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ENGLISH | 廣告頻道 | 視聽在線
搜索:  
返回主持人欄目
王小丫首頁
個人簡歷
相關文章
照片集
互動區
主持欄目
  經濟半小時
  開心辭典

   主持人信箱
相關文章

“經濟”是感性的  

  在閒談中,我發現有不少朋友覺得“經濟”這個詞非常理性,聽上去冷冰冰的,很學術,甚至立刻會聯想到很多理論上的概念。當初,我剛上學時也是這麼認為的,校園裏的<<高等數學>>,<<線性代數>>,<<統計學原理>>還有<<政治經濟學>>,不能不讓你感覺到它的深不可測。

  畢業後我開始掙錢,自己租房子,買菜做飯,打理日子。這時候我發現那些深不可測的東西完全能在生活中找到對應。我一方面驚嘆經濟學家從瑣碎現實到精闢理論的非凡的洞察力和提煉能力;另一方面,我由衷地欣慰,——“經濟”它真的很通俗,而且感性,感性得和漂亮、舒服這樣的詞一樣。它看得見,甚至可以觸摸,能摸出你吃飽了或是吃好了,穿暖了還是穿漂亮了;它看得見你家的醬油開始是散裝的,後來裝進了塑料袋,再後來倒進了玻璃瓶裏。

  所以,在真實和準確的前提下,希望我能量地把複雜的東西説得簡單一些,明白一些。我喜歡量化這個詞,這個常常運用在管理上的名詞,我覺得它是溝通經濟與百姓的一座橋梁。我試著在節目中去量化一些枯燥的數字,比如去年彩電全行業虧損147個億,對老百姓來説147億是什麼?我只對10萬元有概念,因為可以買一輛小別克。所以我們把它掰開揉碎,147個億可建多少多少個西客站,或者多少多少座梅地亞賓館,一目了然。我也迷戀漢語中“類比”這種修辭手法。把概念的、理性的東西用大家熟悉的、感性的東西把它説清楚。

  我一直相信,把簡單的事説複雜了,不難;把複雜的事説簡單了,不易。所以我和我的同事們一直在努力。

  非常感謝朋友們對<<經濟半小時>>的關注,因為你在關注,所以我們一直努力著。

  我深愛我的欄目,我相信你的關注是值得的。 (王小丫/文)