的口號是“做中國最權威。最經典的法制報道”。他相信<<社會經緯>>凝聚了一批有社會責任感、有敬業精神、懷抱正義的記者,只要大家通力合作,一定可以在不久的將來騰飛。

  崔志剛並不諱言<<社會經緯>>的品牌定位並不明確。做法制節目,又叫<<社會經緯>>,央視現在很多欄目都在搶做法制新聞,<<社會經緯>>為什麼不能將路子拓寬一點。既然當初這個欄目的名稱沒有起好,不如就還它本來面目,將節目外延擴大,把社會新聞做強。崔志剛認為光打法制牌是不夠的,社會總是存在著這樣那樣的矛盾,對社會現象做深層次、前瞻勝的新聞分析、新聞評論,這樣的節目是央視目前的盲點。成為這樣的社會問題資深評論員恐怕也是崔志剛對自己主持人生涯的最高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